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sworld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本文為汽車服務世界創始人/CEO胡軍波在2025(第十七屆)汽車服務世界超級大會-主論壇上的發言實錄整理,為便于閱讀,略有刪減。
我們先從一組行業數據著手。
2025年1-5月,行業汽服門店的進廠臺次和平均產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進廠臺次同比下滑5%-6%,平均產值同比下滑7%-8%;6月的數據已經出來,進廠臺次同比下滑1%,平均產值同比下滑3%。
我和行業朋友交流過6月的情況,與上述數據基本類似,環比有所好轉,但是回暖程度仍然有限。
在此背景下,過去幾年行業以價格戰為主導,對于行業整體發展并沒有好處;價格戰可能在的短期內幫助企業帶來優勢,但是最終會促使行業陷入“卷死同行,累死自己”的境地。
所以,我們應該思考到底如何正確地做事。
一、在細分賽道搶占精準客群
今年超級大會的主題是“破卷而戰”,破卷必須依賴于創新模式。
目前,汽車后市場已經進入存量時代,甚至是縮量時代,如果大家仍然用同一種方式和模型去經營,很容易陷入同質化內卷當中。
跨界參考零售行業的飲料、啤酒等細分品類,其實早已進入存量市場,然而各個品類的總體產值還在不斷增長,原因之一在于產品創新,從原來的2-5元普通啤酒,延伸到幾十元客單價的生啤,其結果是,雖然銷量沒有增長,但是總體產值可以實現突破。
回到汽車后市場,以洗車業務為例。
目前洗車業務已經細分出多個場景,比如加油站的機器洗車,購物中心的自助洗車,汽服門店也細分出了不少價格區間。
其中,加油站和購物中心的洗車價格不到10元,甚至免費贈送,如果汽服門店還是利用低價洗車去競爭,大概率爭奪不到這部分客戶,因為整個賽道的場景已經變了。
汽服門店要想進化,應該進一步實現細分,并且搶占不同價位、不同定位人群,這對于整個行業生態也是大有益處。
進化的方向,我們總結為三點。
第一,從性價比到價性比。
這不是文字游戲,性價比意味著性能恒定,在價格上進行調整,最終產品服務同質化,只能陷入價格戰。
所謂的價性比,就是價格不變甚至增長的情況下,調整商業模型,轉變性能,讓客戶體驗到更高的價值。
在這個過程當中,價格體系一定要能夠支撐門店的經營,打造出盈利模型。
現在行業的內卷,很多人在算不清楚賬或者被迫的情況下,讓自己的價格體系破價了,即便有客戶進來,也無法贏得利潤,難以支撐人工、房租等成本。
第二,從流動人口到常住人口。
過去幾年,新媒體迅速發展,不少從業者吃到一波紅利。
但是,我們經常說,火車站是流動人口,他們的生意沒有復購,但是,對于我們行業而言,沒有復購的生意并非好生意。
在存量時代,我們一定希望給一個客戶賣一萬遍產品,而不是把一個產品賣給一萬個客戶,因為沒有那么多客戶可以支撐,現在的獲客成本太高了。
所以,我們應該更為關注常住人口。
門店即便是在新媒體上獲客,也要打造單項爆款模型,利用項目組合將客戶沉淀下來,運營私域,最終形成老客戶和忠誠客戶。
第三,從撒胡椒面到燒小鍋水。
大部分人的資源是有限的,無論是單店還是連鎖,與其把資源撒向全國,不如打造一個個標桿市場,將資源聚焦于有限的品類和區域,打個比喻,就是先把一鍋水燒開。
事情不分大小,而在于精細程度,我們把任何一件小事做成閉環,都會產生商業價值。
二、5%的超級模式更賺錢
回到最開始的數據,大家看到之后可能會產生焦慮,2024年已經很艱難,2025年還在繼續下滑。
但是,這個行業不是所有人都在下滑,我在全國走訪了很多門店和企業,通過文章、視頻等形式呈現出來,可以看到,行業中還是存在很多優秀企業,有一些比較“神”的門店。
對于這些門店的經營數據,有些人可能產生懷疑,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最好的印證方法就是走出去,打開思維邊界,親眼見證之后再做判斷。
我們說,5%的頭部企業,現階段的規模和利潤還在增長,我們大概總結了三種頭部企業模型。
第一,規模效應。
我們已經提到過,未來發展良好的企業,主要是兩種類型,一是超級組織,二是超級個體。
建立規模效應的企業,我們稱之為超級組織,其特點是門店多、規模大,因此擁有供應鏈成本優勢。
另外,這類超級組織為了實現復制性和規模化,一定要把項目打造地比較簡單,在此情況下,其效率就能達到極致,包括門店和人才的復制效率,由此帶來總成本的領先,達到規模效應。
第二,專業縱深。
超級組織可以把單項打爆,超級個體也可以做得深入和專業。
他們得以實現盈利加速,是因為對項目和門店閉環研究地足夠深,甚至做到自己研發項目,而不是按照廠家提供的標準生搬硬套。
在建立自研發能力之后,門店可以進行項目組合,形成差異化的服務和定價,從而贏得高利潤。
第三,模式革命。
行業中的很多超級個體,主要是單店經營模式,在此環境下,他們也面臨難以復制的痛點,如何破局?
