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公里二手車引發的震動現在還在持續,就連國家都持續發文,要堅決抵制越來越劇烈的內卷行為。
有官方分析指出,去年中國二手車市場上,可以被定義為0km二手車的高達12.7%。
而我國去年總共賣出了1961.4萬輛二手車,這就意味著,去年有249萬輛0km二手車成交。
這不是虛假的數字,看來車企為了銷量已經是無所不用其極。市場好像非常繁榮,但一切繁榮的背后居然是這個樣子。
最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知道汽車企業現在的利潤極低,絕大多數都在5~10%之間苦苦掙扎。如果再讓他們將車輛以0km二手車方式賣出去,那么車企的利潤就會更加微薄。
去年年底就爆出過消息,有車企要求供應商繼續壓低價格。可問題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供應商到底有多少價格可壓,還能不能繼續壓低10%?如果壓低不了,就只能偷工減料。
而對消費者來說,看起來買0km二手車賺了大便宜,可以比原車價便宜20%,但實際上,卻失去了最關鍵的一點,這就是車輛的整車質保。
各位可看看車輛的保修條款,很多車企都規定必須是首任車主才能享受車輛質保。尤其是動力電池這一塊,一旦換了車主,就沒有了8年或15萬km的質量保障。
而電池又偏偏是車輛中最昂貴的一個部件,一旦8年后車輛出現問題,換電池的費用可要比當年便宜下來的費用要高多了,不知道消費者有沒有考慮這個事情。
0km二手車對4s店也會帶來極大的沖擊。它的價格畢竟便宜了太多,又有很多消費者不了解首任車主權益到底是什么,就呼啦啦跑去二手車市場買0km二手車,導致最后4s店的新車賣不出去了。
可在激烈的競爭之下,汽車企業為了銷量已經管不了那么多。先把資金回籠過來再說,以后的事情等以后再解決,導致車企做法變得越來越短視。
本質上,0km二手車就是過度內卷造成的。它降低了消費者的用車體驗,讓車企利潤微薄,還會導致多家造車新勢力陷入困境,只有頭部大廠才能憑借規模化優勢勉強生存下來。
這樣對中國汽車行業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國內只剩下幾個頭部車企,他們就可以牢牢把控市場,消費者還能買到更便宜的車輛嗎?
我看有人呼吁大家別買0km二手車,但我覺得,這其實不是老百姓能做到的事情。0km二手車的根源就是在殘酷的內卷上,把內卷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不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