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部位突然冒出疼痛的「痘痘」,以為是上火沒在意,結果反復紅腫、流膿,甚至留下難看的瘢痕。
這種被忽視的“隱秘之痛”,據相關研究,全球約1-4%的人群深受其擾。
易長在隱私部位的皮膚病
化膿性汗腺炎(HS)是一種慢性、易復發的炎癥性皮膚病,好發于大汗腺豐富且易摩擦的部位,如腋窩、腹股溝、臀部和乳房下方。
它始于皮膚深處的疼痛性紅腫硬結或膿包,若未及時控制,這些硬結可融合成深部膿腫,破潰流膿血。
反復炎癥更會在皮下形成“竇道”(皮下異常通道),并在皮膚表面留下繩索狀或坑洼瘢痕,導致持續疼痛、異味、活動受限和心理困擾。
(圖源網絡,正常情況與HS發病對比)
HS病因復雜,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遺傳因素(約1/3患者有家族史)、毛囊角化異常及免疫反應過度是核心機制。吸煙、肥胖、摩擦和激素波動(如雄激素)可能加重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細菌感染通常為繼發性,可能加重炎癥,但并非疾病初始誘因,因此治療需以控制炎癥為主,而非單純抗菌。
不能心急,治療需要階梯式管理
或許很多人面對這種易復發的、有異味的皮膚病會有急切的治療心理,但欲速則不達,HS需要因人而異分層治療。
輕癥(圖a:孤立膿腫)以基礎護理和局部治療為主:保持患處清潔干燥,用溫和抗菌洗劑輕拍干;外用抗生素藥膏(如克林霉素)消炎,頑固結節可局部注射少量激素消腫。
(該病需與普通痤瘡、毛囊炎或皮膚結核等鑒別,確診需結合臨床表現和病理檢查。)
(圖源網絡,化膿性汗腺炎病癥發展圖)
中重度(圖b、c:多發膿腫或竇道)需系統治療:口服四環素類藥物或者異維A酸軟膠囊控制炎癥;傳統治療無效時,生物制劑(如阿達木單抗)可靶向抑制炎癥因子緩解癥狀。手術適用于局限病灶,但需個體化評估。
頑固局限病灶可考慮手術:激光(如二氧化碳激光),焦點打孔汽化,不僅可以軟化瘢痕組織,對于炎癥加重的皮損也可以起到打孔引流和控制炎癥作用。(需注意術后可能復發或形成瘢痕,要由專業醫生評估適應癥。)
如何預防?
患者的日常管理是預防復發的基石。
關于皮膚護理,可穿寬松透氣的純棉衣物,避免緊身化纖品摩擦悶熱;沐浴用溫和清潔劑,避免搓洗患處。
生活方式調整也至關重要,將體重控制在健康范圍能有效減輕皮膚負擔和炎癥;
部分患者報告減少高糖或乳制品后癥狀改善,但尚缺乏大規模研究證據,建議根據個人反應調整;學會管理壓力有助于穩定病情。
同時,需要定期復診。即使癥狀緩解,也應遵醫囑復查,醫生會評估皮下情況,及時調整方案。
化膿性汗腺炎雖無法根治,但完全可以有效控制。通過科學治療、嚴格自我管理和規律隨訪,大多數患者能顯著減輕痛苦、減少復發。
若遇反復皮膚膿腫,請及早就診皮膚科,避免自行擠壓,早期規范干預是成功關鍵。
〔參考文獻〕
[1]中國反常性痤瘡/化膿性汗腺炎診療專家共識制訂小組.中國反常性痤瘡/化膿性汗腺炎診療專家共識(2021版)[J]. 中華皮膚科雜志,2021,54(2):97-104.
[2]Delany E, Gormley G, Hughes R et al.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hidradenitis suppurativa in an Irish population (SHIP).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8; 32: 467–473.
〔免責聲明〕
本文數據更新于2025年06月24日
由「皮膚科楊希川教授」原創,旨在為讀者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皮膚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策劃團隊〕
策劃/編輯:yogurt 審核:李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