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其時又時不我待
作者:陳晨
編輯:李莉
風品:時完
來源:首財——首條財經研究院
一邊擬二次上市,一邊大股東減持、股權質押解押,潮宏基近來資本動作著實吸眼球。
6月16日晚,公司公告稱股東及創始人廖創賓解除質押130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的48.11%。截至公告披露日,廖創賓所持股份中已無剩余被質押股份。然6月10日,控股股東潮鴻基投資將800萬股辦理股權質押手續,用于融資。截至公告披露日,潮鴻基投資累計質押7981萬股,占其持股31.47%。
6月5日晚,潮宏基披露第二大股東東冠集團計劃6月27日至9月26日期間減持公司股份不超2665.54萬股,占總股本3%。減持完成后,持股比將降至5.67%,仍可能為第二大股東。
6月9日,潮宏基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擬在港交所上市的相關議案。旨在進一步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提升國際品牌形象及綜合競爭力,加強與境外資本市場對接。
從市場表現看,潮宏基股價近期波動較劇烈。受金價大漲影響,自5月16日至6月4日連續上揚,區間漲幅超80%,并于6月5日盤中創下階段高點18.18元。然也是當日,公司股價突然跌停收于15.43元,并連調兩交易日6月9日收于14.42元。此后,股價震蕩起伏,截至6月23日收盤價14.08元,較上述階段高點累跌超20%。
股價震蕩,疊加擬上市敏感期的質押減持,難免讓外界對潮宏基的價值成色平添審視。二次上市勝算幾何、未來的戰略實施前景咋樣呢?
1
加盟代理店超八成
經營現金流告負、負債率66%
公開資料顯示,潮宏基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集珠寶首飾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股份制企業。2010年,公司成功登陸資本市場,躋身A股時尚珠寶第一股。目前兩大核心品牌為CHJ潮宏基和FION菲安妮。
據Choice數據,上市首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45.98%,達到8.3億元,歸母凈利增長22.19%,達到1.033億元。此后,2011年、2013年、2017年、2021年營收先后突破10億元、20億元、30億元和40億元大關。2022年至2024年,營收44.17億元、59億元和65.18億元,整體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玩味在于,同期凈利表現卻起伏不定、穩健度有些差強人意。2011年至2024年,分別為1.508億元、1.301億元、1.759億元、2.207億元、2.553億元、1.975億元、2.842億元、7104萬元、8119萬元、1.397億元、3.507億元、1.991億元、3.333億元和1.936億元。2024年利潤額已回落至2016年的水平。
同期,毛利率分別為35.6%、33.16%、29.61%、33.64%、36.91%、37.88%、37.38%、39.34%、37.68%、35.83%、33.39%、30.18%、26.07%和23.6%,凈利率為11.86%、8.54%、9.1%、9.5%、7.14%、9.19%、2.21%、2.27%、4.46%、7.67%、4.64%、5.59%和2.6%。可見,近三年潮宏基盈利表現不盡如人意,尤其2024年毛利率創下上市以來新低,凈利率也為近五年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因定位國潮珠寶,主打非遺花絲、國潮串珠、IP集合三品類,傳統黃金飾品營收超四成,一些年輕消費者將其部分金飾,作為老鋪黃金“平替”,市場上對潮宏基的二次上市飽有期許,比如“復制”老鋪黃金的港股神話、能否成下一老鋪黃金等等。
然從盈利能力看,2022年至2024年,老鋪黃金毛利率分別為41.89%、41.89%和41.16%,凈利率分別為7.3%、13.09%和17.32%,潮宏基相較顯得遜色不少。
究其原因,加盟代理模式不得不提。潮宏基招股書曾表示,“產品+渠道”是各珠寶首飾企業致勝的關鍵。這也是公司多年來奉行的準則,近年來在夯實門店標準化運營能力基礎上,通過加盟模式加速渠道拓展,進一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不僅與華潤萬象生活、萬達商管、龍湖等商業渠道體系建立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還成功進駐SKP、恒隆等國內頂級商業體,成各渠道珠寶品類布局的優選必備品牌之一。
2009上半年末,潮宏基共有279家門店,其中自營店22家,代理店77家。到2024年末,門店總數增至1511家,其中加盟代理店1272家,自營店239家,前者占比高達84%。
