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自2023年以來首次買入港元,以維持港匯穩定。港元在26日紐約交易時段觸發聯系匯率機制下7.85港元兌1美元的“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隨后向市場沽出美元、買入94.2億港元!
在弱美元周期下,港幣反而表現疲弱并觸發聯系匯率機制干預,這一現象看似矛盾,實則與香港獨特的貨幣制度(聯系匯率)、經濟基本面預期及國際資本流動邏輯密切相關,要知道港幣目前是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匯率調控砝碼,港幣越弱,人民幣就能維持越強,人民幣的匯率壓力目前可以通過香港市場進行一定程度的對沖!
我們分3點來分析為什么港幣這么弱:
一.歷史性的套利空間:
(1)政策利率錯配與大規模的套息交易
大陸目前需要外資穩定匯率,而香港有大量的港股通、債券通工具,今年2季度開始,央行已開放通道,鼓勵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套利!
而且盡管美元走弱,但美聯儲在 2025 年 6 月維持基準利率在 4.25%-4.50% 高位,而香港因聯系匯率制度被迫跟隨美國貨幣政策,導致港元基準利率(如 HIBOR)與美元利率(如 SOFR)長期倒掛。
尤其是2025 年 5 月港元流動性過剩時(為了支撐大規模的IPO),3 個月 HIBOR 僅為 0.53%,而同期美元 SOFR 高達 3.8%,利差超過 3 個百分點,催生 “借入港元、兌換美元” 的套利交易(更牛的是再加人民幣做三角套利)。這種交易直接增加市場港元供給,壓低匯率至弱方兌換保證水平。
(2)金管局干預的雙刃劍效應
2025 年 5 月,港元因觸發強方兌換保證(7.75),金管局向市場注入 1294 億港元流動性以抑制升值。這一操作雖穩定匯率,卻導致銀行體系總結余從 450 億港元激增至 1740 億港元,港元短期利率被大幅拉低,進一步放大套息空間。套利者利用低成本港元兌換美元購買美債(收益率約 4.1%),形成 “賣出港元 - 匯率承壓 - 金管局被動干預” 的循環,現階段在市場主動性不足的情況下,金管局的每次調控,效果都等于用財政手段調節市場需求,短期內港幣會呈現明顯的波動。
二、市場預期與政策博弈的多路沖擊
(1)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傳導
盡管美元走弱,但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升溫(2025 年預計降息 2-3 次),而香港利率可能隨之下降。投資者提前布局,通過拋售港元、增持美元資產鎖定收益,導致港元匯率在美元走弱周期中反而承壓。尤其是在2025 年 6 月美聯儲會議后,美元指數短暫反彈至 98.76,港元匯率同步跌至 7.849。
而特朗普政府持續施壓美聯儲降息,甚至威脅更換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引發市場對美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擔憂。這種不確定性沿著匯率傳導至香港,投資者擔心港元利率可能因美聯儲政策反復而劇烈波動,從而提前減持港元資產。
(2)流動性管理的雙向壓力
聯系匯率制度要求港元匯率嚴格錨定美元,但允許市場在 7.75-7.85 區間內自由波動。當資本流入推高港元至 7.75 時,金管局需被動注入流動性;而當資本流出導致港元跌至 7.85 時,又需回收流動性(大量企業IPO后,錢并不是留在香港,而是投資美國和歐洲市場,這導致大量資本實際上是在出境)。這種 “雙向干預” 機制在弱美元周期下可能加劇流動性波動!
而當下人類的利率調節機制,不可避免的呈現市場滯后性,金管局依賴利率自動調節機制(如總結余減少推高 HIBOR)抑制套利,但市場預期可能提前消化政策效果。金管局6 月干預后,HIBOR 雖從 0.53% 回升至 0.97%,但仍低于美元利率,套利空間未完全消除,港元匯率仍在 7.849 附近徘徊。
更麻煩的是,香港看起來非常熱鬧,金融風風火火,實際上全球資本并未大規模流入港元資產。相反,部分資金因香港房地產市場疲軟(2025 年 3 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同比下跌 1.4%)和中概股回流帶來的市場擴容(如港交所計劃吸引更多未上市中概股),選擇觀望或轉向其他亞洲市場,與此同時,美元資產(如短期美債)因避險屬性仍受青睞,加劇港元拋售壓力。
目前,香港外匯儲備雖達 4310 億美元(相當于流通貨幣的 5 倍),但市場對金管局干預能力的擔憂依然存在。在金管6 月干預后,香港銀行體系總結余降至 1640 億港元(可以應對1-3次大規模IPO),若套息交易持續,可能進一步消耗流動性,引發對港元信用的質疑,這樣或會導致港幣穿盤至7.86。
三、歷史總結
(1)2018 年弱美元周期的啟示
2018 年美聯儲加息周期中,港元多次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累計干預超 1000 億港元。此次情況類似,但不同之處在于:2025 年美元走弱與美聯儲降息預期并存,套息交易規模更大,且香港經濟目前呈現一種內資繁榮情形,基本面或與數據面存在一定的差異。
而香港金管局面臨 “穩匯率” 與 “防資本外流” 的雙重挑戰:若維持高利率抑制套利,可能打擊香港股市和樓市;若放寬流動性,又可能加劇匯率波動。
歷史經驗顯示,香港需通過優化聯系匯率制度(如 2005 年引入強弱方兌換保證對稱區間)和加強與內地金融協同(如擴大跨境理財通)來增強韌性,但是這種優化并不能持續改善香港的問題,香港最大的問題是市場流動性和經濟增速來自于人民幣,而匯率卻綁定美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