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香港才子蔡瀾走了,留下約18億港元遺產,卻沒給任何血緣親屬。
這位與金庸、倪匡、黃霑并稱“四大才子”的老頭,臨終前把最值錢的東西——全球127家餐廳品牌,交給了一對毫無血緣關系的“誼子”夫婦。 自己只留了一塊1980年在云南花8塊錢買的茶餅。
妻子2023年去世后,蔡瀾徹底“放飛自我”。 他賣掉香港上億豪宅,搬進尖沙咀瑰麗酒店的頂層海景套房,每月光房租就燒掉50萬港幣。
更夸張的是,他雇了8人專屬團隊:秘書、護士、理療師、司機、廚師……24小時伺候,每月再花30萬。 面對“無兒無女晚年凄涼”的嘲諷,他反手曬出維港煙花照:“孤獨終老不可怕,沒錢才可怕! ”
蔡瀾的遺產清單像個謎題。 九龍沙力道豪宅值3200萬,現金存款超2億,還有堆滿古董的倉庫。 但誰也沒想到,他晚年把張大千畫作、明清瓷器全送人了。
司機收到古董花瓶,晚輩被硬塞紫砂壺:“別當擺設,泡茶去!”連書房收藏的百年茶具也散光,只留那塊8元茶餅。
有人以為茶餅是古董,其實背后藏著故事,1980年他在云南茶山遇見采茶的陳阿婆,褲腳沾滿泥巴卻笑得豁達。
蔡瀾當場買下所有茶葉,還蹲在灶臺學炒茶。 臨終前他摸著茶餅說:“這是阿婆教我做人的道理。 ”
真正的大頭遺產是“蔡瀾Pho”越南粉店和“蔡瀾點心”。 全球127家分店,年賺超5億,他卻早在絕筆信里寫明:交給誼子王力加和兒媳李品熹。
這對夫婦原是香港深水埗街邊攤主,因凌晨三點手磨蝦餃皮被蔡瀾相中。 為考驗他們,蔡瀾曾在暴雨天要求送特殊食材。 夫婦倆渾身濕透卻完好送達,他當場認定:“這就是能守住招牌的人! ”
絕筆信里沒有悲情告別,只有犀利條款:“若日后分店漲價超過平民承受力,食材不新鮮,你們直接砸招牌! 別顧及我的名聲。 ”
更狠的是三重保障:每道菜食材需上傳種植全流程視頻;核心產品漲價幅度不許超過物價1.5倍;每月抽100名食客打分,連續三月低分就關門。
蔡瀾對食物的執念近乎偏執。 他在廚房白板寫:“蝦餃皮超0.3毫米就倒掉,叉燒包甜到齁就把我照片撕下來扔了! ”
去世前一個月,他拄拐沖進某網紅店,拍著3388元的牛排罵:“這能當鞋底! 去看看人家58塊的怎么爆汁! ”
2012年拍《舌尖上的中國》時,導演讓他優雅吃湯圓,他端碗蹲胡同呼嚕嚕喝光,湯汁濺到鏡頭:“老百姓誰翹蘭花指? ”這段“不雅吃相”反成豆瓣9.5分神場面。
葬禮上沒放哀樂,誼子夫婦給每人端了碗越南粉。熱氣蒸騰里,有人翻出蔡瀾最后視頻:他指著滿桌菌菇牛肉花椒說:“這些我還沒吃夠,你們替我吃下去。”
鏡頭突然晃了晃:“下輩子還當饞貓,天天偷廚房!”
骨灰沒撒成維港——香港法律禁止隨意撒海。他定制的火鍋造型墓碑倒是用上了,刻著生前自選的字:“這里煮著最香的老頭。 ”
遺產律師算過賬:房產可能由新加坡的侄子女繼承,但要交15%遺產稅;部分資產或注入慈善信托,專幫街頭攤主升級爐灶。 但蔡瀾早看透了:“錢像衛生紙,用完了再買就行。 ”
如今在深圳萬象城“蔡瀾點心”店,循環播放著他沙啞的叮囑:“叉燒包必須爆汁,蝦餃別搞花架子......”玻璃窗后,一群年輕人正咬著38塊的爆汁叉燒包。 菜單扉頁印著老頭手寫字:“吃,是活著最重要的事,但別吃得太復雜。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