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繼續大力投資水電,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去年,全球新增水電裝機容量24.6吉瓦,光中國就占了14.4吉瓦。這已成為中國向綠色轉型期間維持電網穩定的有效途徑。
根據國際水電協會周三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國去年新增的水電裝機容量中有一半以上來自抽水蓄能水電項目。這類項目將大量的水儲存在水庫中,當電網電力不足時,可以釋放水。
抽水蓄能電站具有調峰、調頻、調壓和黑啟動等多種功能,是目前技術最成熟、經濟性最優的綠色靈活調節電源。
近幾年,儲能技術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受歡迎,各國都在探索如何在不依賴化石燃料的情況下應對太陽能和風能的大幅波動。報告顯示,中國目前水電裝機容量接近436億瓦,占亞洲總裝機容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中國在2020年設定了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2024年底,中國的太陽能和風能裝機容量已超過12億瓦,這意味著中國已經實現了最初設定的2030年目標。
中國在水電領域的主導地位與其在其他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相呼應。在風電和光伏發電等領域,中國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風電市場之一,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制造國和安裝國。
在碳中和的路上,中國并非唯一投資水電的國家。報道稱,包括澳大利亞、越南、泰國、老撾和菲律賓在內的一些國家也在推進新項目,并完善監管框架,以支持該行業的發展。
不過盡管勢頭強勁,但亞太地區的水電項目“在中國以外地區仍然面臨巨大阻力”,原因是高昂的前期成本和較長的投資回收期。在許多市場,缺乏明確的容量服務評估機制,使得開發商更難獲得投資。
除此之外,一些國家在能源發展上還受到技術和氣候條件的限制。比如東南亞容易遭遇頻繁持續的熱浪,這會引起降水量的改變,導致雨季降雨量增加,旱季降雨量減少。
因此即使全球水電投資正在加速,但該行業仍需要更多支持,尤其是有條件但缺乏資金技術的地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