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說經濟下行,都在說消費降級,合著大家都是裝的?小米YU7上市訂單比小米手機還多?這你受得了嗎?
一小時賣光一年產能,友商羨慕得不行
上市后,一張“3分鐘200000臺”的海報在網絡上點燃,注意這是大定的數據。然后,又來了一張“1小時289000臺”的海報,很多網友表示,是不是多打了一個零?
網上的梗圖已經出爐了,紅米手機的高管評論:YU7的訂單竟然比手機還多。
一小時賣289000臺是什么概念呢?蔚來,七八款車同時賣,去年一年也就賣了22萬多臺。小鵬,也是好幾款車同時賣,還有10萬級的廉價產品,去年一年也就賣了19萬臺。所以雷軍只用YU7一臺車,1小時賣出人家全年都達不到的訂單,叫一聲“雷神”不算過譽。
產品和營銷同步,預期拉滿
說回產品,小米YU7放在2025年的當下,產品力還是比較拔尖的,三電有點東西,把入門版的續航干到了835km,很多車比它尺寸小,電池容量還多幾度,也就700多的續航。還有一些亮點,比如全系配備了激光雷達,英偉達Thor+驍龍8gen3芯片,P-HUD天際屏等等。
營銷也是產品的一部分,這是小米最為擅長的,實話說,把當年手機行業拼刺刀般的營銷手法搬到汽車行業,對友商那叫一個降維打擊。小米通過紐北成績來獲得消費者的價值認同,這是一個挺高明的策略。發布會上放出SU7 Ultra原型車紐北第三的圖,秀得一塌糊涂。一臺四門轎車,把多少Hyper Car甩在了身后,確實讓人沸騰。
大家是不是有點莫名的熟悉?這不就是當年手機圈執迷于刷跑分排名的翻版嗎?
當然也有質疑聲,黃牛在為訂單助力?
除了米粉的狂歡,網絡上也有人質疑訂單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是真實車主?有多少是投機的黃牛?打開二手交易平臺的APP,確實有不少小米YU7訂單的轉讓。我覺得,小米YU7幾十萬的訂單中肯定有黃牛夾雜其中,記得理想L9上市的時候,隨隨便便加5000-10000元轉訂單都有人馬上接,能被黃牛追捧,也從側面說明了YU7的火爆程度。要消滅黃牛,根源還得看小米工廠的產能給不給力了。
年度車型已經誕生,小米YU7直接奔著月交付3萬臺的目標去了,特斯拉Model Y會不會腰斬?咱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