收入結構方面,代理店收入從4352.36萬元增至32.8億元,比重從15.6%提至50.38%;自營從2.23億元增至30.2億元,比重從80.92%降至46.29%。
而同期老鋪黃金、周生生等主要采用自營模式,即便同為依賴加盟店的周大福,加盟店占比也不過76.1%。由此可見,潮宏基對加盟渠道的依賴程度。
以2024年為例,潮宏基自營門店毛利率31.57%,加盟代理模式僅17.25%。另一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35億元,同比下降29%,資產負債率57.45%、同比增加0.14%。好在2025一季度營利、毛凈利率均可喜增長,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卻大降327%轉為負的2.83億元,資產負債率進一步增至66.1%。疊加開文的質押融資,公司現金流壓力不可不察。
行業分析師孫業文表示,加盟代理業務,能有效推動營收增加,可也會攤薄盈利水平、降低利潤率、需警惕效率瓶頸與資金鏈壓力。如何規模質量并舉,門店增長的同時持續優化盈利水平、改善現金流狀況是潮宏基一道較嚴肅考題。
2
差異化冷思
超6成代工 何消品控煩惱
1997年,潮宏基創立“CHJ潮宏基”;2003年又成立年輕潮流珠寶品牌“VENTI梵迪”,形成雙牌格局。創立之初,創始人廖創賓就確立了差異化競爭路徑。
何為“差異化”?據第一財經,當時主流金店瞄準40歲以上客群,廖創賓卻堅定選擇年輕市場:“抓住年輕人就是抓住未來。”以18K金鑲鉆產品為主打,憑借時尚設計被稱為“K金之王”,潮宏基成功開辟輕奢賽道。“如果一開始就和傳統金店做同樣的事,憑什么是潮宏基?”他坦言。
早在2000 年起,潮宏基就組建自有設計團隊,以原創設計打開產品差異化,國際上與法國OTELINA首飾公司著名設計師 Jean Charles Brulard 所帶領的設計團隊合作,延伸開發“紫氣東來 II”、“東方的、國際的”等經典首飾系列,作為國內珠寶首飾界唯一代表,其應邀參加了2006年瑞士巴塞爾世界鐘表珠寶展覽會。2007 年,被廣東省知識產權局評為“廣東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一系列組合拳下來,潮宏基確立了“彩金珠寶領潮者”的行業地位。中寶協已出具證明,確認公司生產的 K 金珠寶首飾銷售額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其中,2007 年度、2008年度 “潮宏基”品牌 K 金珠寶首飾零售額在同業內排名前三。
上市后,潮宏基繼續錨定差異化路線,圍繞“非遺”“串珠”和“流行IP”三大差異化產品類別展開布局。非遺方面,2024年推出“花絲?風雨橋”“花絲?如意”“花絲?圓滿”等系列;串珠方面,推出“梵華系列”“瑧金臻鉆系列”“瑧金?十二顏”等新品;流行IP方面,則推出“哆啦A夢”“蠟筆小新”等萌趣珠寶產品,精準卡位細分賽道、攻克各類消費者。
經營模式、核心業務上的一定相似性,讓一些輿論將其與老鋪黃金比肩,對潮宏基后續的成長價值充滿期待。
考量在于,關系到差異化質效的研發投入卻有些單薄,2020年至2024年研發費用從5690萬元僅增至6809萬元,費用率則從1.77%降至1.04%。
好在2025年一季度,研發費同比增長46.36%,銷售費同比減少3.49%,可體量上前者僅為0.23億元,較1.97億元的銷售費仍有超8倍差距。
誠然,重營銷輕研發是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可產品力畢竟是第一品牌力,想要持續挖深拓寬差異化護城河,高質效的研發投入必不可少。
眾所周知,金飾類產品純度越高,意味著加工環節工藝標準更高、技藝更復雜,以及更高的制作成本。
聚焦潮宏基的傳統黃金首飾產品,生產方面主要采用代工(外協加工)模式生產,即公司提供原材料并委托其他廠家進行生產并支付加工費。據財報,截至2024年末公司外協加工金額34.68億元,比重高達65.3%,自產比重僅34.7%。
代工模式有利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然公司珠寶行業毛利率卻出現下滑:2021年-2024年分別為30.52%、27.45%、23.54%、21.97%,成為拉低整體毛利率的一個考量。
另一廂,隨著營收規模持續擴張,扎牢品控風控也是常說常新的話題。瀏覽黑貓投訴,截至2025年6月23日,“潮宏基珠寶”相關投訴累計566條,涉及產生劃痕、掉色、不牢變形等質疑。
例如2025年6月5日,投訴編號17383734749顯示,一消費者稱,在唯品會平臺購買潮宏基品牌鉑金耳環2.5克一對。第一次佩戴的時候就摸到有一邊開口打開了 ,以為是沒帶好。后來第二次佩戴我扣緊了,開口又自己松掉打開了。一共總佩戴5次,6月4日早晨佩戴好后出門就松了掉了一只,摘下另一只發現扣上也很松,一碰就開。
如6月2日,投訴編號17383622507顯示,一消費者稱:在實體店買的一對耳釘,價格3185元,這對耳釘買的的時候店員說卡的很穩,第二天就發現不穩,一個星期左右拿去理論,要還款需要加錢還要超出這個商品30%換,大概過去一個多月時間,前幾天一大早出門一個掉了,一個發現的時候已經開口了,去找他們就說自認倒霉!
