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工昌
2025年5月底,上海金融法院公開宣判原告劉某某、鄭某某訴被告金力泰、袁某、羅某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被告袁某、羅某共同賠償原告劉某某投資損失506130.96元,共同賠償原告鄭某某投資損失277406.42元。
該案是2019年修訂《證券法》以來,全國首例因上市公司董監高未履行公開增持承諾引發的證券侵權糾紛案件。這一判決對股市具有示范作用。
101名投資者起訴金力泰,2人已勝訴
金力泰曾在4月23日、4月28日、4月29日連續發布三份風險提示公告,強調當前經營正常且正在加快報告編制。然而此時的金力泰還深陷投資者訴訟的泥潭。
圖源:AI
3月27日公告顯示,金力泰新增69名自然人投資者起訴,涉案金額2325.23萬元,案由為“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至此,公司合計收到103名自然人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為由的投資者訴訟,其中2人已撤訴,其余101起案件合計涉案金額共計5272.97萬元。(金力泰或陷退市危機 多方面問題待解決 新浪財經2025年4月23日)
上述101起案件中,已有2起案件開庭審理,5月判決。其余案件尚未開庭審理。
2025年5月底上海金融法院公開宣判原告劉某某、鄭某某訴被告金力泰、袁某、羅某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該案是2019年修訂《證券法》以來,全國首例因上市公司董監高未履行公開增持承諾引發的證券侵權糾紛案件。在該案中,上海金融法院一審判令被告袁某、羅某共同賠償原告劉某某投資損失506130.96元,共同賠償原告鄭某某投資損失277406.42元。這一判決對股市具有示范作用。
該案的起因源于金力泰高管的增持承諾。2021年6月14日,金力泰披露了《關于總裁及控股子公司總經理增持股份計劃的公告》:公司董事兼總裁袁翔先生及時任控股子公司上海金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羅甸先生計劃自本公告披露日(2021年6月15日)起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分別不低于1.5億元,增持金額合計不低于3.0億元。后來,該增持計劃經過兩次延期,將增持計劃的履行截止日延至2022年9月30日,并承諾增持金額、增持延期截止日、為保障承諾履行擬采取的措施等事項不可撤銷,不可變更。
然而,到了2022年9月30日,金力泰發布《關于公司總裁及時任控股子公司總經理增持股份計劃期限屆滿暨實施結果的公告》顯示,袁翔、羅甸二位增持主體在增持承諾期間內增持公司股份0股,增持金額0元。
就是說,金力泰的最高級別的兩位老總一再向社會發出的增持3億元的承諾完全是在說空話,很多金融消費者恰恰是聽信了他們的增持承諾才動手去購買金力泰的股票,結果遭套牢血本無歸。
針對上述增持未履行的事實,2022年10月20日,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對袁翔、羅甸分別出具了《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書》。兩位當事人均被上海監管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正是基于袁翔、羅甸二人未履行增持承諾的事實,劉某某、鄭某某等共計103位投資者對金力泰公司及袁翔、羅甸二位高管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為由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司法訴訟,涉案金額超過5000萬元。其中,劉某某、鄭某某二人的涉案金額就超過900萬元。最終法院一審判決執行金額合計為783,537.38元。
從該案一審判決執行金額來看,合計執行金額只有783,537.38元,不足涉案金額的9%。就此而論,中國的證券法規對普通投資者是多么的殘酷,在這樣的判決下,我們普通的投資人真的就是血本無歸。但即使這樣,該案的一審判決對于中國股市來說,還是具有重要意義。因為該案是全國首例因上市公司董監高未履行公開增持承諾引發的證券侵權糾紛案件,并且該案采用示范判決機制進行審理,所以該案的判決對于同類案件具有示范作用。
