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促之后,家電市場的眾多廠商更加清醒、清楚一件事情:市場再次走向新一輪的分化與動蕩。
楊嘉 撰寫?
意外的冷清、持久的激烈、不變的動蕩……成為今年618大促,留給眾多家電企業的最深刻印象。原因就在于,家電產業聚焦用戶的搶奪、渠道的轉型、盈虧的平衡,以及生態的發展,需要重構市場競爭手段和策略。
事實上,相對于過去的任何一年,2025年618大促,可以說“史上最長”。促銷周期從5月13日到6月20日,足足持續38天,比去年多了一周。但是,媒體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618的單日GMV,卻低于去年。
這就是“游擊戰”變“持久戰”的必然結果。市場的熱度,消費的耐心,以及廠商的信心,都會掉進一場“極限拉鋸戰”之中。不過,在家電圈看來,復盤618大促對于家電廠商來說,很重要。因為市場出現了三個急轉彎:
一是,市場促銷周期進入日促
不能靠人為的造節,集中大量的低價產品,特別是“劣質”和“偷工減料”的特價機產品,炒熱市場、刺激消費。
618對于家電產業來說,發展至今,其價值和作用,正在衰減。原因在于,包括雙11在內的人為造節促銷,其負面影響還會沖擊市場、透支消費和品牌信譽。
所以,很多廠商反思,在經歷今年的618之后,整個家電市場的銷售應該回歸新的起點:放棄投機思維、放棄暴富想法,踏實務實高效,抓每天的出貨量、零售量,盯著日促節奏加快終端零售的執行和落地。這也是商業“游擊戰”走向“持久戰”的臨門一腳,符合家電產業的發展思路和方向,那就是成熟的產業,投機空間有但會越來越小,必須要靠日常經營的真功夫。
接下來,家電廠商的市場搶奪,拼的不是一時半會兒,而是全年性、跨年性的經營戰斗力和拼搶力。每天的出貨,對于所有商家(包括線上線下)將是基本功。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前家電市場的經營邏輯,就是消費市場的深耕與細拓,靠的是對用戶需求的精細化培育和持續性服務。
二是,不是靠拼與搶完全靠實力
今年以來,不只是618期間,所有家電廠商在一線市場的爭奪,已經呈現較為嚴重的“兩極分化”,而且是較為“畸形”的分化。那就是,少數頭部廠商,完全主導了市場競爭的格局、趨勢和規則,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只能選擇躺平和觀望,根本無心無力參與市場的經營與搶奪。
接下來的家電市場,一個非常殘酷且現實的問題,不是一些廠商靠“拼速度、靠小聰明”就能解決增長和發展的問題了,大家只能拼綜合實力演繹出來的競爭力。包括品牌、價格、渠道、營銷,以及團隊的推廣力、執行力等。
所以任何家電廠商,想靠自己的“單打獨斗”就能贏得市場戰役,那是“空想”。接下來,必須要靠擴大朋友圈,跨界建立生態圈,整合更多的朋友和資源,一起在市場上戰斗和搶奪,一起在競爭中“造出一條新路來”。
三是,高管下場全員賣貨成標配
不管是家電企業的掌門人,還是家電商家的老板,在今年618期間,都開始“下場”賣貨。海爾周云杰、格力董明珠、創維黃宏生、奧克斯空調呂萌,以及美的、海信等公司的高管團隊和產線負責人,紛紛下場直播帶貨、賣貨。
家電企業的高管下場帶貨,也帶動了合作的家電經銷商,以及家電企業市場營銷團隊、分公司、業務員、導購員等各級經營體系的“全員下場”賣貨。
這也開啟了新一輪的家電廠商“全員營銷”新浪潮。不只是簡單的低價賣貨,而是借助日常的視頻分享、家電知識介紹等內容,吸引并聚合更多的粉絲,進行新科技產品的推廣,進行爆款和明星產品的讓利促銷。
同樣,淘寶直播、京東直播等平臺,疊加其它視頻平臺共同發力,吸引了一大批家電人,不只是導購員、營業員,還有很多的家電廠商服務人員、經營人員的共同下場直播帶貨。這也將是未來家電產業新的潮流趨勢。
?聲明: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一律嚴禁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