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都聽過
三從四德這個詞。
它是封建時代產物,
那三從是什么,
四德又是什么?
三從四德就是在
封建禮教制度下
針對女性的標準。
三從一詞,出自于
《儀禮注疏》卷三十:
“婦人有三從之義……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這個三從,原本的意思是說:
古代的女子,在為親人服喪期間,
沒嫁人時,穿什么喪服取決于父親
嫁人之后,穿什么喪服取決于丈夫
丈夫不在,穿什么喪服取決于兒子。
古代的喪服,比較講究不可隨意
比如五服一詞,即根據服喪之人
與逝者的關系,規定的五種喪服。
三從,對古代女性來說,
意味著穿什么類型喪服
不取決于本身和逝者的關系
而取決于父夫子這三位男性
和逝者到底是什么關系。
三從進一步演化,也就變成了:
沒嫁人時,以父為重心,聽從父的教誨,
嫁人之后,以夫為核心,依從夫的決策,
夫君離世,以子為中心,遵從子的意愿。
很明顯三從的存在,使女性失去了自我,
同時在本質上,反映了當時的男尊女卑。
四德一詞,出自于
《周禮·九嬪》:
“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四德相對來說,容易理解一些。
四德,最初是為帝王嬪妃制定,
是針對帝王嬪妃德行上的要求,
后來才變成對女性的普遍準則。
婦德,品德德行方面重貞節守道德
婦言,言辭說話這方面得當有分寸
婦容,容貌儀態舉止等端莊且得體
婦功,女功等家庭技能可熟練掌握。
注:女功一詞一般指
紡織刺繡和縫紉一類。
女功,有另兩種寫法,
女工以及女紅gō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