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基金在權益投資領域的品牌認知度更多集中于主動權益產品,ETF業務的市場聲量較低,渠道推廣力度不足。公司旗下多只權益ETF產品更是陷入成立即份額縮水的“怪圈”,錢晶此次卸任的平安中證2000增強策略ETF、平安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聯接A以及平安國證2000ETF亦在此列。
2025年6月26日,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基金”)密集發布12則基金經理變更公告。ETF指數投資部負責人錢晶同日卸任旗下3只產品的基金管理職務,涉及平安中證2000增強策略ETF、平安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聯接A以及平安國證2000ETF。“新生代”白圭堯擔任平安中債-0-3年國開行ETF、平安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ETF等9只產品的基金經理,橫跨股票、債券、跨境資產等多個領域的ETF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錢晶是美國紐約大學理工學院碩士,擁有14年的證券從業經驗和超過9年的基金管理經驗。其曾先后擔任國信證券量化分析師、華安基金基金經理。2017年10月加入平安基金,曾任資產配置事業部ETF指數部投資經理,現擔任ETF指數中心投資副總監、基金經理。此次公告前,錢晶在管ETF產品共11只,管理規模超過120億元。此次卸任的3只產品管理規模均在5000萬元以內,屬于典型的“迷你基”。
注:以上人物系平安基金ETF指數投資部負責人錢晶
白圭堯則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曾任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交易員、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中郵理財組合策略部高級副總裁。2025年5月加入平安基金。距離白圭堯入職時間僅月余,平安基金便將50多億元規模的資金管理權委于其身。這一任命與“老將”錢晶的卸任形成時間上的同步,外界難免猜測此舉或意在通過“新人接棒”為現有團隊“減負”。
另一點值得關注的是白圭堯與錢晶共同管理的平安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ETF。該產品成立于今年5月21日,當前流通規模為4.5億元,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全指自由現金流指數。該指數選取100只自由現金流率較高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現金流創造能力較強的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過去三年間,紅利策略憑借“高股息+低波動”特性積累了扎實的市場認知基礎,而自由現金流策略也被視作紅利邏輯的延伸。
債券ETF緊隨頭部,權益ETF陷運營“怪圈”
平安基金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深圳,注冊資本金13億元人民幣。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中國平安集團投資板塊的重要成員。目前平安基金有3家股東,分別為平安信托、大華資產管理、三亞盈灣,持股比例分別為68.19%、17.51%、14.30%。
圖:平安基金股權架構
數據來源:平安基金官網
平安基金在債券ETF領域發力較早,公司債ETF(511030.SH)、國債ETF5-10年(511020.SH)均成立于2018年12月。隨著平安中債-0-3年國開行ETF(159651.SZ)成立,公司構建起了較為完善的債券ETF產品線。截至2025年6月26日,公司債券ETF的流通規模超230億元,僅次于海富通基金、博時基金、富國基金。
相較之下,在權益ETF賽道的角力中,平安基金與頭部機構尚有顯著差距。目前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華泰柏瑞基金等頭部機構手握多只百億級權益ETF壓艙,像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這類產品早已成為市場標桿。反觀平安基金,其旗下規模靠前的平安中證A50ETF、平安中證新能源汽車ETF等產品,規模僅在數十億量級徘徊,體量上形成鮮明落差。這種“旗艦級”權益ETF的缺位,折射出其在核心賽道布局深度、資金虹吸效應及市場話語權上的不足。
另一方面,平安基金在權益投資領域的品牌認知度更多集中于主動權益產品,ETF業務的市場聲量較低,渠道推廣力度不足。公司旗下多只權益ETF產品更是陷入成立即份額縮水的“怪圈”,錢晶此次卸任的平安中證2000增強策略ETF、平安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聯接A以及平安國證2000ETF亦在此列。
圖:平安中證2000增強策略ETF流通份額變化
圖:平安中證港股通醫藥衛生綜合聯接A合計份額變化
圖:平安國證2000ETF流通份額變化
數據來源:Wind
作者 | 趙紅揚
編輯 | 吳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