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一打,69式坦克出了圈——不是因為贏了仗,而是被炸得太多。沙漠里一地燒焦鐵殼,新聞照片一張接一張,“中國制造”被貼上“脆皮坦克”的標簽,連外媒都看熱鬧不嫌事大。
可這坦克真這么差嗎?專家趕去戰場一看,火氣一下上來:不是69式撐不住,是伊軍根本沒用對。明明配了搶修車,沒人用;明明能打,卻成擺設。
這不是裝備的問題,是戰場擺爛。一輛坦克的冤屈,最后成了整個中國裝備制造的“躺槍”。今天咱們就把這事兒,從頭到尾說清楚。
坦克毀了,可鍋不該中國背
1991年1月17日凌晨,海灣戰爭爆發。聯軍出動700架戰機空襲伊軍陣地,制空權瞬間失守。
開戰38天,伊拉克損失裝甲部隊超千輛。沙漠中,一排排被擊毀的69式坦克殘骸橫陳,成了媒體鏡頭下的焦點。
69式是中國研發的第一代自主主戰坦克,型號為WZ-121,1974年定型,后續改進為69-II式,1982年開始量產。
1981年5月,中國與伊拉克簽訂出口協議,單次合同達2800輛坦克及260輛改裝車,這是中國軍貿史上最大訂單之一。
戰爭中,伊軍在南部戰場部署約1800輛69-II型。這些車原計劃用于機動打擊,伊軍卻把它們推上前線正面硬剛M1A1主戰坦克。
后者裝甲厚、射程遠、火控系統先進,69-II在夜戰中無夜視裝置,基本看不見敵人。交戰尚未展開,大量69-II就被聯軍F-15E、A-10、AH-64等平臺通過精確制導武器擊毀。
戰后,中國專家實地勘察,發現許多69-II“損毀”車輛并非交火損毀,而是因缺油、無人搶修、彈藥未裝,直接被伊軍棄置在陣地上。
而中國為這批坦克配備了W653型搶救車共計261輛,專用于戰損恢復,全套工具也隨車發出。
問題不在坦克。伊軍既未構建修復機制,也未開展系統訓練,更談不上戰術配合。
專家在現場確認,大量坦克外觀完好,油料箱空、彈藥架空、炮塔無法旋轉、無線電未接通。
專家憤怒,是因為中國辛苦研制、嚴密交付的裝備,成了媒體口中“笑話的代表”,是因為專業成果被輿論當成替罪羊甩出去,而核心問題——伊軍整體組織崩潰、戰略混亂、士氣崩盤,反倒被有意無視。
那一刻,專家們氣到跺腳,不是因為坦克毀了,而是因為鍋扣得太不講理。
賣得多,掙得快,卻成了被圍觀的失敗樣本
1980年初,69-II坦克在國內命運不明,軍隊不大量列裝,工廠產能閑置。就在這時候,伊拉克軍貿代表團突訪北京,提出大宗采購意向。
1981年5月,雙方正式簽約:出口2800輛69-II及各型改裝車輛,金額十余億美元,單車均價50萬美元,約為西方三代坦克價格三分之一。
訂單下達當天,包頭617廠、哈爾濱工廠全面加班,車體鉚焊線晝夜不停運轉,檢驗工序引入國防部駐廠代表,全流程質量標準按軍內裝備等級執行。
交付時間僅6個月,當年年底即完成首批交付100輛。
隨車裝備的還有W653搶救車、炮校車、訓練說明手冊、中文與阿拉伯文圖解,確保用戶可在戰場上自我維保。
事實上,這些裝備不僅用于伊軍自用,還在兩伊戰爭中參與重大戰役,效果獲得伊拉克國防部官方肯定。
但海灣戰爭后,這些數據沒人提。只看損失數量,不問使用方式,一夜之間,69-II成了“戰場廢鐵”的代名詞。
鏡頭里的燒焦坦克、歪斜履帶、被炸開的車體,和輿論敘事融為一體。沒人提伊軍當時彈藥緊缺,沒人說空軍早被炸平,沒人問地面通信早癱瘓。
而事實上,在被炸前,許多69-II連車長都沒登車,坦克就被遺棄在開闊地帶。F-117來炸時,目標清晰,動都不動的車當然是最佳打擊對象。
戰場報告顯示:伊軍地面部隊平均每天損失一個裝甲營,但絕大多數非交火戰損。
中國裝備工業的“走出去”,本應是對國家制造能力的認可,卻因對方指揮失能、使用粗暴,被連坐罵下。
69-II背后承載的是“從仿制到自主”的工業演進,是一次完整國產化路徑試驗,結果在戰場上被誤讀成“時代落伍”的象征。
中方專家回國后提交專題報告,明確指出:此戰中69-II并未暴露核心性能缺陷,最大問題在用戶端缺乏指揮系統、后勤系統與維修體制支持。
坦克本身能力如何,用沒用到位才是真問題。
可現實是,這些聲音幾乎沒人聽。69-II被誤解的命運,才剛剛開始。
舊殼翻新照樣打,廢鐵上陣還能贏
海灣戰爭結束12年后,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美軍裝甲縱隊推進巴格達。誰都以為那些69-II早成廢鐵,結果意外發生。
美軍后勤縱隊在靠近納杰夫時遭到伏擊。
伊拉克殘余部隊使用兩輛69-II及多輛老舊火炮伏擊美軍重型卡車隊,成功擊毀維修車、油罐車、裝甲運輸車若干輛,并造成局部補給線中斷。這是69-II在實戰中最后一次獨立打擊任務,也是少有的局部勝利之一。
這場戰斗后,美軍現場錄像顯示69-II主炮仍具射擊能力,履帶完好,射擊后迅速撤離。
打擊并非正面對抗,而是機動、隱藏、突襲,恰恰驗證了戰術使用方式匹配時,裝備仍有作戰能力。
2015年,伊拉克國內極端組織IS肆虐,正規軍再次從倉庫中拉出部分69-II殘存車體,與國產W653搶修車聯合編組,臨時恢復戰斗狀態。
在安巴爾省清剿IS行動中,69-II再度出場,配合火炮進行市區定點清剿。
在其他國家,69-II的命運也五花八門。泰國將退役69-II沉入海中,用作人工魚礁,刺激海洋生物繁衍;巴基斯坦則對69-II進行翻修,部分用作訓練與戰備輪換裝甲。
一款武器,從最早列裝時的試驗品,到外交出口的樣板車,再到誤解輿論下的“戰敗代言人”,最后又在實戰中逆轉印象,這本身就是一種存在方式。
不是每個武器都要靠高光收場,有些裝備活著本身就是勝利。
中國制造能力,在最困難的年代里撐起了裝備出口;在最嚴苛的戰場里依然保持性能。專家跺腳,不是委屈,而是因為本不該委屈。
參考資料:
這場26年前的戰爭深深震驚到了解放軍,之后美軍發動戰斗越多,中美軍方差距就越小!.上觀新聞.2017-09-08.
美國與伊拉克雙方軍事 力量及裝備對比情況(圖).人民網.2023-03-19.
伊拉克能用69坦克打垮美軍后勤部隊?中國特種裝備讓其起死回生.鳳凰網.2020-11-10.
深度:中國這種坦克與氫彈工程并列 卻在戰場慘遭蹂躪.新浪軍事.2016-03-21.
69式主戰坦克.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