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2025海南“文旅高質量發(fā)展深度調研行”媒體采訪團走進秀英區(qū)石山鎮(zhèn)道堂村委會三卿村民小組。這座擁有800年歷史的火山石古村落,正以“庭院經濟+非遺活化+全民參與”的創(chuàng)新模式,煥新升級吸引八方來客,成為海南文旅融合的鮮活樣本。
火山石屋里的文脈守護
古風古韻古石屋,天然熔巖流形成的村巷……走進道堂村委會三卿村,猶如走進火山文化博覽園,仿佛把人們帶入八百年前的古時村景。這個建在天然的火山熔巖流臺地上的村莊,無處不彰顯先人文化印跡,火山古村留存的古韻,承載著鄉(xiāng)愁記憶。
清晨的陽光灑在斑駁的火山石巷弄里,在村口第一家的宅院前,村民王阿婆一邊打理著自家產蜂蜜、土雞蛋、蘿卜干的地攤,一邊整理著收集來的火山石。
在村落里,火山巖石屋占比超90%,至今仍完整保留著5條火山石古巷、安華樓碉堡、敬字塔等歷史建筑。近年來,村里通過加強文脈守護,修繕古建筑23處,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融合,碰撞出別樣火花,讓800年歷史肌理得以延續(xù),受到游客青睞。
特色業(yè)態(tài)激活造血功能
近年來,道堂村委會積極探索“庭院經濟”發(fā)展模式,通過整合文化、生態(tài)、旅游、農業(yè)等資源優(yōu)勢,打造鄉(xiāng)村旅游消費新場景,讓三卿村這座深藏于火山地貌之上的古村落重煥生機。
“我們保留了火山石屋原貌,融入紅框設計元素,走進村子一看就很舒服,每天最多時能來100多位游客,最高單日營業(yè)額幾千塊。”青辰·歸時小屋總經理歐陽垠說。
特色小院蓬勃發(fā)展,也為當地村民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收入。村民李春麗表示,她從外地嫁到本村,以前靠打工、種菜謀生,收入不高,總感覺心里不踏實。如今,她在青辰·歸時小屋當服務員兼庭院園藝維護,每月能收4000多元,能夠在家門口上班,又能多掙錢,十分滿意現(xiàn)在這份工作。
春風十里非遺小院主理人楊帥坦言,被這里火山口的古樸氣質吸引后,他將北京的非遺項目引入小院,開展主題沙龍、團建活動、非遺手工體驗等非遺培訓,以此打造火山主題非遺綜合體。
據了解,道堂村委會通過“政府引導+企業(yè)運營+村民入股”模式,盤活三卿村6處閑置古宅打造特色業(yè)態(tài)。特色業(yè)態(tài)激活造血功能,村民以房屋入股享受分紅,2025年“五一”期間全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長320%,農副產品銷售額突破50萬元。
非遺注入文旅新動能
近年來,該村深挖火山文化內涵,守護非遺資產,用非遺賦能文旅,打造文化體驗高地,吸引多家企業(yè)紛紛入駐。
春風十里非遺文創(chuàng)體驗院主理人曹立雁介紹,小院引入北京扎染、蠟染技藝,游客們在這里打開生活的任意門,一起感受著“游學”的浪漫,開業(yè)以來深受游客青睞。
這些新旅游業(yè)態(tài)的崛起,讓游客們大呼過癮。游客自帶流量,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應,為古村落的文旅產業(yè)
喚新
“燃起”了新引擎。借助新媒體社交平臺,鄉(xiāng)村有了新流量,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做生意,農副產品銷售渠道拓寬,收入也逐步增加。
目前,道堂村委會三卿村已有春風十里非遺小院、青辰·歸時小屋、緣聚卿居、桃源書院等多家企業(yè)攜手創(chuàng)建多元特色消費場景, “一院一品”的差異化定位,成功形成文旅消費集聚區(qū)。
“現(xiàn)在每天都有游客過來玩,村里農產品更好賣了,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73歲的村民王積多,整天以愉快的心情守護95歲母親身邊,聆聽火山故事……向前來旅游的游客講述火山古村落的故事和古老傳說。
據了解,目前該村通往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假日海灘等旅游點的公路即將通車,以火山古村落的文旅新姿態(tài)加入海南旅游版圖,讓游客體驗到常游常新樂趣。
文旅融合激活800年古村。如今,熱帶果香與海南八音交織的石巷里,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正碰撞出文旅融合煥新升級的新火花。道堂村委會三卿村的實踐證明,守住文化根脈的創(chuàng)新,才能為文旅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新的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