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歲再考清華,他的故事你知道嗎?
在人生的賽道
上,有人青春年少時一路狂奔,也有人在而立之年選擇重新出發。近日,一位 36 歲的清華畢業生李龍三戰高考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他的經歷就像一部充滿曲折與夢想的勵志大片,讓我們不禁思考:到底是什么樣的力量,能驅使一個人在已經取得高學歷、擁有穩定事業后,再次踏入高考的戰場?
李龍,這位來自黑龍江哈爾濱的考生,早在 2008 年就以 695 分的優異成績考入清華數理基礎科學實驗班 ,成為眾人眼中的學霸。畢業后,他投身教培行業,積累了 13 年的一線教學經驗,事業看似順風順水,還在北京購置了 3 套房產,過上了很多人羨慕的生活。然而,在他內心深處,卻始終藏著一個未能實現的夢想 —— 學醫。
曾經的學霸,如今的逐夢人
2008 年,19 歲的李龍在高考考場上大放異彩,以 695 分的高分考入清華數理基礎科學實驗班,成為了眾人眼中的天之驕子 。那時的他,站在了人生的一個高光點上,前途一片光明。進入清華后,李龍開啟了充實的大學生活,課余時間,他還利用自己的知識優勢,做起了家教兼職,不僅鍛煉了自己的教學能力,還獲得了可觀的收入,甚至在大學期間就為父母在老家哈爾濱購置了房產,展現出了超出同齡人的獨立和擔當。
本科畢業后,李龍順勢投身教培行業,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在教培領域逐漸站穩腳跟,不僅積累了一定的經濟基礎,還陸續在北京購置了 3 套房產 ,過上了物質充裕的生活。然而,外人眼中的成功并沒有讓李龍真正滿足,在夜深人靜時,那個曾經被擱置的學醫夢想總會悄然浮現,像一顆無法忽視的種子,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第一次高考:夢想啟航卻折翼
2008 年,19 歲的李龍懷揣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走進高考考場,最終以 695 分的優異成績考入清華數理基礎科學實驗班 ,這一成績足以讓他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也讓家人和老師為之驕傲。然而,在填報志愿時,家庭經濟的現實卻如同一盆冷水,澆滅了他學醫的夢想。由于深知醫學生涯漫長,就業回報周期晚,為了能更快地就業減輕家庭負擔,李龍無奈放棄了心心念念的醫學專業,選擇了數理基礎科學實驗班 。
時光荏苒,16 年過去了,李龍在教培行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學醫的夢想卻從未熄滅。2024 年,35 歲的李龍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 重新參加高考,追逐那個被擱置已久的醫學夢 。他在距離高考 100 天的時候開始全力備考,每周一到周五,從早上 8 點到晚上 11 點,除了吃飯和陪孩子玩一會兒,其余時間都沉浸在學習中 。他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沖擊 700 分,報考清華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 。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一擊。2024 年高考成績公布,李龍只考了 626 分,這個成績不僅遠低于他的預期,甚至是他最后幾十天模擬考以來最差的成績,呈現出斷崖式下跌 。回憶起那次高考,李龍坦言,自己在語文和物理這兩個科目上 “翻車” 嚴重。語文作文沒寫夠 800 字,這在高考中是一個致命的失誤,直接導致語文成績不理想;而物理作為他曾經的強項,考試時卻發揮失常,成績不盡人意 。
面對這樣的結果,李龍心里滿是失落和不甘,但他骨子里的那股不服輸的勁頭卻被徹底激發出來。他在視頻中堅定地說:“這次高考,自己確實是輸了。認輸但是不服輸,我一定會證明自己的 。” 這次失敗并沒有讓他退縮,反而讓他更加堅定了再次沖擊高考的決心,他要向自己和所有人證明,他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
第二次高考:卷土重來,分數揭曉
2025 年,李龍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第三次走進高考考場 。這一次,他吸取了 2024 年的教訓,更加合理地安排復習時間,針對自己的薄弱科目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 。在備考的 107 天里,他幾乎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系,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每天都沉浸在書本和試卷的世界里 。
6 月 24 日,黑龍江省 2025 年高考成績發布,李龍懷著忐忑的心情查詢了自己的分數。當看到屏幕上顯示的 640 多分的成績時,他的第一反應是 “低得有點離譜” 。雖然這個分數超過了 640 分,相較于 2024 年的 626 分有了一定的提升,全省排名也上升到了 1000 - 1500 名 ,但這與他心中 700 分以上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
冷靜下來后,李龍仔細分析了自己的各科成績,發現語文、英語、物理這三門科目相對較弱 。物理作為他曾經的強項,在考試中卻錯了三道選擇題,這讓他十分懊惱,也成為此次考試中的一大遺憾。而語文和英語的成績也沒有達到他的預期,在這兩科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根據黑龍江省 2025 年高考一分一段表(物理類)顯示的排名情況,李龍知道,他今年高考的理想院校 —— 清華的協和、北大的醫學院基本上已經宣告 “沒戲了” 。這個結果讓他有些失落,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氣餒,因為他心中的醫學夢依然熾熱,他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實現夢想的途徑 。
未來的選擇:夢想與現實的平衡
