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離衛生間是指將馬桶、浴室和洗手臺完全隔開,既能將干濕區域分隔,又能避免功能區互相沖突,讓家人出現搶廁所、洗漱尷尬的問題。
但按理應該實用的三分離衛生間,卻被很多設計師誤解,導致裝修完以后不僅沒有提升使用體驗,還多了一堆糟心事兒。
這不,最近一位江蘇姑娘(@小春春),就曬出了開發商給她家做的三分離衛生間,有三處地方,完全沒有考慮到入住后正常使用的便利性,讓她格外無語!
★無語一:衛生間門內開,開門要躲到浴室★
她家整個三分離衛生間,最正常的就是洗漱臺,其外移隔斷到了馬桶和浴室外,形成一個寬敞的單獨洗漱區域。
但一進衛生間,麻煩事兒就來了——衛生間沒做成了內開,還是平開門,每次去衛生間,都要走到浴室或閃身擠在馬桶的位置,才能關上門,雖說不是什么大事兒,但每次多一個閃躲步驟,還是挺煩人的。
★無語二:小空間強行做三分離,無處收納★
衛生間往往承擔著收納清潔洗漱用品的功能,但做成三分離勢必會多兩道隔斷,也就擠占了衛生間原本的空間。
就像這位姑娘家里一樣,小空間強行做三分離,拖把桶只好收納在浴室,每次洗澡前要拿出來塞到馬桶旁邊才行,不管怎么放,都覺得礙事兒。
★無語三:飄窗占地礙事,浪費空間難打掃★
再有就是這三分離衛生間內的飄窗,真的是又占地又礙事兒。
尤其飄窗轉角處,有一個凹槽區域,不放東西吧,覺得有些浪費,放沐浴露洗發水之類的物品,洗澡時拿著也很不方便,屬實無奈。
此外,飄窗在窗戶下面,探出的寬度實在太寬了,或許打開紗窗的時候還能費力伸手去夠,但想要關上的話,則要邁上飄窗才行,這一來一回,讓平日里開窗通風變得極為不便。
可以說,這種三分離,屬于是吃咸魚蘸醬油,多此一舉,反而讓衛生間變得更加不實用。
★真正適合中國家庭的4種三分離做法★
考慮到中國家庭如今的戶型格局,有4種三分離衛生間做法,個人感覺最為適合。
①門內砌墻,并排三分
我們先來說這第一種,也算是最為簡便的一種三分離做法——在原本衛生間戶型內,分別砌兩道半墻,留出通向淋浴間和馬桶間過道的同時,也可以將三個區域盡可能平均劃分。
這種做法,尤為適合寬度足夠的長方形衛生間。
洗手池一定要放在中間位置,回家洗手、早晨洗漱,公區洗手池用起來會更方便,少走很多路。
原本一個開闊的衛生間,雖說變成了三個小隔間,但卻也完美實現了功能分隔,一家三口早晨輪流洗漱上廁所,也不會互相影響,生活效率更高。
②延長洗手臺,衛浴相對隔開
這第二種方法,是將洗手臺單獨劃分一個區域,與之相對的另一半空間,做出“眼鏡房”格局的淋浴間和衛生間,亦可實現清晰明了的三分離布局。
而這種設計,更適合大戶型里,面積較大的衛生間。
中間留出一條過道,手邊兩側分別是衛生間、浴室,以及延長后的洗手臺。
這洗手臺可以做成雙人洗手臺,也可安裝柜子嵌入洗衣機、烘干機,變成一個疊放式的洗衣間,使用起來更加靈活。
③縮減洗手臺衛生間,增加浴室面積
與上面所說方法相反的,是延長淋浴房的面積,將衛生間一切為二后,浴室占1/2面積,而剩余1/2則再次隔斷,變成洗手臺和衛生間。
對于正方形,和偏向正方形的衛生間,這種三分離做法再合適不過。
而且因為洗手臺往往要比馬桶和浴室利用率更高,外移后也不用每次進入馬桶、浴室的空間,進一步增加干濕分離效果不說,平時打掃衛生也能少些灰塵污漬,真正發揮出了三分離的優越性。
④洗手臺外移,衛浴分置
這最后一種做法,則是將衛生間一整面墻都打開,馬桶和浴室的位置做門扇隔斷,洗手臺則按照洗手池選擇的大小,單獨砌出一個外移的洗漱臺。
靠邊且窄長型的衛生間,適合此種三分離設計。
#優質好文激勵計劃#洗手臺外移深度,可以根據需求選擇,若不考慮收納,甚至可以只做一個臺盆大小,但如果想要做浴室柜和鏡柜收納,占據空間又允許的話,可以進一步內移,變成“步入式”洗手池。
總之, 若不想讓三分離衛生間變成上面所說的“三無語”,既要考慮到自己日常的生活習慣,又要根據自己家的戶型,選對三分離的布局方法。
可別不放在心上,等入住后,再去后悔可就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