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Labubu火出圈!IP經濟這把火也燃到了農文旅界。
6月26日,在廣州289藝術園區,“鵝荔CP”正式驚艷出道。一位是有著“廣東四大名鵝之首”美譽的馬岡鵝,肉質鮮嫩,風味獨特;另一位則是被譽為“嶺南甜心”的荔枝,果肉晶瑩,清甜多汁。兩大頂流強強組CP,一經亮相便迅速躥紅全網,瞬間成為美食界備受矚目的新寵兒。
食客們品嘗過后,紛紛興奮地表示:“這對CP我能磕一輩子!”在這場美食與文化的盛宴背后,是馬岡鵝成功實現華麗轉身,化身“弄潮鵝”,在味覺體驗上推陳出新,開拓出全新的產業格局,跨進品牌新江湖。
“國際鵝”的優秀履歷
游向世界餐桌
在江門開平,一只馬岡鵝,絕非僅是一道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它也似一條堅韌的紐帶,將傳統與未來緊緊相連。
歷史的長河中,馬岡鵝早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早在唐代,江門開平馬岡人便開始家家戶戶飼養馬岡鵝,讓江門開平贏得了“千年鵝鄉”的美譽。它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節日慶典、家庭團聚時不可或缺的情感紐帶。
作為廣東“四大名鵝”之首、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馬岡鵝以其肉質嫩滑、風味獨特占據粵式燒鵝市場七成份額,其繁育技藝更被列入江門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沒想到馬岡鵝能成為荔枝的菜搭子!”荔枝陳皮燒鵝、荔韻雙味鵝、鵝韻荔香盞、翠影荔香鵝、荔香鵝粒脆等新菜式引得大灣區市民前來圍觀,新穎的做法成功撩動食客味蕾,火爆全場。
不得不說,在美食的世界里,馬岡鵝是當之無愧的“多面手”。
江門開平一直充分挖掘馬岡鵝的特質,打造“名廚+名鵝”深度融合模式,不斷推出潮流新菜式。今年5月,江門開平市人社局聯合開平市農業農村局、馬岡鎮人民政府縱深啟動馬岡鵝烹飪技藝專項培訓,學員在名廚師傅引領下精研脆皮水秘制工藝與“一鵝多味”味型創新,端出一道道人間美味。
據悉,2021年以來,江門開平依托“粵菜師傅”技能大師工作室,匠心研創出“金銀碌鵝”“山楂醋燜鵝”“陳皮頭抽碌馬岡鵝”等十余道菜式,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機;這些“明星產品”,廣受食客青睞,成為走向世界的“開平爆款”。
“地方特色農產品的出圈,充分彰顯了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的偏愛與鐘情?!卑阶稍僀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唯有創新突破,方能打開新局面。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馬岡鵝一“飛”出圈,唱起“向天歌”,不僅印證了農產品品質的提升,也離不開產業融合發展的支撐。
一是產業規模化、全鏈化發展。開平市肉鵝年出欄量超1000萬羽,鵝苗超1700萬羽,穩居廣東省首位。馬岡鎮不斷優化產業鏈服務配套,形成“育繁推一體化”的良性循環。政府投資450萬元建成了用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的馬岡鵝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鵝苗交易、檢疫及研發綜合服務中心,每年交易鵝苗1200萬羽。2024年8月,馬岡鵝苗孵化中心完工投產,通過集中孵化提高鵝苗的孵化率和成活率,中心年孵化總量達到400萬羽,年產值超過1.2億元。
2022年起,馬岡鎮立足本土資源優勢,以馬岡鵝為龍頭產品推出第一批“馬岡優品”產品名錄。一方面確定馬岡鵝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推動馬岡鵝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另一方面帶動當地牛奶、涼粉、瀨粉、火龍果等特色農業共同發展,推進鄉村產業繁榮。
二是搶抓預制菜產業發展新賽道。馬岡鎮高標準打造全國首個馬岡鵝預制菜產業園。該園區規劃建設用地600畝,首期規劃建設面積為330畝,著力引入現代化屠宰生產線、冷鏈儲運、預制菜食品精深加工、中央大廚房等項目,構建集預制菜研發、生產、物流、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生態園區,推動形成馬岡鵝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格局,實現從初級農產品到高附加值預制菜產品的“騏驥一躍”。
