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之家 | 溫暖駐外人
數十萬駐外人都在關注
駐外之家人才網
www.zhuwaizhijia.com
法語翻譯又出差非洲了,這一次是來到了西非的象牙海岸——科特迪瓦。雖然歷時時間比較短,而且一直也在執行翻譯任務,所以對這個國家也只是驚鴻一瞥。但是還是有不少想要跟大家分享的。
出國|前的準備
科特迪瓦也是黃熱病疫區,所以也要去海關總署下屬的衛生所打黃熱疫苗,領取小黃本。十年以內打過疫苗的話就不用再打了。簽證護照這些搞好,公務普通護照是免簽的,只需要辦理出境證就可以了。此外還準備了防曬衣防曬霜防蚊液(怕瘧疾),其他行李我準備了一些常用藥品,感冒發燒拉肚子等等,以及褪黑素,因為怕飛機上睡不著或者倒時差睡不著,還是要強制睡一點,畢竟每天都有工作。另外這次還要去看望在科特常駐的朋友,所以幫他帶了一些科特比較貴或者比較難買的小玩意,比如手機殼手機膜指甲刀哈哈。
旅|途
這一次坐了很熟悉的ET605(因為在國內接待非洲兄弟姐妹他們一般都這趟航班),北京飛十二小時到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中轉,再飛六小時到阿比讓,真的很累。
第一次坐埃航,在官網上提前值機好了靠過道的座位(長途飛行比較方便出去上廁所),所以沒能選緊急出口那一排(可以把腿伸得很長)。埃航確實很值得吐槽:飯不好吃,而且座位之間的間隔很窄,腿很難伸開。沒什么新的電影電視劇可以看(不過有老友記!),忘了穿外套,所以只有一條毛毯還比較冷,想找空姐問能不能再多一條蓋,空姐無情拒絕我:不行,每人一條。
亞的斯亞貝巴到阿比讓一程的中國人也很多。哈哈哈經常老外朋友都跟我會說:Chinese are everywhere/Les Chinois sont partout.飛機上時不時注意起來走走,長途飛行還是很累,腿會麻。
在阿比讓|的日子
我們住在機場附近,所以離阿比讓市區還有一些距離。科特迪瓦熱帶氣候,只分旱季和雨季,到了的時候正是雨季,有風的時候還是比較舒服的,但是如果沒有的話,陽光直射的中午就會熱得想死。雖然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市區里轉,但是一路上看到了不少頂著各種各樣的東西走路的大人小孩,他們的頭功真的很強。
科特迪瓦發展情況
科特迪瓦,全稱科特迪瓦共和國。它是一個西非國家。與加納、利比里亞、幾內亞、馬里和布基納法索相鄰。海岸線長約500公里,國土面積322463平方公里,比我國云南省略小一點。政治首都亞穆蘇克羅(Yamoussoukro),人口約25萬。經濟首都阿比讓(Abidjan),人口約560萬。
20世紀60、70年代經濟發展迅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創造了“經濟奇跡”。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先后受到西方經濟危機、國內軍事政變、內戰、大選危機等影響,經濟多次起伏。2011年4月瓦塔拉政府組成后,積極開展恢復重建,大力扶持港口、石油等重點部門,振興咖啡、可可等支柱產業,整頓金融市場,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爭取外援和外資,取得積極成效。
信息來自外交部官網
到了阿比讓,短暫休息后就開始了一些工作。一般情況下為了節約時間都是晚上飛,到了就是白天。第一天沒有什么需要翻譯的,就陪著老板走走看看。回了酒店就正好可以休息看第二天參觀考察的材料了。正好第二天的考察點被不少中國和科特當地媒體報道過,所以我去看了中法文報道都看了,為了熟悉口音,也看了一些采訪,可以弄清楚人名和地名的讀法(因為不是標準法語的發音)。
