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日大漲,A 股站上3455點,而曾被譽為 “價值投資標桿” 的景順長城基金,卻在近期遭遇了一些變故。
王牌基金經理劉彥春依然重倉堅持大消費,管理的產品近6個月仍全線虧損,他的投資操作幾乎讓基民對景順長城基金產生信任危機。
一直以穩健著稱的另一張王牌鮑無可,他的操作雖然深得基民信賴,但是上個月,鮑無可卻突然辭職,據說是奔私了。
鮑無可的離任,顯然是景順長城的損失,但損失更大的恐怕還是一直追隨他的基民們,他走之后還有誰能成為下一個“ 鮑無可”,指望劉彥春嗎?
從1160億到410億,劉彥春徹底跌落神壇
長期重倉消費龍頭的劉彥春,他的巔峰時刻是在2021年1季度,隨著其管理產品凈值的不斷新高,跟隨他的基民們也在高呼“春春YYDS”,同一時期張坤的基民們也在高呼“坤坤勇敢飛,ikun永相隨”。
凈值暴漲,規模同樣暴漲,2021年2季度,劉彥春管理規模達到1163.01億,達到歷史最高。
這樣的結果證實了一點,劉彥春是一個典型的 “喝酒吃藥” 時代的既得利益者。
2017 - 2020 年,劉彥春憑借重倉白酒、醫藥龍頭,踩中消費升級風口,代表作新興成長混合凈值從2飆到5,年化回報超 30%。
但是,從2021年1季度后凈值持續下跌,反映出劉彥春投資策略的本質:押注單一賽道、依賴宏觀 Beta 行情。
2021 年后,消費板塊邏輯逆轉。
白酒估值泡沫破裂、集采重創醫藥,但劉彥春的持倉仍維持80% 以上消費股占比。
截至 2025Q1,其前十大重倉股中,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合計占凈值比超 25%,而同期中證消費指數跌幅近60%。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基金經理劉彥春的操作近乎 “躺平”,有時候甚至出現季度零調倉,進步證明劉彥春的操作存在嚴重的路徑依賴,忽視消費股邏輯變化,最終導致了基金資產災難性的虧損。
2021-2024年巨虧超484.96億,其中僅代表作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就巨虧超237.78億。
(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累計凈值走勢截圖)
巨大的虧損不僅虧掉了基民的錢袋子,也傷了他們的心,只能逐步忍痛割肉贖回。
到今年一季度,劉彥春所管理產品總規模已經從當初的1160億縮水至410.2億,750億的規模縮水中除去虧掉的485億,其余265億都是基民對劉彥春投的“反對票”,直接贖回走人。
10年3倍,誰是景順長城下一個“鮑無可”
相比劉彥春巔峰時期超1160億的管理規模,鮑無可的管理規??删托√嗔耍罡邥r也不到300億,但其管理的產品在近幾年的表現卻比劉彥春強百倍。
鮑無可的代表作是景順長城能源基建,其自2014年6月開始接手管理這只基金,累計凈值從接手時的0.9漲到去年10月初的最高3.565,任期最高回報288.34%,累計利潤是22.74億。
由于這只基金規模一直比較小,即使在凈值不斷新高之后,今年一季度的規模也只有31.39億。這也意味著,這只基金歷史管理費也較少,鮑無可管理期間累計管理費只有3.2億,而劉彥春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2024年一年的管理費就是2.95億,結果還虧了26.78億。
(景順長城能源基建基金累計凈值走勢截圖)
在基民心中,鮑無可才是景順長城真正的王牌基金經理。
然而,這個景順長城的王牌基金經理鮑無可,卻在上個月突然選擇徹底的離開景順長城,一把將手里所管理的產品全部卸任,留給眾人的只是對他策略風格和穩健回報的懷念,以及未來誰將是景順長城下一個“鮑無可”的疑慮。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可以看到,無論是管理時間1年、2年、3年、4年、5年、8年、10年,還是僅僅管理197天,鮑無可管理產品都獲得正收益,管理時間越長正收益也就越高,這才是基民心中真正的“明星基金經理”。
但是,自此以后,公募基金領域或許再也看不到他的杰作了,有傳言,鮑無可下一程將是私募基金。
在景順長城能源基建基金吧里,甚至有基民因為鮑無可離職而直接選擇賣出贖回。
基民跟著基金經理跑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就像很多行業的客戶跟著銷售員走一樣。
鮑無可的突然離任,勢必會導致投資者對景順長城基金的擔憂和不信任,從而導致基金投資者的贖回。
鮑無可是公募行業公認的價值投資代表,更是景順長城基金“價值投資”形象的代名詞,鮑無可之后,景順長城基金還有誰能扛起“價值投資大旗?
劉彥春VS鮑無可,深扒景順長城虧損真相
對比劉彥春、鮑無可這兩張景順長城的“王牌”,從結果看,留下來的是持續巨虧的劉彥春,走的是持續正收益的鮑無可,這是不是就是景順長城的用人之道?
景順長城最明顯的一條用人之道恐怕是規模至上。
鮑無可、劉彥春的一去一留,充分體現了“規模至上”的用人之道,選人用人似乎與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表現無關,因為這一點對基金公司是至關重要的,規模越大管理費收入越多,這是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對于景順長城基金的基民來說,更希望留下的顯然是鮑無可,而不是劉彥春。但是,站在景順長城基金的立場,當然更愿意留下劉彥春這種基金經理,而不是鮑無可。
2021-2024年,景順長城旗下基金的累計虧損是403.8億,其中劉彥春一人就虧損485億,相當于其他基金經理都在給劉彥春“補窟窿”。
但是,劉彥春確實是景順長城的“財神”,4年雖虧損近500億,卻給景順長城貢獻了42億多的管理費收入。
從來基金公司與基民的立場都是對立的,基民指望通過投資基金公司發行的基金產品實現財務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幻想。
更不用說,之前劉彥春還拿基民給自己“墊背”,自己管理的產品自己先賣出“開溜”,這恐怕已經涉及基金經理職業道德了。
投資者應該放棄這種幻想,與其相信劉彥春這樣的基金經理,還不如相信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