荇菜[拉丁學名為Nymphoides peltatum (Gmel.)O.Kuntze]是睡菜科荇菜屬的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荇菜喜充足的光照,適生于多腐殖質的微酸性至中性的底泥和富營養的水域中,且具有極強的再生能力,可通過有性和無性的方式進行繁殖;因此,在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的池沼、湖泊、溝渠、稻田、河流或河口的平穩水域,均廣泛分布有荇菜,而且它們常常與浮萍、水菱、菖蒲、苦草及多種藻類混生。
荇菜雖是一種古老的植物,距離我們卻并不遙遠,它其實就生長在我們身邊,而且一直造福著人類。
很久以前,人們就知道荇菜可食,從《詩經》中的《關雎》到東吳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從東晉郭璞的《爾雅》到唐代蘇敬的《唐草本》,再到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眾多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都提到了荇菜的食用價值。尤其在兵荒馬亂或糧食歉收的年代,每當糧食不足以糊口時,江南一帶的尋常百姓就會采集荇菜煮羹食用。
荇菜雖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嫩葉和莖均可用作蔬菜煮湯食用;但由于產自水中,難免帶一些腥臊之味,如果未經處理直接食用,較難下咽。于是,古人發明出用苦酒浸泡的去腥除澀法,使荇菜成了肥美爽口的下酒小菜。當然,如果再用現代的烹飪手法進行加工,或以蒜蓉提味,或加油醋涼拌,滋味就更棒了,“頗爽口”。
荇菜性甘、寒、無毒,富含黃酮類、萜類等化學成分,全草均可入藥,具有發汗透疹、清熱、利尿等功效。用荇菜花加綠豆熬制而成的荇菜綠豆粥,不僅柔軟滑嫩、香糯爽口,而且具有清熱解毒、解暑止渴的功效。另外,荇菜還可外用治療蛇毒咬傷,取適量新鮮的荇菜搗爛敷在傷口周圍即可。
既可食用又可藥用的荇菜還是一種別具特色的水生觀賞植物。其葉片形似睡蓮,小巧別致,成片栽植可營造出綠意盎然、靜謐清朗的自然水景;其金黃色的花朵不僅鮮艷奪目,而且挺出水面,姿態秀麗,花期也很長,堪稱點綴水景的佳品。在江蘇南京紫金山南麓的琵琶湖上,就栽植了大片的荇菜。每逢春夏暖風吹拂之際,一片片嫩黃色的花朵在湖面上飄搖綻放,帶給人別樣的動人詩意。
在浙江紹興“書圣” 王羲之故里的墨池中,蔥蘢茂密的荇菜宛若巨大的綠氈,將游人的心境撫熨得格外寧靜。此外,在大興安嶺深處的黑龍江古里河國家濕地公園、上海虹口的曲陽公園、湖南益陽洞庭湖的明朗山云南大理的茈碧湖 …… 由荇菜帶來的美妙景色,遍布我國大江南北。
荇菜還被稱為“除鎘能手”,能有效凈化水質,因此常被引種于湖泊濕地,既能起到美化效果,又能很好地修復被污染的水環境。(文內配圖均已獲得圖蟲創意授權)
本文節選自《百科知識》2025.7B
點擊上圖,“百科知識知道”大擂臺,有問必答,有答必獎!
將好文“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