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在賭,賭自己能成為AI時代的巨頭,成敗可能在未來2-3年見分曉。
昨晚阿里發布了財年年報,主要有兩個信息值得關注:
- (1)凈利潤同比增長 77%至1259.76 億。
- (2)阿里合伙人9個人退出,包括好幾個阿里原老。
當然我主要關注是下面這張圖片里的“+號”,這個“+”說明了很多問題:
- (1)蔣凡有+號:阿里電商事業群CEO,統管淘天(國內電商)+國際數字商業(速賣通、Lazada),推動AI與電商融合。
- (2)吳泳銘有+號:阿里巴巴集團CEO兼董事 全面負責AI戰略落地(如通義千問)、業務整合(淘天+國際電商)。
- (3)馬云有+號:說明馬云已回歸阿里,是精神領袖。
- (4)蔡崇信有+號:阿里巴巴集團主席 集團戰略制定、資本運作、國際關系協調。
- (5)邵曉鋒有+號:說明阿里安全、合規體系,是重中之重。
- (6)童文紅有+號:說明需要傳遞阿里價值觀,牽頭重大跨部門事項。
這說明蔣凡(電商)+吳泳銘(AI)直接掌控阿里70%以上營收業務。而邵曉鋒負責公司安全、童文紅負責公司文化。馬云和蔡崇信是創始人核心圈。
題外話:為什么蔣凡這么牛逼?
松松之前看過虎嗅網的一個報道,說蔣凡因為桃色事件被下放到速賣通后,他去給所有管理崗員工開了一個多小時會,核心就是:合并團隊、統一中臺。把大量國內的高管都換成本土高管。大多數元老選擇拿補償離開,這一年他清洗了賣通清理低質賣家,Lazada大裁員。
然后又在脈脈上還有人曝光:蔣凡把一個P8級別的老員工給裁了。據推測,這個老員工比蔣凡的歲數還大。
在阿里這種大公司,想合并團隊、裁老員工是非常困難的,而當年36歲的蔣凡為什么能裁員成功,這里離不開馬云、蔡崇信、吳泳銘的支持。所以蔣凡最牛的一個能力是“鐵腕手段”。這這次蔣凡回歸阿里C位,還會繼續合并團隊、統一中臺。到時候有些人可就慘嘍。
這次合伙人名單,業務一線負責人、技術高管全部上位,非核心業務全部退居二線。
業務一線高管:蔣凡(電商)、萬霖(菜鳥)、樊路遠(虎鯨文娛)、劉振飛(高德)、吳澤明(餓了么)。
技術高管:吳泳銘(CEO)、張建鋒(達摩院)、蔣江偉(阿里云),這說明阿里已經凸顯了AI的地位。
- 9個人退出阿里合伙人,他們分別是:
- (1)彭蕾(創始人之一):不過彭蕾已退居二線多年,早就不直接參與核心業務管理。
- (2)戴珊(創始人之一):近年已逐步淡出管理層,她所擅長的傳統業務已非核心。
- (3)張勇(前CEO):2023年卸任CEO后,逐漸退出核心決策層。
- (4)俞永福(前高德、阿里媽媽負責人):高德雖盈利,但非AI核心賽道。他的退出可能因業務權重下降。
- (5)武衛(前CFO):財務在阿里已屬于非核心業務。
- (6)朱順炎:阿里健康近年增長放緩,且非核心業務。
- (7)方永新:人力資源在阿里已屬于非核心業務。
- (8)孫利軍:農村電商戰略調整,業務重要性下降。
- (9)宋潔:職務尚不明確。
這說明未來的阿里就是電商+AI。非核心業務如本地生活、大健康、傳統零售等等都退居二線。
阿里確實逐步好起來了,我記得去年看過利潤和拼多多差不多,這次漲77%應該強過拼多多了。
阿里現在在賭,賭自己能成為AI時代的巨頭。他在瘋狂試錯,強占AI高地,比如頻繁更新通義千問、通義聽悟、蔣凡主導的AI淘寶問問、Choice、釘釘AI等等,退出了一大堆AI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就好像15年前騰訊主動換掉QQ轉型做微信是一個意思。
成敗在未來2-3年見分曉。
盧松松是一位自媒體人、短視頻博主。也是創業者必看的賬號,關注草根創業圈、科技互聯網、自媒體和短視頻行業。感謝您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