菲律賓在南海反復侵權,除了背后有人撐腰之外,還因為有個侵權的心里錨點,“馬德雷山號”該拆了。
6月20號,菲律賓3006號公務船強闖中國黃巖島東南海域,抵近至距島15.6海里處。面對中方多次警告,菲船拒不撤離。中國海警依法啟動三級程序:先喊話警告,再跟蹤外逼,最后精準水炮驅離——菲船最終被迫撤退。這里說個比較搞笑的事情,那就是菲律賓放出的消息里,說的是菲方船只是“熟練”的避開了中國的水炮,但一看視頻,中國水炮那是結結實實的命中了菲艦。這次侵權實際上已經是本月第三次了,6月15日至18日期間,菲方組織多艘船只,打著“護漁”的名義,在南沙半月礁、艦長礁非法投放了20多個漁業浮標,就是想要固化侵權存在,最后都被中國海警通過航路管制給攔截了。
從最近的一系列行為,我們發現菲律賓的行動有三個新變化:
一是外交與軍事“雙軌并行”。6月19號,菲日剛在南海搞完聯合反潛軍演,菲軍艦和日本“高波”號驅逐艦演練協同作戰,轉頭菲總統馬科斯就在建交50周年活動上對華示好。這種“笑臉舉杯、背后捅刀”的操作,實際上有兩個意圖,一個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菲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外資承諾額暴跌82%,總統支持率滑落至60%新低。另外一個就是試圖鞏固美日同盟,拉美日來為自己撐腰。
二是給侵權披上“法律外衣”。菲律賓把2024年通過的《海洋區域法》當侵權盾牌,把非法占據的南沙島礁主張塞進國內法,再借“護漁”名義偽裝公務船行動。6月20日強闖時,四艘菲公務船(編號MMOV-3004至3011)帶著20多艘漁船打掩護,試圖把主權挑釁包裝成“人道作業”。 這種政府主導、軍民混編的模式,顯著提高了侵權行動的隱蔽性與煽動性。
三是域外勢力插手更深。日本國會5月通過《互惠準入協定》,允許自衛隊進駐菲基地;美軍“尼米茲”號航母6月中旬在巴拉望島為菲行動撐腰,卻因中東局勢15日緊急撤離;這里有個比較搞笑的事情,之前中業島發生摩擦時,菲方向美軍求援結果被拒了——美艦直接調頭回避,暴露所謂“安全承諾”的虛偽性。不過這也不影響美國拿菲律賓當槍使,雷神公司近三年向菲交付的偵察設備使菲船侵權頻次同比激增27%。
面對菲律賓的挑釁,中方的應對呈現出三個層面:
執法上,技術反制精準高效。黃巖島驅離行動中,6艘海警船與2艘軍艦形成監控網,水炮實現“指哪打哪”;在南沙對峙時,海警艦船憑借噸位優勢實施非接觸管制,既守住底線又避免擦槍走火。
法理上,程序與歷史并重。所有執法行動嚴格遵循《海警法》及《行政執法程序規定》,現場錄音錄像全程留存。同步推進《中國南海歷史文獻集》的國際傳播,用1898年《巴黎條約》等原始文件證實黃巖島從來不是菲律賓的。
戰略上,迅速展開對等反制。6月19日菲日軍演當天,解放軍南部戰區組織海空聯合巡航,明確宣示“任何攪局活動盡在掌握”,形成執法與軍事的聯動威懾。
當前南海博弈的本質就是美國導演的“代理人游戲”,背后有人,加上“瑪德雷山號”的例子放著,讓菲律賓總是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實際上在我看來,要讓菲律賓真的“害怕”才會收手,而破局的關鍵就是清除仁愛礁坐灘艦。菲方“馬德雷山號”艦已經滯留了26年,還借運建材加固艦體,違背“不永久化”承諾,讓這艘船成為菲律賓侵權的地標式符號。而拆除它,就是拆除菲律賓的心理錨點!我建議分三步走,徹底將其拆除: 一是,發72小時人道撤離通告,開放安全通道;然后,聯合越南、馬來西亞等鄰國發起“廢棄船只清理行動”,弱化對抗性;最后,調專業工程船72小時進行拆解,徹底鏟除侵權符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