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嘉靖年間,湖北蘄州出了位名震天下的神醫,姓李名時珍,字東璧。這位李先生可了不得,原本在太醫院當差,卻因看不慣那些個太醫們只知討好權貴,不顧百姓死活,索性辭了官,回鄉當起了走方郎中。
這日秋高氣爽,李時珍背著藥箱,沿著官道往家走。他剛給武昌府一位大官看完病,那大官千恩萬謝,硬塞給他五十兩銀子。李時珍推辭不過,只得收下,心里卻盤算著:"這些銀子夠買多少藥材,能救多少窮苦百姓啊!"
正走著,忽見前方路邊歪著個人,衣衫襤褸,面如土色。李時珍三步并作兩步趕上前去,蹲下身來探那人的鼻息。
"這位兄臺,醒醒!"李時珍輕輕拍打那人的臉頰。
那人微微睜開眼,嘴唇哆嗦著卻說不出話來。李時珍一搭脈,眉頭就皺成了疙瘩。這脈象古怪得很,時快時慢,時強時弱,像是兩股截然不同的力量在那人體內打架。更奇的是,那人面色青紫,四肢冰涼,卻一個勁兒地喊熱,還要扯自己的衣服。李時珍行醫多年,從未見過這等怪癥。
"老兄,你這是怎么了?家住何處?"李時珍一邊問,一邊從藥箱里取出銀針。那人斷斷續續道:"小、小人姓張,是、是前面湖口村的......熱、熱死我了......"
李時珍見他神志不清,便不再多問,取出銀針在他合谷、內關等穴位上扎了幾針。不多時,那張姓漢子的呼吸平穩了些,卻仍喊著渾身燥熱。
"怪事,明明手腳冰涼如鐵,卻自稱發熱。"李時珍喃喃自語,"莫非是中了什么奇毒?"
他扶起那人,慢慢往湖口村方向走去。路上,那張姓漢子時醒時昏,嘴里不時蹦出幾個詞:"銀魚......好吃......冰火兩重天......"李時珍聽得云里霧里,心想這"銀魚"是何物?與這怪病又有何關聯?
走了約莫半個時辰,前方出現一個小村落,十幾戶人家散落在湖邊。村口幾個孩童正在玩耍,見有生人進村,都好奇地圍了上來。
"這位小哥,請問這張大哥家住何處?"李時珍和氣地問道。
一個扎著小辮的男孩指著村東頭:"張大叔家住那邊,門口有棵大棗樹的就是。"李時珍謝過孩童,扶著病人往村東走去。剛到那棗樹下,屋里就沖出一個婦人,一見張姓漢子就哭了起來:"當家的,你這是怎么了?早上還好好的,怎么......"
"大嫂莫急,"李時珍安慰道,"我是路過的郎中,見你丈夫病倒在路邊,便將他送回來了。他這病有些古怪,可否讓我進屋細看?"那婦人連忙將李時珍讓進屋。屋里簡陋卻很干凈,墻上掛著幾張漁網,看來是個打魚為生的人家。
李時珍將病人安置在床上,仔細診察。這時,村里人聽說來了位郎中,都聚到張家來看熱鬧。有幾位老人認出李時珍,驚喜道:"這不是蘄州的李神醫嗎?"李時珍顧不上寒暄,專心為病人診治。他發現病人腹部有一塊奇怪的青紫色斑塊,摸上去卻燙得嚇人。
"大嫂,你丈夫近日可曾吃過什么特別的東西?"李時珍問道。
那婦人想了想:"沒什么特別的啊......哦,對了!昨兒個他打了幾條銀魚回來,說是稀罕物,我們一家都吃了。"
"銀魚?"李時珍眼睛一亮,"可否讓我看看這銀魚?"
婦人從廚房取出一個木盆,里面還有兩條沒來得及烹制的"銀魚"。李時珍一看,這魚通體銀白,長約半尺,眼睛卻是赤紅色的,魚鰭邊緣有一圈細小的鋸齒。李時珍用銀針試探魚身,針尖立刻泛起一層詭異的藍光。他心頭一震:"這不是尋常的魚,怕是某種毒物!"
正說著,屋外又傳來喧嘩聲。幾個村民抬著兩個病人急匆匆趕來:"李神醫,快看看我家那口子,突然就倒下了,癥狀和張大哥一模一樣!"