三是冷鏈物流體系打破空間界限壁壘。自2022年入選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以來,江門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依托區位優勢,立足產地、保供港澳、服務灣區、鏈通全國,在提升服務能力、創新運營模式、數智化技術升級、推動產業融合、助力“百千萬工程”等方面不斷創新,業務規模和運行質量持續提升,運營水平不斷提高,有效降低了全社會物流成本。
截至目前,基地已有18個項目入駐(含4個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其中5個企業項目已建成并投入運營,另有9個項目在建,4個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全部完成。2024年,基地冷鏈貨物吞吐量11.87萬噸,同比增長9.6%。
產業興旺、銷路暢通,帶動馬岡鵝從嶺南水鄉飛向全球餐桌,吸引全球目光。
一只鵝,有力帶動了養殖、加工、餐飲、文旅等多個產業板塊協同發展,巧妙串聯起技藝傳承、品牌塑造、營銷推廣等全產業鏈條,讓馬岡鵝這一僑鄉文化特色IP愈發熠熠生輝。
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口感風味、新穎的品牌推廣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是破圈的重要手段。
在“鵝城”,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馬岡鵝菜肴圈粉無數;在“開平優品”專賣店,各種年輕時尚的馬岡鵝產品包裝盒吸人眼球。今年“五一”假期,江門開平市接待游客38.45萬人次,同比增長54.99%;從《讓子彈飛》拍攝地鵝城到餐廳鵝城,圍繞賞江門開平碉樓、吃馬岡鵝的消費場景層出不窮,“整活”不斷,情緒價值直接拉滿。
愛“沖浪”的馬岡鵝,將其百年養殖歷史、獨特的地理優勢融入品牌故事,邀請美食博主、網紅打卡探店,生動展示馬岡鵝的制作過程、美味口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與傳播。
當美食界的新組合“鵝荔雙絕”的消息傳出,瞬間在小紅書等網絡平臺掀起了一陣熱潮,好不熱鬧。美食博主們紛紛化身“CP粉頭”,迫不及待地分享著關于馬岡鵝與荔枝搭配的新奇想法和期待。食客們忙著在社交平臺上尋找自己的“飯搭子”“逛展搭子”,一同前往活動現場感受美食魅力。馬岡鵝與荔枝相關企業也紛紛趕來“結對子”。
流行文化在哪里,馬岡鵝就沖向哪里。作為“當家花旦”,馬岡鵝一直力爭上“游”。
近年來,馬岡鵝頻繁亮相于各大重要場合,亮屏廣東外經貿大廈,“馬岡優品”亮屏廣州塔,連續兩年參加中國品牌日展覽,在東莞舉辦的“三博會”上更是賺足眼球。
據悉,今年東莞“三博會”期間,江門馬岡鵝一口氣簽下8000萬元跨境出口訂單,按下出?!翱爝M鍵”,成為廣東特色農產品出海的生動縮影。參與國際競爭,主動擁抱全球產業鏈,不僅有助于提高農業出口企業的“含金量”,也有利于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形成集群效應,促進農民增收。
但需要注意的是,農業品牌建設,單點突破很難抵御大市場的波動,只有區域協同、資源共享,才能走得更遠。此次馬岡鵝走進廣東省鄉村振興文化服務產業園,攜手嶺南荔枝在289藝術園區“出道”,就是媒體賦能農產品品牌聯名曝光的一次創新實踐,又掀起一場美食與文化相融的風暴。
把目光放在更大的消費領域,品牌聯名的成功故事更是不勝枚舉。比如最近很火的LABUBU,在某二手平臺上,LABUBU 3.0普通款原價99元,已被炒高到130元至2300元;Labubu×Vans聯名款原價599元,被炒至1.48萬元,溢價超過24倍。而馬岡鵝聯動荔枝,以品牌相互背書,實現跨區域資源共享,發揮“1+1大于2”的協同效應,是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提振農產品溢價能力,進而開拓國際市場的有效突破口之一。“鵝荔雙絕”,未來可期。
從千年歷史中走來,馬岡鵝憑借深厚的底蘊、獨特的品質、豐富的美食文化和不斷升級的產業發展,實現了從地方名鵝到現象級產品的華麗轉身。
馬岡鵝努力“沖沖沖”。立足廣東“百千萬工程”,馬岡鎮建設了以馬岡鵝為代表的全國首個鎮域行政區品牌——“馬岡優品”,向百億級目標沖刺。
隨著“鵝荔CP”的出圈,馬岡鵝這只“頂流”之星將愈發閃耀。借力IP經濟的東風,馬岡鵝下一次跟誰組CP,我們拭目以待。
撰文:楊智明 李彤欣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