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藍天,一個70后全職奶爸。
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托管了自己的公司,一家三口移居到阿聯酋,成了全職奶爸。
在照料女兒的3年時間里,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是我人生做出的最好的決定之一。我從未后悔成為一個全職奶爸。
(我們一家三口)
我1978年出生于廣州,是家里的長子,下面還有弟弟妹妹,父母都是老師。
小時候,我們家算不上富裕,但是經濟條件還可以,基本上沒有吃苦受累過,成長過程也比較順利。父母都是老師,對我們幾個子女要求比較嚴格。除了要懂禮貌、講文明,還要學習好。
那時候,每天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尤其是放假的時候,人家的假期是假期,可以撒歡玩耍,而我們幾個的假期,只是能多看幾次電視而已。
其實,父親對我的影響挺大的。為了我們的健康,父親堅持每天四點多起床做早餐,幾年如一日。就這樣,我們很少吃外面的東西,在父親的付出和照顧下,個個身體素質都不錯。
(陪伴女兒成長也是一種幸福)
父親是一位中學數學老師,每天都很忙。但是對我的學習和監督,從來沒有含糊過。
有一次,父親下班回家很晚了,我已經困得睡著了。沒想到第二天早上起來,我一眼就看到桌上被批改好的試卷,父親還給我寫了鼓勵的話。看到這些,我的心底涌起一股暖流。
有一次考試作弊,被父親發現了。原本以為會有一場暴風雨等著我,結果回到家以后,一切和往常一樣。
父親并沒有對我大發雷霆,只是說,作弊用處不大,也多不了幾分,下次不要這樣了。從那以后,我就決定不再作弊,全憑自己的本事去考試。
記憶中,父親總是容易睡著,經常電視看到一半就開始打呼嚕了。那個時候不明白,為什么父親這么愛睡覺?直到現在,我開始自己帶娃了,才體會到其中的各種辛勞。
(每天都會給女兒讀繪本,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
都說父愛無聲,卻如涓涓細流,滋潤我們的心田,陪伴我們的成長。小時候讀不懂父親的地方,如今深有體會。每一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現在,我也要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長大后,我開始從事IT行業。2014年開始創業,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個小公司。雖然收入不算多,但是時間相對自由些。
我媳婦是朋友公司的職員,因為雙方業務往來比較多,慢慢就彼此熟悉了。我們戀愛九個月后,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談戀愛的時候,我們沒有太多山盟海誓甜言蜜語,反而經常會拿一些東家長西家短的事情來討論,以確定三觀的方向是否一致。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
(母女倆的親子裝)
我認為,兩個人在一起,不能開始的時候只呈現出最好的一面,后來就面目全非。
所以,我們一直都是坦誠相待,也一直都互相分享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總有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天。從雞毛蒜皮到國際大事,從工作到八卦,我們無話不談。
我覺得真實的生活就是這樣吧。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到處都是人間煙火氣。兩個人一起努力,把柴米油鹽過成詩酒花茶的樣子。
就像人們平時聊天,說到做飯,總是問會做什么菜,覺得會做大菜才是會。其實誰家天天做水煮魚和糖醋里脊呢?把家常菜做好就是會,這就是生活。
在平淡而幸福的日子里,2018年,我們迎來了愛情的結晶。同時,也面臨著帶孩子這個大工程。
(有時候我們也會各自看一會手機,過一下網癮)
誰來帶孩子呢?我們雙方老人身體都不太好,帶不了孩子。媳婦從小到大基本上沒做過家務,能照顧好自己就不錯了,帶孩子是不行的。怎么辦?
經過慎重考慮,我們做出了一個在外人看來有點不可思議的決定。在國內,工作壓力非常大,各個行業內卷嚴重。我和媳婦都不喜歡這樣的生活,于是想到了出國。
當時正好在新聞上看到阿聯酋教育部對外招聘中文老師,而且薪資待遇也挺好的。于是,媳婦就投了簡歷,然后去北京面試,沒想到很順利地收到了offer。
接下來我把公司做了保留、托管,開始準備出國的相關事宜。媳婦先行一步前往阿聯酋辦理入職手續。一切準備妥當后,2019年9月27號,我帶著孩子和70多公斤的行李,到了阿聯酋。
(愛勞動的習慣也要從小培養)
冥冥之中,我們都是頭頂光環的人,一路上并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包括租房、簽證、生活,基本上都很順利。
對于我全職帶娃的決定,父母沒有支持或反對,他們只說,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其實,我做出這個決定,更重要的原因是想陪伴孩子一起成長。我覺得,孩子能開心快樂長大,有一技之長就可以了。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上清華北大,教室里的學生也有一到六十的排名。選擇出國,并不是國外的教育就很好,但是起碼可以自己不卷。
(著名的迪拜之眼)
來到阿聯酋之后,感覺這邊的生活壓力沒有國內那么大。孩子媽媽上班從出門到進門,是8個小時,工作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加班。這一點相比國內,還是好很多的。
