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位"預言帝"放話說伊朗和以色列可能再打一仗,搞得全球神經緊繃,
而就在這節骨眼上,伊朗防長來到中國,還帶著一份"中國不太好拒絕的禮物"
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矛盾,隨時可能再次大打出手。
作者-楊 編輯-楊
“伊朗和以色列會再打起來”,特朗普的這句預言并不復雜,其基礎是一件公開的、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
以色列和伊朗從建國到當下,明里暗里已經掰手腕幾十年了,雙方不僅意識形態完全對立,還隔三差五發生一場場沖突。
特朗普會突然又端起話筒、預判未來中東戰局呢?一方面,他當然需要靠這種“獨到見解”搶占政治話題的高地,試圖吸引選民眼球。
但另一方面,華盛頓的政治怪咖又一針見血地戳中了事實:伊朗和以色列的關系,確實往最壞的方向發展了。
以色列前段時間剛剛出手,空襲了敘利亞和伊朗軍事設施,給伊朗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又有一些伊朗支持的“代理人武裝”發起反擊報復,這樣一進一退說實話,熱戰陰影離得并不遠。
那么中東的未來會怎么樣?特朗普或許知道,也或許根本無暇顧及,
他的嘴巴向來更像一輛脫韁的坦克,敢說、敢吹,但也錯得離譜。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伊朗國防長最終還是坐不住,直接坐飛機來了我們中國進行訪問。
準備問問我們中國,他們伊朗當下的問題,要怎么解決才會好一點。
另外還帶來了一個讓我們中國現階段難以拒絕且有爭議性的動作,“加強中伊雙方的軍事合作”。
講道理,聽到這里,有人可能會扭過頭,覺得事情沒那么復雜,畢竟以往中伊之間破事不少,主打的還是經濟合作,尤其是石油,大單子說一聲簽下就一大堆,那這次,突然拉扯到軍事領域?這一招明顯就更帶點想法了。
對于伊朗來說,加強和中國的國防合作有什么意義?第一個層面,很好理解,伊朗長期受美國制裁,缺乏先進的軍事武器和技術,但偏偏它又身處最危險的中東地區,時時刻刻得防著以色列的突襲。
中國的軍工技術毋庸置疑,無人機、導彈防御系統,以及高性能武器裝備的營業額常年穩居國際第一梯隊,對伊朗來說,簡直妥妥的及時雨,可是,伊防長的請求真有這么簡單嗎?答案是否定的。
這位防長到中國可能不只是想要武器裝備,想要拉攏國防合作,更重要的,他們想要的其實是“態度”尤其是中國在國際輿論場上對于伊朗問題的表示態度,看到這里,很多小伙伴們可能會想,中伊關系這么多年走得挺近,那伊朗這點事兒,中國還能不幫嗎?
但真要往深里掰開看,事情卻遠非一拍腦門的“答應”或“不答應”,其實從某種程度來說,中伊在軍事合作方面有一些基礎互信,但始終沒真得深到穿一條褲子,原因很簡單,中東是一塊連地緣政治學家都頭疼的拼圖,中國在這片區域的立場一向傾向于“為和平背書”,很少直接介入沖突。
尤其是像伊以之間的戰爭陰云,已經不是中方可隨便選邊站的問題,而是能否全面維護到中東局勢平衡的底線問題,其次,從國際視野來看,中國如何回應伊朗的防長請求,也是多少有點顧慮西方的目光。
說實話,一旦中國和伊朗深挖軍事合作,引起美國和北約的直接警覺顯然不是好事,華盛頓對伊朗的制裁還在繼續,如果中國貿然推進武器輸出或者軍事配套合作,免不了會成為一盆新炮火焦油,這點,恐怕是中國想三十遍都謹慎不決定的地方。
當然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完全拒絕任何可能,畢竟中伊之間的石油經濟往來和其他技術合作早已緊密得難解難分,換句話說,中國完全可以繞過軍事圈,針對一些更“技術性”的安全合作領域進行支持,比如戰略咨詢、后勤保障。
通過這一點,中國既得以繼續穩住中東的伙伴關系網,又避免真正踩到美國的腳尖上跳舞,回到特朗普那句“再打起來”的預言,雖說其中透著戲謔,甚至帶點挑動事端的意思,但無論如何,中東局勢確實比想象中更脆弱。
而伊朗的這次訪華行動,更像是在國際幽深的棋盤上,試圖亮出一張牌,未來到底怎么走,恐怕誰都難給出定論,它可能變成一次影響深遠的合作起步,也可能變成一場看似無果,卻耐人尋味的外交較量。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