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三姐
昨天分享了我的好大兒兩條腿上岸的喜訊
收到了太多祝福和夸獎,先替我兒子給姨姨叔叔們鞠躬表示感謝!
我被問到最多的是“到底兩條腿走路怎么走”,也有很多人讓我當“育兒博主”,要求我展開講講怎么帶娃。
今天先說說我們兩條腿走路的經歷和建議吧。
如何兩條腿走路呢?首先得有兩條腿,但難度不在于有腿,在于兩條腿是否都走得動......
我的美本+高考,總結一個字給大家:慎走!
先說一下我娃讀的是普高(上實),不是國際學校,也不是普高國際部,就是公立普高。一條腿跟著學校走高考,另一條腿是自己出去申美本的。
國外路線重點其實也就兩件事:1. 規劃;2. 目標。
規劃要盡量早一點,目標要非常明確。
說到規劃,我已經算起步非常晚的了,比較合適的時間點應該是初二初三開始規劃和操作。
作為一個普高生,我們沒有上過國際課程,起點就比國際課程的學生低一截。
比如,國際課程學生可能會考AP,這個AP成績申請的時候能用,進了大學還可以直接抵扣學分,美本招生認可這些標化成績,而我們呢,沒有。
相當于一條腿瘸的。
所以申美本就必須規劃其他的方向,要考慮孩子的實力和精力,然后覺得比較適合我們的路數是從成績+競賽+科研這幾個方向搞點事情,把這條腿補回來。
我們校內成績本來就還不錯,所以不用額外去搞。校外成績包括托福、SAT/ACT這些,就要自己花時間花精力了。
先說托福,我兒子英語水平在學校屬于一般,托福我也心里沒底,考前找了個機構上了點課,第一次托福考了103(滿分120)。
我本來覺得103對我兒子來說已經可以了,但聽說好學校都得110打底,不行也得行,考到行為止......唉,這壓力太大了。
第二次考前沒怎么準備,沖過去裸考,結果還不如第一次,才99分。
這時候我已經氣餒了,想想真想算了,孩子根本沒時間,這么累而且看不到啥希望。但是一咬后槽牙,要不再試試!
過了幾個月,第三次考,兒子確實花了點功夫刷題,一考居然考到了111分。
我一看這么高的分數,媽呀!我兒豈不是哈耶普斯麻穩了。
老母親的心就是這么不知天高地厚。后來事實證明,這個分數在頂藤那里只是個入門級......卷!太卷了!
SAT或ACT都可以理解成“美國高考”,這個成績基本是必須要提供的,我們理科強一些,英文寫作弱一些,所以選了對理科較友好的ACT考試,當然也加考了寫作。
但我們不是國際學校學生,都沒資格在國內報考ACT......
于是只能陪兒子去香港參加了ACT考試,急行軍式趕考。
在中國高中是理科頭部學生的話,到國際上理科基本上不會太有阻礙。ACT考試一次過,拿到35分(滿分36),寫作拿到10分(滿分12)。
就這樣,折騰了好幾個月,才剛剛算搞定了“標化成績”作為敲門磚。就像是爬珠峰以為快到頂了,仔細一看才離地面20米......
為了增加錄取可能,我們還搞了幾個競賽。理科好在這時候就有點優勢了。
數學AMC12參加了兩次(ab卷),兩次都是first place,其中一次進了1%,拿到Hornor Roll of Distinction.
也參加了PhysicsBowl2024,物理競賽,可惜無緣金獎,只拿了個National Silver (Division 1).
還有生物BBO2024,拿到了Global Gold.
競賽其實種類很多,我們比較有把握的也就這么幾個,想走國際路線的可以從小就關注有哪些含金量高的,提前準備。
除了這些,還要參與科研活動,來驗證自己是否是一個學習力強、有潛力的學生。
科研活動我們有兩項,一個是參與一項田野調查,另一個是夏校科研項目。
2024年暑假我們陪他去紐約,加入哥倫比亞大學夏校,一個研究數據科學的項目組,上了半個多月的課,參與小組論文,這是一個研究NBA球賽中負傷情況對記分板影響的研究,我兒子負責其中的數據建模和編程部分,最后這篇論文耗時幾個多月反復打磨,投稿期刊,竟然還發表了。
所以你們女婿也算是個發過刊的小朋友。
我們的美本申請目標是美國前30,我也知道難度非常大。如果拿不到前30的錄取,我們就在國內沖頂校。
美本招生標準比較多元,除了看成績和簡歷,更多的是看孩子的自我陳述、學習潛力、耐挫能力、性格特點等等。
我琢磨下來,美本看重的是一個“人”的整體,不是單單成績。
一開始我信心十足,覺得咱家孩子聰明,學習能力強,又這么有潛力,你們這些招生官都睜開眼看看啊,這能不收嗎?
收!開始收拒信。。。
大藤給我們拒信也就認了,人家錄取的孩子真是個頂個的人類精英,比不了比不了......可是,連我們認為用來當保底校的一些學校居然也把我們給拒了......