另外在路上如果老板不叫我也時不時跟當地司機聊聊天,進入狀態,熟悉口音。
阿比讓市內交通真的非常堵,到高峰期基本上就是堵死的狀態,堵車的時候就會有很多老哥老姐頭頂著各種各樣的東西在堵死的車流間售賣,有烤玉米,有小玩意甚至還有衛生紙,所謂“堵車經濟”。
不過我們的司機比較勇,直接沖上高架橋逆行,在大馬路上踩著實線逆行,一旦找到空隙就鉆出去殺出一條路。給我看呆了。
第二天去參觀點,跟當地人簡單交流,這種考察一般翻譯任務不太重,聊聊天,但是一定要注意隨時跟緊大boss,一旦他要張嘴跟外國人講話,就速速備戰狀態,絕對不能出現他開口找不到翻譯的情況。但是坐了很久的車。不過科特迪瓦的基礎建設還是不錯的,一路很好走,高速路跟國內也沒啥差別。但是一路也能看到很大的貧富差距,在阿比讓市內都修得很好,一路開出去就會看到不少貧民窟。
一路上,中資企業中國飯店中國超市也挺多的,還看到了小米海爾,路上也有很多比亞迪的車。
我們的司機一路非常敬業,我每天都跟他說好出發時間,一般是八九點,但他每天都會在七點或者六點多準點給我發消息:madame, je suis là.(女士,我到了)。而且活動結束一個WhatsApp信息他就立刻出現。我后面問他,我說你早上可以休息一會兒哈,不用那么早來。
他一本正經:Madame, c’est mon travail. Après le travail, C’est le repos(女士,這是我的工作,工作之后我才休息)總之就是非常打破我們對非洲人的刻板印象(當然,小費也給了)。這邊還是有一些小費文化,但是沒有美國重。
后面兩天活動比較緊張,也是狀況百出,一開始說外方安排了兩個同傳,我只需要在我們boss講話的時候進同傳箱子里去翻譯就可以了。結果!我在同傳間看到的兩個科特哥們兒,基本上是只會你好謝謝各位領導,震撼,完全跟不上一點內容(朋友后來銳評:說明科特迪瓦不卷,會一點中文就能同傳,蛤蛤蛤)。無奈,只好在重要的講話的時候都直接示意科特搭檔不講話,我來直接替他。基本上就是傳了個四分之三的活動吧。中間偶爾喘息的時候他替我五分鐘。然后接下來看他基本上翻譯出來的信息只有10-20%,于是把麥克風接過來,活動結束下來腦子都不轉了,只能說耐力訓練很重要啊。
第二天更加騷氣,活動即將開始的時候,會場停電了蛤蛤蛤。沒有發電機,38度的會場,嘉賓們西裝革履汗流浹背地坐著等。科特的工作人員也沒有著急,雖然在搶修,但是也非常chill,還過來安慰我們。
在蒸籠一般的會場足足等了一個小時,然后發現電路搶修不好了。只能把我們整個轉移到了另一個會場。由于新換的會場的沒有同傳設備,于是我直接被硬抓上了主席臺交傳了整整一上午。幸虧會前臨時收集到了所有人的講話稿。但是在某個沒有稿子的外方講話的時候,我記筆記的筆沒墨了,在主席臺上雖然內心慌的一批,但是在臺上還是要保持冷靜,就腦記然后直接翻譯唄。反正以前的訓練也能到三分鐘無筆記交傳。
下午開會,比之前的活動更加務實一些(這次準備了兩支筆!),老板和老外聊了聊合作的情況。
科特人還是挺友好的,也很歡迎中資企業的投資和開展合作,也希望能夠發展自己的出口,他們的老板甚至說,要是中國消費者都能買我們的產品,那我們就不愁了,都不用出口到其他國家了(想得美哈)。
總之,突發狀況不斷,但是還是算順利結束了。真是奇妙的體驗啊。
科特迪瓦的飯沒怎么吃上,基本上吃的中餐、酒店的餐(比較歐化)還有漢堡王。然后科特迪瓦的漢堡王,無比難吃,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做出來的,牛肉很腥,也有可能肉不好?不知道不理解,而且出餐也很慢。我在漢堡王等著出餐的時候,有個小孩看著我:“j’ai faim”。我只能回復他:“moi auss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