再如5月12日,投訴編號17382830043顯示,一消費者稱:在某店潮宏基珠寶購買一款項鏈,好像被套路了,我用舊金8.2克,換了現金7.25克了,補了差價2853元,總價11381拿下7.25克的項鏈(一口價),我這的潮宏基置換是需要多加30%的新金 回家想想少了0.95克多付2853元。
(以上投訴均已經過平臺審核)
另據大眾新聞·風口財經,2025年4月,浙江省市監局發布2024年度83種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告,其中7批次貴金屬飾品不合格,涉及質量、珠寶玉石品種鑒定貴金屬材料及純度。具體來看,潮宏基珠寶有限公司生產的“潮宏基”牌貴金屬飾品,規格型號為足金,不合格項目為珠寶玉石品種鑒定。
說千道萬,產品差異化的核心是品質,而品質的基礎是質量。客觀而言,用戶千人千面、人人滿意并不現實,上述通報有滯后性,上述質疑也或有偏頗片面出。然而還是那句話,消費體驗、產品口碑是企業發展底盤,面對聲聲質疑多些查漏補缺、夯實差異壁壘總沒有錯,畢竟競品都沒閑著,用戶從不缺選擇。
3
多元化“后遺癥” 全球化路漫漫
當然,隨著業績穩增,廖創賓的發展視野不止于珠寶領域,開始探索跨界時尚圈的可能,積極布局多起跨界收購。2008年至2014年累計投入近14億元,以高溢價收購女包品牌FION的全部股權,正式進軍時尚配飾領域。2015年起,進一步拓展產業布局,先后投資美妝跨境電商拉米拉以及醫美平臺“更美App”,并于2016年斥資3.92億元拿下美容品牌思妍麗26%的股權。
然而,一番買買買后,卻沒產生多少多元化預期成效。由于并購后整合不力、經營狀況不佳,2018年和2019年潮宏基分別計提商譽減值2.09億元、1.52億元,導致歸母凈利下滑。
面對轉型挫折,廖創賓及時調整戰略,重新聚焦珠寶和女包的核心業務。2023年,潮宏基正式出售美容品牌思妍麗的股權,徹底退出美容賽道,回籠資金并減輕了管理負擔。同時,加碼FION品牌的年輕化調整,暫停對拉米拉、更美App的追加投資。得益于逐步收縮非戰略性股權,當年公司業績同比回暖。
2024年,潮宏基黃金首飾業務表現強勁,占比從2023年的38.39%提升至45.25%,推動營收增至65.18億元。無奈,并購“后遺癥”還在消化,當期商譽減值1.77億元,拖累凈利潤下滑41.91%。潮宏基表示,若扣除商譽減值因素,歸母凈利3.46億元,較2023年繼續實現增長。
此外,積極拓展加盟模式,推動市場下沉。一系列調整后,2025年以來,隨著金價大幅上漲,潮宏基的業績股價隨之上揚。一季度營收22.52億元,同比增長25.36%;歸母凈利1.89億元,同比增長44.38%。
在此背景下,廖創賓欲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孵化新增曲線、沖擊二次上市是有邏輯底氣的。
只是,潮宏基的全球化仍處起步階段。以2024年為例,公司境外營收僅約2641萬元,占總營收比0.41%。其中,中國港澳臺地區營收703.12萬元,同比下降11.73%;亞洲其他地區為1938.08萬元,同比增長72.91%。2024年,潮宏基珠寶以東南亞市場作為海外布局首站,邁出品牌國際化重要一步,不過截止年底,公司在亞洲及其他地區僅有一家自營店和一家加盟代理店。結合國際環境的紛繁多變,潮宏基的國際化之路任重道遠,如何叫好更叫座、盡快形成特色成熟的新出海路徑,外界在等待潮宏基更確切的答案。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潮宏基賬面仍有5.09億元商譽。在多元化戰略受挫、全球化布局尚未成熟的情況下,此番赴港IPO能否帶來新的增長機遇,還是僅僅停留在紙面“戰略布局”?在當前復雜的市場環境下,這些問題有待時間的檢驗。