本質上,他們toC的能力很強,因此可以向toB的方向突破,比如做培訓,或者利用IP為上游代言。
在此情況下,他們的模式就從toC向toB延伸,成為了同行賦能模型。
以上是我們對于行業超級頭部模型的解構。
三、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專、人專我轉
在宏觀層面,汽車服務行業的優勢打造,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人無我有。
簡單來說,早期你只要敢于跑出當地市場,到全國集散中心進貨,就能夠通過信息差賺取利潤。
第二階段,人有我精。
一個產品,如果大家都有了,但是我的產品品質比你的好,或者成本比你的低,還是能夠賺取可觀的利潤。
第三階段,人精我專。
如今,大家的產品質量都處于同一水平線,那么,門店可以進一步聚焦,在一個垂直領域做專做精,最后變成專車專項。
第四階段,人專我轉。
最后,以做專為基本盤,我們還要抓住一些新的增量機會,在此梳理成十大機會,包括燃油車老車機會、新能源新車機會、輪胎底盤機會、新汽美機會等。
我們認為,行業每件事情都有人做,但并不代表每件事情都有人把它做透做專了。
因此,門店在保障基本盤的情況下,可以定期更新自己的項目,向窗口期和趨勢性的項目區迭代,從而實現利潤的增長。
四、私域保基盤,公域做增量
具體到門店經營維度,首先涉及到的就是開店環節。
關于汽服開店方法論,我們總結為四定法,也就是定人群、定需求、定項目和定店型。
展開來說,我們先要確定好服務,然后根據服務去生產內容,同步完善供應鏈、人才組織、數字化系統等基礎設施。
其次是客戶的運營。
我們認為,在目前的環境下,門店要以老客為中心建立線上線下閉環能力。
以零公里為例,從早上七點就開始直播,他們身為潤滑油品牌商和生產商,是典型的線下實體生意,但也在深度融合線上能力。
對于門店而言,線上云店和線下門店就是一種線上線下打通的模式,當然,大部分門店還是單店經營模式,線下只有一家實體店,但是線上可以在多個平臺,或者多個賬號打造多店。
在此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公域流量,也要進行私域運營,基于精準的線上運營,再加上優質的線下服務,這是形成閉環的關鍵。
2025年,汽車服務世界出版了《汽車服務行業私域手冊》,我們在行業中正式提出,一定要加強對于私域的重視。
大部分汽服門店是3-5公里服務半徑,天然適合私域運營,只是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
在私域的基礎上,過去門店的經營模式是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如今還要×推薦率×復購率,后面兩個指標反映的就是私域能力,更考驗門店的長線功夫,要求門店的服務精神,為客戶帶來驚喜。
結合上述分析,汽服業公私域一體化的模型就是:私域保基盤,公域做增量。在此過程中,產品和服務是基礎,然后通過精準的內容放大增量部分,這對于上游品牌和終端門店都是一樣的。
在私域運營落地上,過去很多人認為把客戶加到微信就行,然后發促銷,發保養套餐,覺得就有效果,其實不然。
門店將客戶加到私域之后,一定要做好日常內容運營,通過內容運營形成日常銷售,同時在幾個時間節點上,做好浪潮式發售。觀察整個行業,類似的成型體系還比較匱乏。
五、行業50%的人可能陪跑、掉隊和淘汰
最后,我們談談汽服行業全面升級模型。
總體而言,我們需要從組織層、經營層、戰略層三個維度進行全新構建。
首先是組織層,構建以流量×項目為導向的組織單元。
其次是經營層,守基盤、調結構、抓增量。
在守基盤上,前面提到過,找準定位,建立項目結構,形成盈利基盤;然后根據市場環境調整門店、項目和成本結構;在此基礎上,抓住增量機會,放大營收和盈利。
最后是戰略層,構建以人為本的利益共同體,這一點很容易被忽略,但我們認為非常重要。
當下,很多人談到行業的淘汰趨勢,其實,淘汰正在發生,而且是在加速。
根據統計,行業第一季度,每天有150多家門店關閉,這個數據可能還會進一步擴大。
未來,5%的超級頭部將更賺錢,45%的人會剩下來,50%的人則是陪跑、掉隊和淘汰。
我們希望,大家不要集中在一個維度內卷,而是思考如何破除內卷,共同將行業規模做大,這個時候,一定需要創新來驅動。
祝大家能夠在這個時代守住自己,最終剩者為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