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風華(原黃陂觀察、陂人陂事),黃陂原創良心公眾號,用心觀察黃陂,用情推介黃陂
武漢的幾個郊區,都希望增加街道,起碼在城市化地區需要增加(東西湖、武漢經開,光谷不需要,他們的面積都不大)
黃陂6年前,曾向上面申請成立劉店街道,結果不了了之
2024年,江夏計劃成立湯遜湖街道,最新的回復里,武漢市說暫緩推進
黃陂
有網友近日咨詢,江夏區去年11月底公布了成立湯遜湖街道的公示,針對湯遜湖區域加強管理,非常的好,請問下目前進度如何,已經確定成立了嗎?是否還在推進中,目前進展如何?
對于網友的咨詢,今年2月份,有關部門回復,經江夏區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調查核實,開發區已將相關手續和資料一月底報區民政局,后續手續將由區民政局統籌上報省、市民政廳。
近日,有關部門再次回復:經江夏區民政局區劃地名工作人員調查核實,年初我區已正式向市政府上報了新設街道事項,鑒于省民政廳表示省政府2024年至今對全省13個行政區劃調整事項均未批復,市政府明確要求暫緩推進我區相關調整工作,以后待時機成熟后按程序報請市人民政府研究。
黃陂,為什么需要增加街道呢
按照城市管理的一般標準,一個街道下轄6-8萬人,盤龍城開發區目前有常住人口25萬,按照這個標準其實應該設立3個街道,只有這樣,才有足夠的人員服務于居民群眾
但增加街道,必然會增加編制和財政支出。
黃陂
為什么武漢市的幾個新城區這么難增加新的街道呢
國家規定,街道辦事處的設立、撤銷、更名或管轄范圍調整,屬于“鄉鎮級行政區劃變更”,審批權在省級人民政府。
但部分省份可能授權地級市(如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審批,例如武漢作為副省級城市,可能擁有一定自主權,但仍需報省級備案
增加街道很難批準的原因可能如下(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國家層面收緊審批:
近年來,國務院和民政部對行政區劃調整(尤其是新增街道、鄉鎮)管控趨嚴,強調“嚴格控制增量”,避免盲目擴張和行政資源浪費。依據文件:《行政區劃管理條例》(2019年)及地方配套政策,要求新增街道必須符合“必要性和合理性”原則。
湖北省及武漢市的統籌規劃:
武漢市需優先保障重點區域(如光谷、長江新區)的發展,郊區增設街道的優先級可能較低
人口規模不達標:
根據民政部指導標準,設立街道通常要求常住人口≥5萬~8萬(各地細則不同),且城鎮化率較高。武漢郊區可能因人口分散或外流,難以滿足條件。財政自給能力不足:
新增街道需配套獨立的行政機構(如街道辦事處、派出所、社區服務中心),財政支出大幅增加。若郊區稅收或土地收入有限,上級政府可能認為“養不起”新街道。
原有鄉鎮的既得利益沖突:
新增街道可能涉及拆分原有鄉鎮的管轄范圍,影響當地財政收入、土地管理權限等,易引發基層博弈。社區治理難度:
郊區往往存在“城鄉混合”特征(如“村改居”過渡期),直接設街可能導致管理混亂,需先完成城市化配套改革
郊區如果確定有增設街道的必要,需重點論證以下方面:
人口與經濟數據:證明常住人口、GDP、財政收入等達標;
發展規劃支撐:如地鐵延伸、產業園區落地等具體項目需求;
風險評估:說明不會加劇財政負擔或管理矛盾;
層級溝通:先爭取區級、市級支持,再向省級民政部門申報。
黃陂
品讀黃陂
黃陂
黃陂風華
從老百姓的視角觀察黃陂
影響130萬黃陂人的優質公眾號
主編:黃陂散人
此位置廣告合作,有意者請添加小編微信號:mana914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