她的工作收入是2萬迪拉姆,現在相當于3.5萬人民幣。這個收入可以支持我們一家的開銷和國內的房貸了。
我們在這邊租了一套120平米的公寓,一年3萬元。這邊的房子,除了大就是大。尤其是土豪家的別墅,基本上有四五十米長。
(遠看帆船酒店,確實很美)
我和媳婦都不是喜歡熱鬧的人,當初選擇阿聯酋這個國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里人少安靜。在這邊,不管是出去玩還是超市購物,基本上不用排隊。
當地人對華人的態度也很友好。我們在這邊生活三年了,晚上幾乎沒有反鎖門的習慣,都是直接關上即可。
可能是因為他們福利比較好,所以這里的孩子都不需要奮斗。從小就有奶粉錢,長大還有房子分。
(瓦菲購物中心)
真的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在阿聯酋,凡國民第一次結婚的夫婦都會免費得到一棟別墅,外加約50萬迪拉姆的結婚補貼。
而且婚后夫妻生育一個孩子,國家就免費分給孩子一棟100平米左右的房子,不論生幾個,生一個給一個棟,不過也需要排隊等。
孩子從出生之日起,父母還能按人頭每月從政府部門領取兒童撫育金,其金額通常以千元計,足以支付一個兒童的日常生活所需。
這里的醫療福利也很好,對于我們外來務工的,保險也能報銷80%。我們平時去一次,只需要給50元掛號費,七天內可以免費復診。如果沒有保險的話,掛號費500迪拉姆。
(驅車前往沙漠看日落)
這個國家基本上不下雨,每年兩三次降雨,還包含人工降雨在內。但是沙暴經常有,有大有小,大的也不多,不靠近沙漠的地方都還好。
最近恰好是這邊的齋月,齋月是M斯林的大事情,每天日出之后不能進食,一直到日落,飯館白天不可以堂食。
如果女性身體不適,可以吃東西,但是后面需要自己補回天數,都很自覺很虔誠。
他們每天五次禱告,每個人都很自覺,能去寺里邊的就去寺里邊,不能去的就找個安靜的地方,拿個布跪著做禱告。
阿聯酋本地公民是沒有乞丐,倒是有很多外國人去那里乞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居多。
(媽媽陪伴女兒的美好時光)
值得吐槽的是,很多人覺得外國的網絡和通訊會比我們中國的好,真實情況完全相反。
這邊的網絡比國內的慢,費用還比國內的高。我們兩個電話一個寬帶,加在一起差不多每個月需要700迪拉姆,這個消費在國內都能用一年了。
剛到這邊的時候,孩子對很多不同于我們的面孔還是有點害怕的。
這里都是男的穿白袍,女的穿黑袍,跟我們完全不一樣。語言上,孩子也聽不懂。不過還好,沒過多久孩子就適應了這里的環境。
在這邊生活,我能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每天給她讀繪本,帶她出去散步。最近早上帶她起來跑步運動,她也能堅持下來。
(8年的陪伴,值得紀念)
我覺得帶孩子,就好像自己重新成長了一次。很多時候,是父母包容孩子,也有的時候,是孩子在包容父母。
其實陪孩子長大真的挺好,我并沒有那些全職媽媽的消極心態。
我了解過全職媽媽的心理,她們主要是覺得自己沒有收入,每天被孩子和柴米油鹽圍繞,自己脫離了社會。這其實是沒有把自己的家當成一個小團體。
我覺得夫妻之間,就像戰場上的戰友,可以把自己的后背放心的交給對方,可以互相補位,家庭的整體進步才是進步。工作有工作的難,后方有后方的難,要互相體諒。
(化身理發師,為女兒理發)
我認為在帶孩子做家務方面,男性更有優勢,首先體力就是很大的優勢。平時抱孩子,買東西啥的,都很依賴體力。尤其是孩子不舒服的時候,每天就跟長身上一樣。
就像我女兒二三個月的時候,因為腸脹氣,晚上要抱著才能睡著。我就整宿整宿抱著她,差不多兩周才緩過來。
有兩次我實在困的不行了,抱著她靠在沙發上稍微打了下盹,結果她差點從我懷里掉地上!當時嚇得我頓時困意全無。
再者,全職媽媽們相對比較感性,獨處的時候容易胡思亂想。包括孩子生病的時候,很多全職媽媽會焦慮不安甚至擔心地哭起來。
其實這個時候,我會先讓自己吃好喝好,這樣才能更好的照顧孩子。男性大部分時間都比較理性,對很多事情相對看得開,這樣也可以避免一些家庭矛盾。
(留住母女倆的美好時光)
最后,在和孩子的相處方面,據說爸爸帶娃能讓孩子更加開朗。而且,如果真的想帶好一個孩子,是需要付出很多精力的,并不是吃飽睡好就完了,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帶孩子的過程中,既需要理性,也需要感性。
比如吃飯的時候,如果孩子不認真吃就趕下飯桌,不讓她吃了,只能等到下一頓,中間沒有零食,沒有水果,沒有奶。為了培養她吃飯的好習慣,我就是這樣做的。
在我們父輩那一代,他們很少表達對子女的情感。可是,時代在進步,情感也需要表達出來,而不僅僅是隱藏在含蓄低調的付出里。
我會經常對女兒說愛她之類的話,她也會經常抱著我,對我說:“爸爸,我好愛你!”我覺得很幸福,很甜蜜。
(幸福就是和家人在一起)
做父母的,要說對孩子沒有期許那肯定是假的,但是我并不渴望她能達到什么高度。
只是希望她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而我們,也要學會接受孩子的平凡和自己的不足。
我知道,生活中像我這樣的全職奶爸并不多,有時候身邊很多人也不理解。其實我不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我覺得陪伴孩子的價值比任何財富都寶貴,而且童年只有一次,父親絕對不能缺席。
【口述 | 藍天】
【編輯 | 小骨頭】
真實人物采訪: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里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感謝您的喜歡!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真實人物采訪”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