判決生效后,袁翔和羅甸已向兩名投資者全額支付賠償款,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對袁翔和羅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深圳證券交易所對袁翔和羅甸給予公開譴責處分。
上海仁盈律師事務所主任張晏維律師表示,根據證券法及相關規定,上市公司不當行為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受損投資者可依法索賠。凡是在2021年6月15日至2022年9月30日之間買入,或者在2020年5月1日至 2023年2月3日期間買入金力泰股票,且在2022年9月30日和2023年2月3日收盤時仍然持有金力泰股票的投資者,可通過公號“雷助吧”(雷助碼:88)報名,免費參與索賠。獲賠前無任何費用。①
具體的說,符合下列條件的投資者可依據以下時間段提起索賠:
?時間段一?:買入金力泰期間為2021年6月15日至2022年9月30日,賣出或持有至2022年9月30日后。
?時間段二?:買入期間為2022年4月30日至2023年2月3日,賣出或持有至2023年2月4日后?1。(2025年05月22日 市場資訊新浪財經)
900多萬的訴訟賠償金額,最后到手才70多萬,到手率不足9%,可見投資者利益在相關法律面前是多么的渺小而脆弱。但即便如此,它至少開了一個先河,投資者起訴股市股票操縱者,有了賠償,盡管那種賠償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從黃金貿易到年報失蹤,金力泰極為擅長變臉
金力泰不僅僅是會玩董事長和總裁虛增的游戲,還敢虛構“黃金貿易業務”,在存貨科目里塞進2.58億元的空氣。
2024年1月9日,上海證監局發布了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詳細披露了案件的過程。
經查,金力泰在2020年5月成立了一家全資子公司“金力泰實業”。剛成立不久,就開始參與黃金貿易。其合作伙伴叫浙江運發。在浙江運發的主導下,從2020年5月開始的15個月里,金力泰實業和下游客戶累計簽訂了41分黃金銷售合同,金額超過15億。
要知道金力泰的主業是搞汽車涂料的,哪來的黃金可賣?只能是“好伙伴”浙江弄來,一次還弄了1KG/個、Au9999的定制金條。
據查,這些交易實際上都是由浙江運發全程“安排”,經由金力泰之手,讓物流、資金形成了一個看似完美的閉環。最終,這些黃金還是回道了浙江運發自己的倉庫。但對金力泰來說,可不僅僅是黃金走了一圈,而是高達15億的貿易業務由此“誕生”。
此事真正的專家當然是浙江運發,金力泰也僅從中賺取一筆資金使用費。但對外宣布的卻是“資金融通業務”。而作為上市公司的金力泰并未披露參與“黃金貿易業務”的真實情況,在財務上弄虛作假,將涉案的相關黃金制品計入存貨,違反了企業會計準則,虛增2021年末存貨2.5億多,占當年凈資產的28%以上,導致年報數據虛假記載。
同時,金力泰將上述業務形成的購銷差額計入收入,虛增2022年一季度營收1039萬,占同期營收的6%以上。自然也存在虛假記載。
事件弄清后盡管金力泰及其全資子公司不是上述案件的“主謀”,但因參與了案件并從中獲利,且導致財務數據虛假記載,自然難逃追責的命運。
上海證監局開出了重磅罰單:金力泰不但被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還要罰款200萬。金力泰時任管理層,也是一個不落,從董事長兼總經理袁某,副總經理嚴某華,董事景某法,董事、副總經理兼秘湯某,財務總監隋某媛等5人,全部被警告,并收到50萬-100萬的個人罰單。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出了這么大的事,被處罰的5人,在上月21日舉行的聽證會上,居然都表示“不存在主觀過錯”,而且“盡到了勤勉義務”。
這樣的辯解讓人無語。上海證監局表示,在調查過程中,查看了公司公告、會議材料、合同文件、業務明細、情況說明、銀行流水、詢問筆錄等多方證據,足以認定這5人的過錯,因此,對他們的陳述申辯意見不予采納。②
除了上述這些,金力泰還存在多項財務報假嫌疑?
