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環境下,老百姓還敢不敢花錢,這些錢都花到哪去了,這期我們聊聊這個話題。
同策研究院聯席院長宋紅衛認為,根據央行最近公布的5月份金融統計數據,有幾個信號可以窺探一二。
▲圖片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第一個信號是從消費數據來看,5月宏觀經濟有復蘇的跡象。兩個指標,一個是M1增速,M1主要包括社會中的現金、居民和企業的活期存款,M1增速由4月份的1.5%增長到5月份的2.3%,可以看到出消費傾向增強(當前活期存款的利率是0.5%,這些錢不會在活期存款賬戶上長期呆著,未來要么是消費,要么投資出去,也就是即將花出去的錢)。一個是M2增速,M2代表社會資金總規模,M2增速由4月的8%下降到5月的7.9%。M1與M2增速的剪刀差從上個月的-6.5%下降到-5.6%,剪刀差縮小意味著經濟復蘇的信號增強。
第二個信號是從存款數據來看,5月非銀金融機構的存款規模是銀行定期儲蓄規模的2.5倍。5月,居民銀行儲蓄增加4700億,說明一部分老百姓傾向于銀行的定期儲蓄,盡管利率較低,但可以穩定收益。而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19萬億,非銀機構存款包括對證券、保險、信托、基金、期貨等金融產品的投資,規模是純儲蓄的2.5倍,說明部分老百姓還是更傾向于高收益的產品。
第三個信號是從貸款數據來看,5月份居民中長期貸款修復明顯。居民中長期貸款主要是按揭貸款,5月規模為746億元,4月份是負值,增長明顯說明老百姓購房的需求仍然存在。新增需求主要來源于兩類產品:一類是高端住宅產品。從同策研究院調研的上海5000萬以上豪宅產品來看,需要金融貸款支持的比例是60%,40%是全款(核心城市有資金實力的家庭比例并不低)。以往行業豪宅產品平均貸款和全款比例在5:5左右,意味著高凈值家庭貸款買房的比例在上升,說明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高凈值家庭也希望借助于金融支持來達到資產配置的目的。一類是低總價租售比高的產品。上海5月份二手房成交總量1.9萬套,其中1.27萬套屬于330萬以內的產品,很大比例是市區的小戶型產品,這類產品的特征之一就是租售比較高(租售比超過2.5),比儲蓄存款高,比金融產品風險低。
因此,通過央行公布的5月份金融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當前老百姓在花錢或資產投資上的心態是分化的、謹慎的,有一部分人傾向于是穩健型的存款,有一部分人傾向于高收益,還有一部分人更樂意把資產配置到住房上,但是對于住房的選擇提出更高要求,要么是具有保值升值的高端住宅產品,要么就是總價不高但租售比高的二手住宅。
—關注同策研究院視頻號—
—年報下載—
聲明:本同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內容版權、報告發布等最終解釋權歸同策研究院所有。所述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市場交易和投資建議。未經本公眾號授權,嚴禁在任何平臺(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眾號)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錄音、錄像)傳播本同策研究院公眾號刊發的所有內容。抄襲、盜用及篡改我司發布內容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大家監督舉報。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若有疑問請聯系郵箱songxuemei@tospur.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