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2日,在由靖亞資本與Founder Park聯合主辦的2025 AI Cloud 100 China榜單發布峰會上,硅基智能憑借在GenAI領域的持續技術創新與商業落地,榮登榜單第20位,成為“AI for Content”賽道中的代表性企業之一。
榜單聚焦GenAI驅動增長的云計算企業,入選門檻首次明確要求相關產品收入需占公司總營收10%以 上,硅基智能以遠超50%的比例脫穎而出,體現其在AI數字人技術與全球商業化上的領先優勢。
在大會高峰環節“從軟件訂閱費到為GenAI結果付費:AI如何重塑收入模型”圓桌論壇中,硅基智能創始人兼CEO司馬華鵬先生與來自群核科技、影刀RPA、像素綻放等AI頭部企業創始人共同探討AI商業模式的轉型。
他提出:“真正優秀的AI員工,不僅是在客戶那里賺月薪,拿死工資,更應成為客戶的合伙人,拿走其分紅,甚至股份。”
2025 AI Cloud 100 China 硅基智能位列TOP20
一場新的討論:從訂閱費,到“為結果付費”
在圓桌發言中,司馬華鵬指出,過去SaaS工具的收費邏輯建立在“有用的功能”價值之上,但隨著行業深度發展,“確定有結果,并且可以規模化”才是客戶愿意為之持續付費的根本。
硅基智能創始人兼CEO司馬華鵬先生(左一)
“我們海外的合作伙伴,僅靠AI數字人直播,今年收入就已超過1億美元。”他進一步舉例,“老羅上周跟某大廠合作的一場AI分身直播,號稱也創造了數千萬GMV。那么問題來了,如果真的有用,只賣這個工具的License,又能收多少錢?”
據介紹,硅基智能在國內外已有大批客戶采用“按結果付費”的合作模式,覆蓋電商帶貨、金融營銷、品牌傳播等多個場景。“我在2023年‘百模大戰’時就說過,能幫客戶掙到100萬的AI才是好AI。”司馬華鵬強調,AI不應止步于效率工具,更應成為收入引擎和價值創造者。
硅基智能數字人應用于各類場景
他引用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的觀點:“有用的東西都會陷入價格戰,追求有用之外的價值才可能成為永恒。”強調情緒價值、品牌價值和AI創造的“非理性滿足”正在成為商業決策的重要依據。
多勞多得,不是人類的原則
談及AI驅動業務效率提升的話題,司馬華鵬提出一個引發廣泛共鳴的概念:“要給硅基勞動力一個分配收益,多勞多得,滿足其自私性的生產關系。”
他類比傳統農業改革指出,中國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前長期解決不了全民吃飽飯問題,背后正是激勵機制缺失所致。
硅基智能創始人兼CEO司馬華鵬先生
而在數字勞動力體系中,若無人駕駛車、AI數字人“跑得多”與“跑得少”沒有區分,那支撐其運行的算法也不會進化。平均化的算法就是在吃大鍋飯,這會限制AGI的實現。
“如果AI賺到的錢不是用于升級算法和加配算力,它的成長就會停滯。我們現在有數字人直播間已經在用幾十萬算力進行高質量渲染,能明顯看到結果差異。”他預判,AI行業很快會出現這樣的公司:構建一個“按效果激勵AI模型”的正向循環,讓AI從被動工具躍升為主動價值合作者。
與其“卷場景”,不如“包結果”
圓桌后半場,司馬華鵬直面中美AI競賽話題。他表示:“美國在造上帝,中國在找落地。”若未來硅谷誕生了可以“包結果”的AGI(比如論文包過等),而中國AI企業仍停留在“卷小場景”,必將再次錯失競爭的黃金窗口期。
“我們這一代的中國AI創業者,不僅要做產品,更要擔負國家復興責任。”他強調,在AI商業模式革新的路上,中國不應只做執行者,更要成為定義者。“AI推理成本每十幾個月就會降低一輪,今天掙幾千萬,明年可能就只能掙幾百萬。”
他指出,只有在“結果付費”體系下,從客戶的業務結果中分一杯羹,企業才能擁有和客戶共同增長的機制,擺脫“服務降價—利潤縮水—技術投資受限”的惡性循環,進入“結果變現—算法進化—價值溢出”的增長閉環。
To B合作,也需要重新定義
談及To B企業與大型組織的合作模式,司馬華鵬指出一個長期存在的悖論:“比如和銀行合作,當技術采購合同金額一旦過幾千萬,銀行的技術部門往往會要求公開源碼,自己下場的沖動很大。”這使得初創企業常淪為大機構的“創新炮灰”。
“而如果是與銀行業務部門合作,例如金融獲客,收入是按結果計算的,是市場費用,不是采購軟件成本。”他認為,“幫助業務部門完成KPI,實現共贏,拿到結果分配比例”才是中國AI企業持續變現、構建長期合作的正確入口。只有這樣才能大量出現收入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的AI企業。
2025 AI Cloud 100榜單中,像DeepSeek、Kimi等優秀公司同樣榜上有名。他們有的在算法層定義基建,有的在場景端深耕落地。但我們注意到:榜單中的38家公司,GenAI收入占比已超過50%。
這不是小趨勢,而是大洪流。我們相信,SaaS模式在中國沒有像美國那樣發展起來,屬于中國AI的時代,在于誰能創造結果,誰敢于和客戶去按照結果分成。
在軟件行業有個故事,客戶買電鉆,是希望在墻上鉆個洞,如果其他方式能搞出洞,其實電鉆不重要。硅基發明并開創了AIGC數字人產業,讓很多客戶擁有了數字人,但是客戶用數字人的初心是搞流量,如果你能夠直接提供流量,有沒有自己的數字人不再重要。
司馬華鵬指出,數字人行業流傳這樣一句話——硅基智能摸著石頭過河,其他公司摸著硅基智能過河。作為數字人行業的引領者,今年硅基再次啟動“自我更新計劃”,借助自己的AIGC算法,用了40天就做出來了粉絲近千萬的優質內容矩陣賬戶。
硅基用這些內容賬戶的廣告模式直接幫助客戶獲客,有的客戶收益達到了上億,這就是硅基所追求的“按照結果收費”時代的到來。
再一次,硅基敢于創新、敢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引領了行業新發展,同時也把行業競爭引入了良幣驅逐劣幣的新戰場。
我們認為,給客戶按照結果收費才能推動AI技術的發展,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搞價格戰,那樣發展下去只會讓劣質算法充斥行業,最終傷害了行業長期發展的潛力。
這一次,硅基智能位列第20名。下一次,我們還會再往前。我們將帶著拿結果收費的模式,迎接AGI時代的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