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劍嘯江湖》
改編自《流星蝴蝶劍》,有古龍的意境,這里面有所有武俠元素,還有各種碟中諜反轉,原著作者的文人俠意與改編編劇留存的一點劍心穿越時空產生共鳴。秦百川的人物塑造借鑒了《教父》,各個角色從頭到尾都貫穿一種厚重的悲愴,第一戰和最后一戰貫穿其中的靈魂悄然升華,個人命運無不有一種徹底的發展,比金庸的江湖更有真實感,無論男女也都更加挺拔。
2.《路客與刀客》
這部劇最特別的地方是,它并不是簡單的好人壞人,講述歷史潮流中人物掙扎的悲劇。最愛呂頌賢和翁虹的那個故事,千秋英烈,幾人能得好下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物、演技、情緒、氛圍完全在線,通過跟向陽和蓋聶的對比,一直在突出荊軻的劍法,但荊軻仍然背負著家國情義,高漸離在江邊奏曲送別荊軻,然后將琴焚燒,因為他知道世上再無知音。
3.《九陰真經》
算是《射雕英雄傳》前傳,主角是黃藥師,劇情的話天馬行空,難怪李仁港和徐克那么惺惺相惜,兩個人都是用金庸小說的元素做出了不一樣的武俠巨作。這部的鏡頭感和色彩在電視劇里算是先鋒拍法了,姜大衛的黃藥師完美詮釋了什么才是大俠,智叔演的周伯通讓我想到《指環王》想搶魔戒又時刻備受良心譴責的妖怪,編劇好有文采,用的幾首宋詞,很貼合意境。
4.《萍蹤俠影錄》
米雪和劉松仁那時真是男帥女美,我喜歡他倆拍攝的這一部《萍蹤俠影錄》,真像是書中人物演活了一樣,放在所有梁書改編劇里,相對最還原的一部,張丹楓身上的儒雅,俠義,正是武俠小說大俠的形象,而松哥的氣質也是恰好情最是傷人。男主調戲小兄弟時玩世不恭的眼神,談正事的時候又很認真,在父親面前又很孝順,失戀時又會失意,簡直把這個人物演活了。
5.《武尊少林》
二十集的體量講了跌宕起伏的故事,圍繞其中的人世機緣悟道修行是這部作品最大的魅力,正道之白世芬、邪道之孔提,兩人命之不同,卻為好友知己,后期又殊途同歸的感覺,黎姿的阿嬌是活菩薩的象征、而梁小冰的夢色大約是人生如幻欲望成空之意。普照和亞雪一個成了銅人,一個寺外吐血而死,結局世芬落發為僧,夢色滿頭白發遠去,一個癡情女拍打著寺門,皆是悲。
6.《魔刀俠情》
本劇在劇情結構上有金庸宏大敘事的規模,在劇情發展上有古龍的懸疑邏輯,在人物命名上有溫瑞安另類個性的風格,也許還有梁羽生作品的特點,非常適合新入門的武俠迷一探老派港式武俠的門徑。劇情幾乎是《倚天屠龍記》、《絕代雙驕》、《神雕俠侶》的拼盤,印象最深的是樹林里洪欣用琴聲引來溫兆倫,后有獨自飛走時回眸一瞬面紗被樹枝勾掉的驚鴻一瞥。
短小但精悍的6部武俠劇,每部都能讓你感受到熱血的江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