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張建良 雷剛
“兩年時間看似很長,可一盤算要干的事兒,又感覺太短了。”說起三個月的工作感受,駐馬店泌陽高邑鎮小屯村駐村第一書記甄奎的語氣中,透露出時不我待的急切。
持續發力培育特色農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人居環境……省機關事務管理局歷任駐村干部及甄奎接續發力,與村民同頻共振,用實際行動描繪鄉村全面振興的美麗畫卷。
瓜果飄香產業興
小屯村距離泌陽縣城約20公里,依偎銅山,毗鄰銅山湖。盛夏時節,村部門前的試驗田中,龍卷風、綠之秀、美都、8424等不同品種的西瓜長勢喜人。“我們正通過對比試驗,選出最適合本地種植的‘當家’品種?!闭缈榻B說。
小屯村總面積12平方公里,雖坐擁6000多畝耕地和優美的淺山丘陵風光,村集體經濟曾稍顯薄弱。歷任駐村干部深挖當地自然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引導村民發展瓜果、食用菌、瓜蔞等特色農業種植和豬牛羊特色養殖。小屯村種植的西瓜,就是十里八鄉知名的消暑佳品。
甄奎來到后,也把這些產業當成“心頭肉”,得閑便要去田間地頭、村頭巷尾看看。烈日當空,他鉆進村民呂鑫的瓜蔞園,細細察看長勢,詢問種植需求。“瓜蔞全身是寶,瓜皮、瓜子都能賣,畝收入能達4000元左右。”呂鑫介紹。
而村里蓬勃發展的,不只是種植業。泌陽特產的夏南牛,在小屯村同樣也養殖興旺。即便夏日棚內氣味濃重,甄奎也習以為常,踱步其間,與養殖戶深入交流,了解進展與困難。
如今,小屯村產業星火已成燎原之勢:成立有農業合作社6個,家庭農場3個,養殖合作社5個,擁有成規模種植大戶7人,養殖大戶4人。今年上半年種植西瓜120畝,蘑菇大棚20個,瓜蔞350畝,年加工手工紅薯粉條2萬斤,在欄夏南牛600頭,豬2000只、羊460只。300KW光伏發電站、邊江冷庫、家具廠等,每年也能為村里帶來20萬元左右的收入。
產業興旺的“金鑰匙”,正悄然打開村民增收的大門,夯實著鄉村振興的基石。
路凈村美環境新
駐村伊始,甄奎和工作隊便扎進調研,足跡遍布小屯村的溝溝坎坎。他們叩開農家門,坐在院中聽民聲、集民智,梳理出20項“急難愁盼”問題,逐一推進解決。
上半年,駐村工作隊協調使用省派第一書記專項資金,投資50萬新建硬化村內1419米道路,同步開展環境整治以及環境美化,鋪設污水管道680多米。村文化廣場前不久剛升級改造完畢,繪制了巨幅壁畫,安置了休息座椅,成為村民流連的休閑好去處。。
站在嶄新的水泥路上,村民劉付德感慨:“以前這路也叫‘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F在才是真真正正的水泥路,平坦干凈,走著心里都美!”
今年3月,駐村工作隊協調120棵樹苗妝點村內主干路,7月計劃安裝太陽能路燈50盞。更令人振奮的是,一筆400萬元的以工代賑中央資金項目已獲批,“預計8月份下來,可以用于修路、修橋、修下污水排水管道等。”甄奎說,這將大幅提升村基礎設施水平,為后續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兩年時間看似很長,可一盤算要干的事兒,又感覺太短了。” 甄奎說,“明年的重點工作就是美化人居環境?!?/p>
前不久發布的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公報三次提到“鄉村全面振興”,讓甄奎倍感振奮。他說,下一步,駐村工作隊將在持續改善小屯村人居環境的同時,也要在產業興旺上“闖新路”,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加速小屯村的振興步伐。
如今的小屯村,產業初具規模,村容持續煥新。村民漫步在平坦的道路上,相聚于廣場話家常……一幅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在銅山腳下徐徐鋪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