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潮涌,燃情盛夏。6月27日至29日,由廣州體育學院師生團隊匠心巨獻的原創當代舞劇《人生能有幾回搏》在廣州市文化館舉行公演活動。該劇以容國團為創作原型,講述了容國團從廣州出發,一路戰勝強敵,代表新中國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的精彩故事。活動當天還舉辦了廣東全運會參賽運動員專場活動,并舉行運動員代表集體宣誓。
據了解,《人生能有幾回搏》是全國首部體育主題舞劇,由廣州體育學院優秀師生團隊精心創排。該舞劇的導演、編劇、編導、作曲等工作,均由學院教師和學生團隊承擔。其中,體育藝術學院大一到大四的百余名學子參與出演。
舞劇主要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香港青年容國團懷著滿腔熱血,毅然回到祖國內地,投身世乒賽,并在1959年成為新中國首位冠軍的故事。懷揣著對乒乓球事業的熱愛,他決心肩負起中國女乒教練的重任,以另一種形式重返賽場。容國團“人生能有幾回搏”的體育精神,涌動在新一代運動員的心中。
■6月27日至29日,由廣州體育學院師生團隊匠心巨獻的原創當代舞劇《人生能有幾回搏》在廣州市文化館公演。新快報記者 觀顯鋒/攝
舞劇通過精湛的舞蹈編排和動人的音樂旋律,將容國團的拼搏奮斗故事與拳拳赤子之心熔鑄于舞臺演繹之中,同時,師生團隊以精妙絕倫的肢體敘事,將容國團訓練場上的汗水、賽場上的孤勇、勝利時的狂喜與深埋心底的家國情懷,編織成一幅動人心魄的生命畫卷。
記者看到,舞臺上,舞者軀體的每一次騰躍、伸展與凝定,恰如其分地展現了競技場上電光石火般的爆發、絕處逢生的堅韌和百折不撓的意志,也體現出創編團隊從對“更高、更快、更強”外在極致的仰望,轉向對“更美、更哲學、更共情”的生命內在宇宙的深度勘探。
為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體育精神,繁榮人文灣區體育文化建設,營造共迎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良好氛圍,本舞劇的誕生恰逢其時,它將體育人的家國夢想和拼搏史詩,緊緊錨定粵港澳大灣區波瀾壯闊的時代經緯與豐厚的文化沃土,將為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的第十五屆全運會注入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以藝術之力點燃全民對體育盛事的熱情與期待。
此外,劇中巧妙融入的嶺南風韻、灣區市井的煙火氣息,與乒乓賽場上驚心動魄的搏殺形成張力十足的對照,對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打造嶺南文化名片提供了新思路。
記者觀察
“人生能有幾回搏”
是廣東體育軍團的精神寫照
1961年,北京世乒賽男團決賽,容國團在上陣前喊出了“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搏,更待何時!”的豪言。最終,中國隊成功登頂,成就中國體育史上的一段傳奇。“人生能有幾回搏”也就此流傳開來,成為全國體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傳頌的時代強音。
隨著全國首部體育主題舞劇《人生能有幾回搏》的上演,廣州體育學院的師生團隊通過生動演繹,將六十五年前那段傳奇時光再次展現在人們眼前。演員們通過舞蹈編排和音樂旋律,將容國團的拼搏奮斗故事與拳拳赤子之心熔鑄于舞臺演繹之中,并以精妙絕倫的肢體敘事,將容國團訓練場上的汗水、賽場上的孤勇、勝利時的狂喜與深埋心底的家國情懷,編織成一幅幅動人心魄的生命畫卷。
當晚的演出,廣東各支運動隊伍都坐在臺下,看著舞臺上一幕幕閃現,大家的心都被臺上的故事線牽著,看得心潮澎湃。演出的最后,8名來自廣東武術隊、拳擊隊、跆拳道隊、攀巖隊、足球隊的運動員莊嚴宣誓:“我們將拿出‘人生能有幾回搏’的拼勁,在十五運的賽場上奮勇爭先,我們將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踐行‘敢于拼、善于戰、勇于勝’的廣東體育軍團精神,為家鄉爭光添彩。”
在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人生能有幾回搏”這幾個大字就寫在門口,這是廣東體育軍團的精神寫照,更是一代又一代南粵健兒的拼搏基因。再過133天,十五運會就將在羊城正式拉開大幕。繼第六屆和第九屆之后,南粵健兒再次主場作戰,在容國團拼搏精神的激勵下,他們將向更高的山峰攀登。
采寫:新快報記者 高京 毛毛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