4
戰略進擊、可貴韌性
夯實奔跑底盤
當然,問題是問題、價值是價值。不能否認的是,盡管多元化、全球化進程中面臨諸多挑戰,但得益于多年深耕,潮宏基基本盤較為扎實,珠寶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不容小覷。
回望2024年,公司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延續“擴規模,提質量,強組織”的核心策略,聚焦品牌差異化優勢,持續深耕產品力,做好精細化零售運營,提升門店質量。
產品創新方面,潮宏基珠寶融合東方文化元素,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比如聯袂《T》中文版發布“2024/25彩金珠寶潮流趨勢”,推出全新八大系列印記產品,豐富產品矩陣。再如加碼非遺花絲工藝的創新設計,潮宏基非遺花絲概念款作品在國際MUSE設計獎中斬獲一金一銀,顯示了東方原創設計影響力。
還以非遺花絲工藝概念款亮相巴黎時裝周,展現中國原創設計的東方美學。在杭州、成都落地“一城一非遺”主題活動,攜手中華老字號王星記以“花絲&折扇”聯名演繹傳統工藝之美,強化品牌文化屬性與差異化優勢。憑借全域營銷能力和對非遺文化的創新詮釋,潮宏基珠寶榮獲第十五屆“虎嘯獎”金、銀、銅獎共9項大獎,并奪得2024金瞳獎3項大獎,其中《一城一非遺?非遺藝術共創》營銷項目榮獲“營銷綜合類金獎”,成珠寶業唯一獲榮的品牌。
渠道拓展方面,通過數字化迭代升級運營,優化供應鏈能力,提升門店貨品周轉與盈利能力,與加盟商形成緊密共贏關系。2024年,加盟店店均GMV實現雙位數增長。根據市場細化需求,以禮贈場景為主的“潮宏基|Soufflé”子品牌獨立門店,截至2024年末已開出41家門店。
品牌升級方面,積極推進FION品牌升級,2024年攜手皇窯陶瓷藝術博物館,聯動潮玩IP和茶飲品牌,在成都巧手工坊藝術旗艦店舉辦“窯見青花”主題特展,在海口萬象店開業期間舉辦青花米奇系列產品首發會,成功打造城市級品牌事件。
同時,以IP主題場景化吸引年輕客群。如與潮流家居SUNDAYHOME跨界融合打造手作包掛DIY以及IP打卡互動體驗區,建設品牌手作包掛心智。
2024年,FION特邀青花瓷國家非遺大師黃云鵬,攜手新銳藝術家張簡士揚,與皇窯聯名推出“青花瓷”系列包袋。與非遺緙絲大師陳文跨界合作,共創“緙絲葫蘆系列”。還煥新升級“疊疊包”“音符包”等原創真皮系列包袋,通過跨材質延伸價格帶來打造和迭代爆款系列。
整體來看,收縮非核心業務的同時,潮宏基不斷加碼主業、聚焦主業,在產品、渠道、品牌等方面不斷創新完善,種種進擊動作彰顯了活力韌性,這些都是打動投資者的討喜故事。若從此看,發起再上市是勢在必行。
不過,還是那句話,奔跑之前先夯實底盤,尤其面對更理性專業的港股市場,競爭更激烈多變的全球市場,夯實自身品控風控、差異壁壘、資金鏈等方面的短板漏洞避無可避。
恰逢其時又時不我待,潮宏基做好準備了嗎?
本文為首財原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