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并與我國簽署了《上海公報》,這標志著中美在敵對狀態達22年后,實現了關系正常化。第二年,中美互設聯絡處,時任法國大使的黃鎮,調任中國駐美聯絡處首任主任。
1973年5月28日,黃鎮帶著工作人員抵達美國,開始了在美國的外交工作。很顯然,黃鎮擔任了9年的駐法大使,外事工作經驗是十分豐富的。因此,他到了美國后,立即展開了工作。
幾天后,他便拜會了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因為,他是促成尼克松訪華的關鍵人物,為推動中美關系正常化發揮了巨大作用,黃鎮肯定要來拜訪。
基辛格給予黃鎮最高規格接待,并承諾講,黃鎮在美期間,可以會晤任何想會晤的人,可以訪問除核試驗場以外的美國所有地方,給予黃鎮在工作上的最大的支持。
黃鎮作為回報,熱情地說準備在中國駐美聯絡處宴請基辛格。可誰知,他剛剛說完,基辛格無奈地搖了搖頭說:“很遺憾,我們有規定,任何使館的晚宴都不去。因為一開頭,就得跑遍150個使館。”
黃鎮聽出了基辛格的無奈,但他卻是十分的機敏,立即對基辛格說:“我們不是大使館,我們是聯絡處!”意思是基辛格可以不受規定的限制。
基辛格當然珍視參加這個拉近中美感情的機會,因此,他聽到王鎮的話之后,立即哈哈大笑起來,連聲對王鎮說:“對對對!駐華盛頓的任何聯絡處發出的邀請,我都將接受。”
幾天后,基辛格欣然赴宴,這也成為了中國駐美聯絡處的一件大事。剛剛成立不久,便迎來了美國外交界的最重級的人物,這讓許多其他國家駐美大使館羨慕不已,而這次成功邀請,把黃鎮作為外交人員的機敏和冷靜,體現得淋漓盡致了。
實際上,黃鎮在駐美聯絡處工作期間,與基辛格進行了廣泛的接觸,這里面是既有交往更有斗爭的。而黃鎮正是憑著自己的沉著機敏的特質,無論是在交往還是在斗爭中,從來不落下風。
1976年12月的一天,準備卸任國務卿的基辛格找黃鎮會談,新任的國務卿萬斯也在場。基辛格知道,黃鎮在中美外交中的分量,因此,他想給下一任萬斯鋪好路。同時,也想回應一下,美國各界就中美關系問題集中反映的強烈呼聲。
這期間,他就向黃鎮談起了中國領導人訪美的問題。說現在美國各界很期盼中國領導人訪美,強調說美國兩任總統都訪華了,而中國人說一不二,講究禮尚往來,也應該來訪問美國了。
誰知,基辛格此話一說完,黃鎮立即講,他看到了美國報紙媒體上對這個問題的報道和呼聲。但是,他向基辛格亮明了態度,中國領導人現在不可能訪問美國。
因為,這是一個重大的原則問題。美國與中國實現了關系的正常化,但還沒有正式建交,臺灣在美國設有“大使館”,我們的領導人肯定不能來,這是原則問題,這是你們造成的。
黃鎮還說,中國繼續歡迎美國總統訪華,并強調中國沒有什么別的美國“大使館”,歡迎美國迷途知返……黃鎮不卑不亢,有理有節,說得基辛格啞口無言,只好岔開了這個話題,避免場面太尷尬。這也是在與基辛格的斗爭中,贏得了勝利,更贏得了尊重。
1977年底,在擔任駐美聯絡辦主任四年半后,黃鎮準備離開美國。黨中央賦予了他新的任務,擔任文化部長。
在他離任之際,時任美國副總統蒙代爾在白宮國宴廳為黃鎮餞行,總統卡特也在晚宴快結束時趕了過來,他笑著對黃鎮說,美國總統和副總統,一起為即將離任的外交使節餞行,以前是沒有先例的。
而這些,都彰顯了黃鎮在美工作期的成績了,更是他能力最好的體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