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紫關鎮,這座鑲嵌在豫西南邊陲的千年古鎮,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靜臥于丹江之畔。作為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轄下的重要門戶,它踞守豫、鄂、陜三省交界之要沖,其地理位置之險要,正如《讀史方輿紀要》所載"扼三楚之咽喉,據秦隴之門戶"。
西望可見巍巍秦嶺余脈綿延如黛,與八百里秦川血脈相連;南眺則見漢水支流蜿蜒南下,直通江漢平原的鄂渚水鄉。鎮內現存的清代五里長街,青石板上深深的車轍印記,至今仍在訴說著當年"南船北馬"的商貿盛況。
這座始建于西漢的軍事要塞,歷經兩千余年滄桑巨變,至今仍保留著完整的明清建筑群落。白墻黛瓦的徽派民居與雕梁畫棟的會館建筑相映成趣,山陜會館門楣上"荊紫關"三個鎏金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見證著這座"一腳踏三省"的古鎮如何成為南北商旅的"水旱碼頭"。
清代詩人王槐三曾以"萬商云集貨堆山,檣帆林立碼頭上"的詩句,生動描繪了這座"豫西小上海"的繁華盛景。尤其在明清時期,作為連接西北與江南的重要節點,荊紫關既是茶馬古道的東端起點,又是漢江漕運的關鍵樞紐,其戰略地位之重要,使得歷代兵家在此上演過無數金戈鐵馬的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