叔可忍嬸不可忍,不可忍也只能忍,人家不要,咱也不能硬上啊。
在幾次三番被拒的情況下,要是沒點強大的內核,還真要自我懷疑了,我也擔心這種挫敗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干擾他高考。
美本申請有好幾輪,包括ED輪, EA輪, RD輪。
先是ED(早申,只能申一所學校,錄了必須去),很多孩子這一輪就已經上岸,我們被拒了。
然后是EA(也叫早申,可以多選,包括保底校,錄了可以不去),不少人這一輪也上岸了。
我家EA輪收到了密歇根安娜堡的defer通知,也就是“延后決定”。意思是它沒有拒我們,但也沒有要我們,而是等到下一輪申請期的時候再考慮我們。
半推半就的密大,行,有你的。
既然你對我不冷不熱,欲拒還迎,那我也不客氣了,我要給它寫個love letter,豁出去了!
我慫恿兒子使出畢生絕學,給密大寫信,主要意思就是說:我收到你的defer了,說明我還有希望,請你再考慮考慮我,因為我有很多優點,我來了肯定能給你學校漲臉,blablabla......
情書發出去,毫無波瀾,我心想完了,錯付了。
最后一輪RD輪申請,也就是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普通申請批次,好家伙,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正當我覺得可能要“全拒德”的時候,收到普林斯頓的面試通知,又收到了賓大的面試通知。
媽呀,還是這兩個學校眼光好?。∶嬖囈膊恢懒狞c啥,也不知道如何準備,就只能撞大運了。
賓大面試那天,我兒子跟女面試官尬聊。我和他爹在門口偷聽。
面試官:你覺得你所在的學校如何塑造了你?
我兒:我周圍的同學都是非常聰明的人,和他們在一起我學會了吸收每個人身上的優點,大家善于互相鼓勵,這讓我變得自信,更喜歡團隊合作。
面試官:你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我兒:高考。
面試官:哈哈哈哈,你還參加中國高考?
我兒:是的,我想看一下我在高中階段能拿到的最好成績是多好。
我和他爹一邊聽一邊想:這么有自信,肯定震住面試官了,賓大是去定了!
果然,賓大把我們給拒了。
普林斯頓面試,讓我兒子聊他在紐約科研的經歷,這可是送分題。
他用優美的語句作為開頭——站在哈德遜河旁邊,看到白鷺在晚霞里起飛,想到下午讓自己感到尷尬的小組討論,心里非常喜悅,我不太成熟的想法得到了教授和小組同學的認可,這讓我更加堅定了這就是未來想要追求學習環境......
我心想,說得比唱得還好,肯定震住面試官了,普林斯頓是去定了!
果然,普林斯頓也把我們給拒了。
唉,可憐的娃,短短幾周內受到了無數暴擊,明明在中國體制內學習可以如魚得水游刃有余,偏偏要在美本的池子里被虐一遍又一遍。
正當我覺得美本沒有希望的時候,你們猜怎么著......
對,我被朋友拉著去了趟五臺山。
從五臺山回來第二天,一口氣收到三個offer。
又過了一周,密大的offer來了!
他們一定是看到了我們的情書,心想這個人怎么這么死纏爛打,算了算了,讓他來吧。
手握四個offer的時候,懸著的心終于更懸著了,到底哪個好呢,太難選了!
我還沒說每個學校的申請過程呢,寫文書真的要了我們半條老命。
每個學校要求提交小文書。那些文書里每個問題都只限幾百字,要用寥寥數語說清楚你最想表達的東西,真挺難寫的。
申請過美本的人都知道,有些東西真的起步越早越好,錯過很難重來,比如發展某項堅持十年以上的特長愛好之類的,或者有一個特別能代表你是誰的東西可以展示。
比如有的孩子哪怕堅持織毛衣十年,也有很多故事可講,他們看重的是這個人能堅持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和毅力。
有些偏好真的奇奇怪怪,有些卻是硬性要求,比如成績。
歸根到底,走遍全世界,一個學生如果沒有學習成績,很難在求學路上掌控底層優勢。
你可能有很多優點,多才多藝,但學習不行,那也很難具備說服力,除非是某個領域里的頂級成功者,或特殊人才。
美本申請和中國高考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兩手抓的時候會腦子嗡嗡的。
中國高考雖然很難,很卷,很一錘定音,但也是最公平和透明的。
美本申請雖然對學習成績或文理分科沒有太過硬的一刀切,但要求的是孩子的綜合實力強,方方面面拼湊出來一個被學校認可的人,往往更考驗學習之外的東西,包括家庭。
有人問:申請美本要花很多錢嗎?
申請學校本身并不用花什么錢,但填充你簡歷背書的那個過程是要花錢的,去美國讀書更是要花錢的,這個還是要有思想準備......
還有人問:孩子小學讀得太累想轉體制外走國際路線行不行?
其實我說行不行毫無意義,非要說的話我覺得沒有問題,但這絕不代表你轉路線了就可以在學習上躺平不用卷了。
實際上,國際路線卷起來更沒邊,重要的是認清自己的孩子到底適合什么樣的學校,選擇最適合的,而不是一定追求所謂最好的。
規劃早+目標清晰,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哪怕學習成績并沒有那么突出,也有可能申到不錯的學校。
我就是一開始對申請美本這件事沒信心,所以堅持兩手抓,高考沒有放掉,只是想讓自己多一條退路。
然后還是想說,兩條腿走路真的不是很推薦的做法,孩子必須要真的有兩條同樣有力能堅持的腿,如果不是真有平衡能力,或內心不夠強大,家庭也不能托舉太多的話,還是踏踏實實走好一條路吧。
十三姐
魔都高影響力KOL
公眾號「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婦女》《了不起的中國媽媽》《帶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視頻號「格十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