金力泰的業績極為擅長變臉。
金力泰的財報魔術,堪稱A股“化妝術”教科書。
?虛增存貨?:2021年末,金力泰虛增存貨2.58億元,占凈資產的28.32%,導致年報虛假記載?1。
?虛增收入?:2022年第一季度,金力泰虛增收入1038.99萬元,占當季營收的6.11%?1。
2023年表面盈利1433萬元,細看也是政府補貼扛大梁,并且應收賬款占比超七成。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1月4日,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滬〔2023〕61號)。經查明,金力泰存在以下違法事實:金力泰2021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上海證監局決定:一、對金力泰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二百萬元罰款;二、對袁翔給予警告,并處以一百萬元罰款;三、對嚴家華給予警告,并處以一百萬元罰款;四、對景總法給予警告,并處以五十萬元罰款;五、對湯洋給予警告,并處以五十萬元罰款;六、對隋靜媛給予警告,并處以五十萬元罰款。
2024年預告的3091萬元凈利潤,隨著年報“失蹤”,更令人難以置信。存貨周轉天數從45天暴增至90天,經營性現金流連續三年為負。
前五大客戶3000萬元壞賬早已埋雷,卻直到年報難產才引爆。③
不敢披露年度報告受處罰
6月10日,金力泰(證券代碼:300225)公告,公司原定于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但因財務信息等相關重要事項未能完成核實查證程序,無法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若停牌后兩個月內仍未披露年報,股票交易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兩個月內仍未披露年報,深圳證券交易所將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此外,金力泰因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報,已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目前正在加速推進年報編制及審計工作,并指派專人對接審計項目組,但無法在法定期限內召開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公司將另行披露股東大會召開時間。
④
5月5日晚間,金力泰披露,在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的編制及審計過程中,因涉及年度報告中財務信息等相關重要事項未能完成核實查證程序,需公司與相關方進行多輪協調溝通,目前相關工作仍在推進中,以上情況導致公司不能將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依次提交至審計委員會、董事會審議。因此公司無法在法定期限內(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按金力泰自己的說法是,其2024年報不能公布的原因是,財務信息等相關重要事項未能完成核實查證程序,作為上市公司,它應該知道年報不能公布的嚴重后果。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的相關規定,金力泰股票于2025年5月6日開市起停牌。如金力泰在股票停牌后兩個月內仍未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公司股票交易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若公司在股票交易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之日起的兩個月內仍未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深圳證券交易所將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預告大幅增長卻不敢公布年報
天眼查資料顯示,金力泰成立于1993年12月30日,注冊資本48920.53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羅甸,注冊地址為上海市奉賢區楚工路139號。主營業務為涂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董事長為羅甸,董秘為吳純超,員工人數為503人,公司參股公司14家。
在業績方面,公司2021年至2023年營業收入分別為8.58億元、6.33億元和7.3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5%、-26.23%和16.09%。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1億元、-1.06億元和1433.32萬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221.22%、4.15%和113.52%。同期,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8.79%、31.24%和34.77%。
查看金力泰2020至2023四年的經營狀況,發現其基本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盈利狀況是從虧到盈,負債也不算高,怎么到了2024就不敢公布年報了呢?
其實金力泰沒有正式發布2024財報,但發過預期。
2025年4月9日,金力泰發布2024年度業績快報和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大幅增長,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增。
金力泰2024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當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32億元,同比下降0.44%;歸母凈利潤3091.06萬元,同比增長115.66%。公司預計2025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50萬元至650萬元,同比增長71%至147%。⑤但為何大幅盈利卻不敢公開財報?
公司稱盈利得益于“毛利率增長”與“成本控制優化”。但非經常性損益對公司歸母凈利潤貢獻456萬元,占比近15%,主要來自政府補助(368萬元)和投資分紅收益(68萬元)。
進入2025年,金力泰業績延續增長態勢。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凈利潤450萬元至650萬元,同比增長71%至147%,然而扣非凈利潤僅220萬元至255萬元,同比增幅低至4%至21%,非經常性損益高達240萬元至380萬元,占歸母凈利潤的比例超50%。
至此我們終于明白,金力泰盈利所謂的大幅增長,主要是建立在巨額政府補貼之上的,2025年第一季度扣除政府補貼為主的扣非凈利潤后僅為盈利總數的48%,也就是說,金力泰2025一季度大約52%的凈利潤要靠政府補貼為首的各種非生產性盈利來維持。如此自是很難讓投資者對其安心。
除了政府補貼等非經營性盈利的幌子被戳破,深陷訴訟泥潭可能是其財報不能發布的更深原因。
能否頂得住監管壓力?