李時珍一看,果然如此。他連忙詢問,這些病人昨日都食用過所謂的"銀魚"。
"諸位鄉親,"李時珍面色凝重,"這銀魚恐怕有毒,請立即通知全村,萬勿再食。已經中毒的,我需要盡快診治。"村里頓時亂作一團。李時珍沉著冷靜,先為最嚴重的幾個病人施針穩住病情,然后詳細詢問銀魚的來歷。
原來,這湖口村旁的月牙湖中,近半月來突然出現這種銀魚,味道鮮美,村民爭相捕撈。起初吃了無事,還有人夸贊這魚大補,誰知今日竟有多人同時發病。
李時珍沉思片刻,道:"我需要去湖邊看看這銀魚的生長環境。"幾個年輕村民自告奮勇帶路。來到湖邊,李時珍仔細觀察水質和周圍植被。月牙湖形如其名,湖水清澈見底,湖邊水草叢生。奇怪的是,近岸的水草大多枯黃,像是被什么毒物侵蝕過。
"這魚平日棲息在何處?"李時珍問道。
"回神醫的話,"一個漁夫答道,"這銀魚喜歡躲在湖心那片深水區的礁石縫里,白天很少出來,傍晚時才成群游動。"李時珍點點頭,又詢問了湖水近期的變化。得知上月曾有一場暴雨,上游山洪暴發,沖下來不少雜物。
"可有死去的動物被沖入湖中?"李時珍追問。
"有有有!"一個老者回憶道,"洪水退后,我們在湖邊發現了幾只死狐貍,樣子很奇怪,毛色半白半紅,村里人都不敢碰,用長竿推回湖里去了。"
李時珍眼前一亮:"這就對了!那恐怕不是狐貍,而是傳說中的'火冰貂',其毒性極強。這些銀魚吃了火冰貂的尸體,體內積蓄了毒素,人食用后便會中毒。"村民們聽得目瞪口呆。李時珍解釋道:"這'銀魚'恐怕也不是真魚,而是一種罕見的'火冰蛇',形似魚,實為蛇,性喜陰寒卻身藏火毒。人若食之,便會寒熱交攻,如不及時救治,恐有性命之憂。"
眾人嘩然。李時珍立即開出一個方子,讓村民速去準備藥材。方中有黃連、黃芩、梔子等清熱之品,也有附子、干姜等驅寒良藥。
"可是神醫,"村中里正為難地說,"我們這小村子,哪來這許多名貴藥材啊?"李時珍笑道:"無妨,我觀湖邊那片野菊花和蘆葦根,配上村民家中常備的生姜、大蒜,也能應急。"
于是全村動員,按李時珍的指點采集藥草。李時珍親自熬藥,先給最嚴重的幾個病人服下。說來也奇,那藥一下肚,病人青紫的面色就漸漸轉紅,喊熱的也不那么厲害了。
忙碌到深夜,所有中毒的村民都得到了救治。李時珍又教村民們如何辨別火冰蛇:"真銀魚眼黑身滑,這毒物眼赤有鋸齒;真銀魚離水即死,這毒物離水還能扭動許久。"
第二天一早,李時珍又去查看病人。張大哥已經能坐起來喝粥了,見到李時珍就要下床磕頭。李時珍連忙扶住:"使不得使不得,治病救人乃醫者本分。"
張嫂抹著眼淚說:"李神醫,您是我們全村的大恩人啊!要不是您,我家這口子怕是......"說著又要跪下。李時珍擺手道:"大嫂言重了。說來慚愧,我也是頭一回遇見這等怪病,若非鄉親們配合,恐怕也難以奏效。"
正說著,村口傳來馬蹄聲。原來是武昌府那位大官派人來謝李時珍,還帶了不少珍貴藥材。李時珍大喜,當即用這些藥材配成更有效的解毒丹,分發給村民們。
"這解毒丹每日一丸,連服七日,可保余毒盡除。"李時珍叮囑道,"另外,月牙湖中的火冰蛇必須清除干凈,否則后患無窮。"村民們面面相覷:"這該如何是好?"
李時珍想了想:"火冰蛇懼雄黃,可用雄黃粉撒入湖中,逼它們現身,然后網捕焚燒。"
在里正的帶領下,村民們按李時珍的方法清理了湖中毒物。果然,撒下雄黃后,湖面浮起數十條銀白色的火冰蛇,被一網打盡。
三日后,所有中毒村民都痊愈了。村里湊錢要謝李時珍,他卻分文不取:"諸位若真要謝我,不妨幫我個忙。"
里正拍胸脯道:"神醫但說無妨,我們全村上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李時珍笑道:"沒那么嚴重。我只是想請諸位把這次中毒的經歷詳細告訴我,我好記錄下來,日后編入醫書,讓更多大夫知道如何診治此類怪病。"
村民們自然滿口答應。李時珍在村中又多住了幾日,不僅詳細記錄了病癥和治療過程,還畫下了火冰蛇的形態特征,甚至保留了一條浸在酒中的標本。
臨行那天,全村老少都來送別。張大哥拉著李時珍的手不放:"神醫啊,您這一走,我們心里空落落的。要不您就在我們村住下吧,我們給您蓋間大房子!"
李時珍哈哈大笑:"張大哥好意心領了。但我還得繼續行醫,天下病人多著呢!"里正遞上一個包袱:"這是我們全村人的一點心意,都是些土特產,神醫務必收下。"
李時珍推辭不過,只得收下。打開一看,除了一些干糧,還有一本手抄的湖口村地方志,里面記載了當地數十種草藥的特性和用途。
"這禮物太珍貴了!"李時珍激動地說,"正是我編寫《本草綱目》所需啊!"
離開湖口村后,李時珍繼續他的行醫之路。后來他在《本草綱目》中專門記錄了"火冰蛇"這一條目,并詳細描述了湖口村集體中毒事件和治療方案,為后世醫家提供了寶貴參考。而湖口村的村民們,從此對李時珍奉若神明。他們在村口立了塊石碑,刻著"神醫李時珍救治處",世代相傳這個奇特的"銀魚變毒蛇"的故事。
每當有外鄉人路過,村民們總會自豪地說:"知道《本草綱目》不?那里頭關于火冰蛇的記載,就是我們村的真人真事!李神醫當年啊,就在這棵棗樹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