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阿姨頻繁感到頭痛、頭暈,伴有惡心和食欲不振。起初她以為是感冒,但服用感冒藥后癥狀不僅沒有緩解,還反復發作。眼科醫生提醒她:青光眼有時會“聲東擊西”——雖然病灶在眼部,癥狀卻可能表現為頭痛、惡心等身體不適。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張阿姨接受了眼科檢查,結果被確診為青光眼。
為何青光眼易被誤診?
青光眼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眼部癥狀(如視力下降)在早期可能不明顯或不典型。患者常因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誤以為是感冒、胃腸炎或偏頭痛,導致延誤診治。
什么是青光眼?
我們的眼球內部存在一定壓力(眼壓),主要由眼內液體(房水)的循環維持平衡。正常眼壓范圍通常在10-21毫米汞柱。青光眼是一組以病理性眼壓升高為主要危險因素,導致視神經損害和視野缺損的眼病。它是全球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中高發。如不及早發現和治療,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視力喪失甚至失明。
需警惕!青光眼的常見預警信號
視覺異常: 看燈光時出現彩色光環(虹視)。
眼脹頭痛: 大量飲水后或身處暗處(如電影院)15-30分鐘后出現眼脹、頭痛。
晨起閱讀困難: 清晨感覺視力模糊或閱讀吃力。
視力差異大: 兩眼視力顯著不同。
視野縮小: 感覺余光范圍(視野)明顯變窄,像“管狀視野”(類似望遠鏡效果),且兩眼差異明顯。
近視加重伴全身癥狀: 近視度數短期內加深較快,并伴有頭痛、惡心、嘔吐。
中老年人不明不適: 中老年人頻繁出現頭痛、頭暈、惡心、食欲不振、鼻根部酸脹感。
哪些人是青光眼高危人群?
眼部結構因素: 高度遠視(尤其眼軸短、眼球小者)、高度近視者;有眼部外傷或其他眼病史者。
全身疾病因素: 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某些眼藥水、口服或注射藥物)者。
年齡與性別因素: 中老年人(40歲以上風險增加),尤其女性。
生活習慣因素: 生活作息不規律、長期睡眠不足、情緒易激動波動者;有吸煙、酗酒習慣者。
確診青光眼怎么辦?
青光眼治療的核心目標是降低眼壓,保護視神經,防止視野進一步損害。
主要治療方法包括:
1.藥物治療: 常用前列腺素類滴眼液、β受體阻滯劑滴眼液等(需遵醫囑,注意藥物禁忌,如哮喘患者慎用β受體阻滯劑);
2.激光治療:如YAG激光虹膜周切術(預防閉角型青光眼急性發作),以及其他治療青光眼的激光等;
3.手術治療:如青白聯合手術、小梁切除術、引流管/引流閥植入術等抗青手術(適用于藥物或激光控制不佳者)
湘潭愛爾仁和醫院青白科提醒:
1.情緒管理至關重要:青光眼是一種典型的心身疾病。緊張、焦慮、憤怒等情緒波動可能誘發眼壓升高或加速病情進展。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是疾病管理的重要一環。
2.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絕大多數青光眼通過規范的藥物、激光或手術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眼壓,延緩視神經損害,保存有用視力。
3.定期隨訪不可少:青光眼是終身性疾病,即使眼壓控制穩定,也需遵醫囑定期復查眼壓、視神經和視野,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