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一個爸爸火了,不是因為啥高興事兒——孩子高考前估分620,結果只考了358。爸爸氣得直跺腳,說從初中起給孩子補課花了一百多萬,自己衣服穿了好幾年都舍不得換,結果錢全打了水漂。
這事兒一傳開,評論區炸鍋了,好多家長跟著倒苦水:四川有家長說花了百萬,孩子才考289;還有人砸了60萬,連高中都沒考上。
身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小區里有個家庭條件不錯的鄰居,從孩子小學三年級開始,每天放學后直接送去托管班寫作業,周末排滿了奧數、英語、作文課,寒暑假還要參加“學霸集訓營”。家長咬牙堅持了六年,結果小升初考試連重點中學的門檻都沒摸到,孩子還患上了輕微的厭學情緒,一提學習就發脾氣。
還有對做生意的夫妻,從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報班,數學找名師一對一,還讓孩子學跳舞、彈吉他。結果孩子到了初中成績越來越差,最后只能轉回普通學校,天天就知道玩。更離譜的是有一家把孩子送進私立學校,輔導班報得滿滿當當,結果因為成績太差被退學了。
現在家長群里聊起補課,全是無奈。有人干脆初中就不給孩子補了,把錢存起來,等孩子長大創業用;也有人說,與其白花冤枉錢,不如讓孩子開開心心長大。有位家長說得實在:“孩子要是想學,不補也能學好;不想學,補了也是白費勁兒。”
說實話,人跟人本來就不一樣,有的孩子天生愛學習,有的動手能力強。硬逼著孩子走同一條路,最后家長孩子都遭罪。成績出來后,不管考得咋樣,罵孩子真沒啥用。帶孩子吃頓好吃的,告訴他們路還長著呢,這次沒考好,下次努努力就行。
現在政策一直在管補課,但有些家長就是放不下心。這邊不讓補學科,就送孩子去學編程、報藝術班,生怕孩子落后。可很多時候,孩子根本不感興趣,成績自然也上不去,家長還怪老師教得不好。
其實現在干啥都能養活自己,開貨車的月入過萬的大有人在,不比天天刷題的大學生掙得少。
但大部分家長還是覺得,沒個好文憑以后啥都干不成。教育部門不讓周末補課,可有些機構偷偷摸摸接著辦,補課費比以前還貴。
孩子沒考好,家長總愛怪學校、怪老師,卻很少想想:這條路真的適合自己孩子嗎?補課補到最后,家長掏空了積蓄,孩子累得夠嗆,兩邊都沒落下好。
說到底,教育不是賭博,逼著孩子拼命往前沖,不如先看看他們到底想往哪兒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