金力泰公告,公司監事會于2025年5月22日召開第八屆監事會第二十八次(臨時)會議,以同意3票,反對0票,棄權0票的投票結果,審議通過《關于召開 2025 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的議案》,于2025年7月7日召開公司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
金力泰公告截圖
股東大會上,金力泰股東將通過現場投票與網絡投票相結合方式,審議《關于選舉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議案》,具體包括選舉劉銳明、劉小龍、劉雅浪、蔡兆云4人為金力泰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
上述議案由金力泰股東——海南大禾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海南大禾”)提出,于2025年5月16日被金力泰董事會全票否決。
金力泰董事會認為,(1)公司第一大股東海南大禾股權歸屬存在糾紛并正處于人民法院審理過程中,海南大禾現在提出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的議案,無法確定是否為其真實股東的意思表示;(2)鑒于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披露已超過法定期限,公司董事會需集中精力協調各方資源全力推動年報的編制;(3)目前公司經營正常,當前董事會已能保障公司正常決策與運營。同時,被提名人缺乏與公司核心業務相關的行業經驗,增加被提名的非獨立董事缺乏必要性。
金力泰監事會則表示,鑒于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尚未披露,為保障公司董事會優先完成2024年度報告的編制與披露工作,本次臨時股東大會擬定于2025年7月7日召開。
董事會提出的另外兩點原因,即大股東海南大禾股權歸屬存糾紛、被提名人缺乏核心業務經驗,金力泰監事會并未直接回應,僅表示“本次臨時股東大會議案涉及增選4名董事,可能對公司的治理結構產生影響”。
此外,根據《公司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股東會應當每年召開一次年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兩個月內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三)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東請求時”。⑥
目前人們最關注的是深陷訴訟與造假泥潭的金力泰會被退市嗎,還能存活嗎。
金力泰(股票代碼:300225)目前因財務造假、信息披露違規等問題陷入訴訟和監管調查,其是否會被退市以及能否存活取決于多重因素。首先是財務造假、投資人起訴與行政處罰。若證監會最終認定金力泰存在系統性財務造假(如虛增利潤、重大虛假記載),且金額重大,可能觸發《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的強制退市條款(如“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同時其面臨101人的龐大訴訟也將從財力與精力上進一步對其全方位施壓。
其次是連續虧損與財務指標。創業板公司若連續三年凈利潤為負(扣非前后孰低),或凈資產為負,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金力泰2020-2022年已連續虧損,2023年扭虧存疑,2024不敢公布,退市風險將顯著上升。
再次是訴訟賠償與資金鏈壓力。投資者索賠訴訟可能導致巨額賠償,進一步惡化現金流。若公司無法償付債務或維持運營,可能引發破產重整甚至清算。
再次是監管態度與整改效果。若公司能積極配合監管、完成整改(如更換管理層、糾正財務問題),可能暫緩退市。但若造假情節惡劣或拒不整改,退市概率大增。
存續可能:若公司能快速解決債務問題、恢復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或借助外部力量重組,仍有一線希望,但時間窗口有限。
不管怎么說,金力泰在面臨財務造假、高層虛假增持承諾、龐大的投資者股市索賠、拒不公布年報等多項大事壓力下,能否頂住,就的看其造化了。
在上述所有事件中,也許投資者索賠獲得法律支持,是最具現實意義的了,盡管法院判決所得遠不及投資者投資所付,但這一舉動的象征意義遠大于現實意義,它標志著在股市上一直忍聲吞氣,任人宰割的投資者終于有可能借助法律的武器為自己討回公道。
[引用]
①(匯洲智能主力凈流入186.24萬元,正被調查受損股民可報名索賠 2025-06-16 雷達財經雷助吧出品 文|林宜采)
②(777根金條發貨給自己!一場15億虛假貿易案牽出金力泰 銳度財經2024-01-10 )
③(當頭一棒!業績大增,公司發退市警示,20cm一字跌停,股民氣哭了 子琛說事兒2025-04-24 )
④(金力泰因年報編制仍在推進中,公司還面臨股民索賠 雷達財經2025-06-11 文 馮秀語 )
⑤(財報無法按期披露 金力泰一字跌停 2025年04月25日 【深圳商報訊】(記者鐘國斌))
⑥(內斗?金力泰監事會自行召集股東大會,董事會曾全票否決 中新經緯5月23日電 (熊思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