面對今年的高考成績,李龍在夢想與現實之間陷入了深思熟慮 。盡管清華協和、北大醫學院的大門已經對他關閉,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對醫學夢想的追求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本碩博九年制領軍計劃,成為了他目前的一個重要選擇方向 。
這個本碩博九年制領軍計劃,對于李龍來說,有著獨特的吸引力。它采用 “一體化、貫通式、階段性、模塊化” 的培養模式,學生畢業后可獲得醫學學士學位和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或中醫博士學術學位,還能通過培訓和考試獲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執業醫師資格證書 。這意味著,一旦李龍被該計劃錄取,他將在九年的時間里完成從本科到博士的學業,直接向著成為一名優秀醫生的目標邁進 。而且,北京中醫藥大學作為我國中醫藥領域的頂尖學府,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為李龍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 。
然而,李龍內心更傾向于西醫專業 。他認為西醫在臨床治療、疾病研究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更符合他對醫學的理解和追求 。在未來的志愿填報中,他表示會重點研究各高校的西醫臨床專業,希望能找到一個既符合自己分數段,又能滿足自己對醫學夢想追求的學校 。
在這個抉擇的過程中,李龍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 。一方面,他要考慮專業的發展前景和就業形勢 。西醫臨床專業在當今社會需求廣泛,但競爭也異常激烈,他需要確保自己選擇的專業能夠為他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他還要考慮學校的綜合實力和教學質量 。一所好的學校不僅能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還能為他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學術交流平臺,有助于他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
此外,家庭因素也不容忽視 。雖然李龍的家人一直支持他追求夢想,但他也需要考慮到自己已經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需要在追求夢想的同時,兼顧家庭的責任 。比如,他要考慮學校的地理位置,是否便于他照顧家庭;還要考慮學習成本,包括學費、生活費等,確保自己的選擇不會給家庭帶來過大的經濟壓力 。
在夢想與現實的天平上,李龍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無論他最終做出怎樣的選擇,我們都應該為他的勇氣和堅持點贊 。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夢想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心中有夢,并為之努力奮斗,就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
夢想的力量:堅持還是妥協?
李龍的高考之路,充滿了挑戰與變數,他的每一次選擇都像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 。從 2008 年因家庭經濟原因無奈放棄學醫夢想,到 2024 年、2025 年兩次為夢想奮力一搏,他的經歷讓我們看到了夢想的力量,也讓我們思考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究竟該如何權衡堅持與妥協 。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每個人都懷揣著自己的夢想,但在前行的道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阻礙 。有時候,這些困難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 。是堅持自己的夢想,不顧現實的壓力,還是選擇妥協,放棄夢想,回歸所謂的 “正常” 生活 ?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沒有標準答案 。
李龍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夢想是值得我們去堅持和追求的 。即使面臨失敗,即使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只要心中有夢,就有前進的動力 。他的堅持不僅僅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醫學夢,更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負責,對自我價值的一種追求 。他讓我們明白,人生不應該被年齡、身份和外界的眼光所束縛,只要我們有勇氣,有決心,就可以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現實的壓力所左右,忘記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李龍的故事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我是否還在為夢想而努力?我是否還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無論我們最終的選擇是什么,都要相信,只要我們真誠地對待自己的內心,勇敢地邁出那一步,人生就不會留下遺憾 。因為,夢想的價值不在于是否實現,而在于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我們所展現出的勇氣、堅持和成長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