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從機械制造專科畢業,很幸運進入了一家汽車大廠。后來幾次跳槽之后,最終在一家合資車企待住了。
這些年國產車企和合資車企可以說都轉了一個遍。說真的,國產車企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比合資車企要卷。
在國產車企的時候,確實感覺極為繁忙。當年我去的時候年輕人比較多,大家都充滿了朝氣。同事們的精氣神有種剛解放的感覺,所有人眼睛中都有光。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種精神吧,才讓國產車在這幾年里突飛猛,并迅速在國內取代了合資車,在國外也開始向合資車發動猛攻。
后來進入合資車企后,就感覺情況發生了變化。和國產車企不同的是,合資車企上下沒什么人情世故,只要把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好就可以。
平時該加班就加班,該休假就休假,一切都是按照規矩來。相比較國產汽車企業來說,在人情味上確實淡了一些,可也特別適合我這樣的內向性格。
可是這幾年情況開始逐漸發生變化,合資車企業感受到了巨大壓力,而這些壓力,又最終傳導到每一個基層員工的身上。
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工資開始下滑,不是斷崖式的下滑,而是極為緩慢,再不就是多年不漲工資。
但好在我們這些中國員工還是一樣拼,該干什么干什么,沒感覺受到太大影響。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國外員工,很明顯,他們開始有了些抱怨。
我們都在一個部門,國外員工到了這邊后,收入要比在他們國家還要高一些??赡苁呛椭袊鴨T工一起研發,所以感覺他們的工作效率還不錯。
后來國內外公司交流的時候,我和總部的一名研發工程師換了下,結果去了那邊后發現,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中國能一年攻下來的項目,在那里沒有5年時間是拿不下來的。最主要的是,人們沒辦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還要分出一部分時間去研究環保問題。
我知道有人會說西方人注重環保,這是好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西方所謂的環保其實就是假象而已。因為那里環保組織太過強勢,逼得很多企業都要活不下去了。
很多項目其實和環保無任何關系,但因為環保組織經常游行,所以必須要滿足他們的條件。而我們是搞技術的,怎么會不知道項目到底會不會影響環境?
我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通訊公司在小區旁邊安了個基站,于是一大堆人說裝了基站容易導致孕婦流產。我不知道這些人是怎么想的,反正在西方,所謂的環保組織情況也差不多,毫無認知,關鍵根本就講不通,他們很固執。
這導致公司的研發受到了極大阻礙,公司不是沒有優秀的工程師,實際上,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都在那里,但就是研發不出來,因為要考慮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些。
現在就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若長期這樣下去,合資車真不知道能堅持多長時間。唯一幸運的就是,很多車企都搬到了中國來,而在這里,研發進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