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高等教育體系中,一個令人痛心的現象日益凸顯——學生自殺率居高不下。這背后隱藏著兩個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沉重的教育貸款負擔與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歧視。這兩種力量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印度學生難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教育貸款:壓垮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印度中產階級家庭為子女教育往往不惜傾盡所有,甚至背上巨額債務。私立醫學院的學費可能高達每年200萬盧比(約合2.7萬美元),工程學院的學費也不遑多讓。當學生畢業后面臨就業市場萎縮、薪資水平低于預期的現實時,償還貸款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債務的惡性循環尤為殘酷:許多學生家長抵押房產、變賣嫁妝金飾來支付學費,當子女無法找到高薪工作時,整個家庭陷入財務崩潰邊緣。銀行催收的威脅、社會地位的喪失以及對家庭造成負擔的愧疚感,成為許多印度學生選擇結束生命的直接誘因。
種姓制度:隱形的天花板
盡管印度法律明確廢除種姓歧視,但這一古老的社會分層體系仍在教育領域產生深遠影響。低種姓學生即使通過"保留政策"進入名校,也常常面臨:
教授隱形的偏見與差別對待
高種姓同學的孤立與排斥
實習和工作機會的不平等分配
內心揮之不去的自我懷疑與身份焦慮
種姓歧視的微妙表現——如被排除在學習小組之外、在課堂上遭到忽視、在宿舍中被孤立——日積月累形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當學術表現因此受到影響時,這些學生既無法達到家庭的高期望,又難以突破社會設置的無形障礙。
雙重壓迫下的絕望
最悲慘的情況發生在那些同時受困于教育貸款和種姓歧視的學生身上。他們背負著改變家庭命運的重任進入名校,卻發現即使獲得學位也難以突破種姓的職場天花板。當現實收入無法償還貸款利息時,這些年輕人陷入"教育未能改變命運"的深度絕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