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大洗牌就像一面鏡子,反視各家光伏企業本來的真實面目。如今,那些在2023、2024年頭頂“黑馬”光環的玩家,在光伏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下開始逐漸褪色。
檢索自工商信息,似乎已很難從TOPCon新軍——江蘇中清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清光伏”)身上找到昔日拋出超600億擴產計劃時的那份豪氣。持續新增的買賣合同糾紛,以及與天合光能之間的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正不斷消磨市場對這家TOPCon黑馬一黑到底的信心。
工商信息平臺顯示,今年4月9日,湖州市吳興區人民法院將中清光伏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貼上“老賴”標簽的同時,中清光伏還8次被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合計為81,213,056元。此外,公司還有3條被限制高消費記錄。
這些信息或多或少表明,這家TOPCon黑馬面臨一定財務壓力。而進入2025年,其新增訴訟進一步陡增。在大量與員工互訴的勞動糾紛基礎上,又增加了不少買賣合同糾紛,天合光能、鹿山新材、晶澳科技、邁為股份、仕凈科技和宏潤泰陽等知名企業出現在原告名單上。
天合光能狀告中清光伏,案由是專利侵權糾紛,持續時間已逾一年之久。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曾在2024年SNEC光伏展上大聲疾呼,光伏產業要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
高紀凡發聲前,天合指控中清光伏專利侵權案的初審于2024年6月11日開庭。因此,此次在SNEC上表態,多有為后續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做鋪墊之意。
今年6月11日,雙方的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在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第一法庭3樓開庭,猜測可能為二審。可見,雙方的專利爭端并非以業界傳聞的和解方式了結。
現在天合對中清光伏提出的索賠訴請尚不清楚,但從對阿特斯提出的10.58億元索賠來推測,天合對中清光伏的索賠額理應也不低。且中清光伏也將面臨與阿特斯類似的訴請,即不能生產和銷售涉及侵犯天合專利的產品。
據悉,為了規避與天合光能之間的專利紛爭,阿特斯已把業務擴展的重心轉到了歐洲,主推HJT技術的產品。阿特斯技術儲備雄厚,建有HJT中試線,中清光伏卻是以TOPCon技術路線為主。若在專利爭端中敗訴,中清光伏后續面臨的壓力不小。
股權結構顯示,中清孚堯電力(上海)有限公司(簡稱“中清孚堯”)持有中清光伏99%股份,而江蘇中清國投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清集團”)持有中清孚堯30.55428%股份,同時關聯企業中伏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伏能源”)持有中清孚堯34.14509%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官網介紹稱,中清集團旗下現有六家子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光伏組件及電池片生產、電站開發建設及配套儲能、醫療大健康。通過結構優化、行業擴張、項目開發、產業延伸、能源貿易、市場經營實現集團化發展戰略。
目前已投產兩大光伏電池及組件制造基地,分別位于江蘇省新沂市、湖北省當陽市。其中新沂市制造基地占地404畝,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79億元,主要產品包括大尺寸高效光伏電池、組件和光伏材料,其中電池產能6GW,組件產能8GW,光伏材料產能20GW;當陽市制造基地電池產能3GW、組件產能5GW,光伏玻璃10GW。另外,四川西充、安徽淮北、內蒙古包頭等基地已動工建設。
據此計算,中清集團建成電池片產能有9GW,建成組件產能13GW,建成光伏材料產能20GW,建光伏玻璃產能10GW,形成了相對齊全的產業鏈。
光伏組件出貨量方面,中清集團2024年出貨量達到8GW,在第三方統計的出貨榜上排名第13位,與環晟光伏、華耀光電處在同一水平線。此前,2023年出貨量為6GW。
綜合自公開信息,中清集團在池州東至、安徽淮北和內蒙古包頭三個基地規劃了48GW TOPCon電池、21GW組件產能。池州東至項目總投資額112.56億元,分兩期建設18GW TOPCon電池項目。四川南充西充項目總投資259.6億元,內蒙古包頭項目總投資230.77億元。據計算,三個基地披露的總投資額達602.93億元。此外,中清集團還聯手陽光電源,擬在錦州斥資21億元投建5GW TOPCon光伏組件項目。(草根光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