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許有所了解,李自成乃是明末農民起義軍的杰出領袖,他那輝煌的戰功以及流傳的歷史故事,曾深深觸動眾多人的心靈。闖王坡,此地便是李自成當年率領軍隊攻打洛寧(舊時稱作永寧)之處,承載著久遠的歷史。
我生長于洛寧這片土地,對于李自成在洛寧的傳說故事知曉一些,內心滿是自豪之情,也常常向他人分享這些故事。
坦誠而言,我曾創作過“闖王坡”相關內容。如今再次提筆書寫,心中對其的熱愛愈發濃烈。我始終秉持無私之心,愿通過文字大力宣揚我們古老的洛寧,尤其是“闖王坡”的歷史淵源。希望能讓全世界知曉洛寧“闖王坡”的故事,進而和我一樣,鐘情于古代歷史,深深愛上闖王坡。
根據歷史記載及相關傳說,李自成曾四次統軍抵達洛寧。其中,第四次是在明崇禎十三年冬季,他親自率領萬余大軍從南陽進發,對洛寧發起進攻。
此次進攻中,李自成的軍隊于王范北山坡頂安營扎寨。二十四日拂曉,憑借居高臨下的優勢,一舉攻克王范鎮。
而后,李自成的軍隊在永寧城外圍攻長達三晝夜,然而始終未能成功破城。二十七日深夜,城內饑民積極響應,火燒縣衙,李自成的軍隊趁此機會攻破縣城北門,知縣武大烈與萬安王皆被擒殺。唯有明兵部侍郎張鼎延因藏身井中三日,才得以幸免于難。
為緬懷李自成在此次戰斗中的英勇事跡,后人將此坡命名為“闖王坡”。
坡頂,有一棵聞名遐邇的古柏樹,其枝干蜿蜒彎曲,被人們稱作“闖王柏”亦稱“彎彎兒樹”。在流傳的傳說里,李自成時常端坐在這棵樹上,密切觀察著敵方的動向……
歷史故事總是這般扣人心弦,我的滿腔熱情已然被其點燃,攀登“闖王坡”也已被列入近期的旅游計劃之中。如此,便擇一個良辰吉日,親身去領略一番洛寧闖王坡那無盡的魅力吧!
洛寧闖王坡一日游,就定在星期天。
我駕車行駛在洛寧縣城的鳳翼路上,沿途欣賞著新樓麗景,一路前行。過了洛寧汽車站,不遠處便來到了鳳翼路與闖王路的交叉口。對于闖王坡的旅游路線,我早已了然于心。右轉直行,幾乎至闖王路的盡頭,我習慣性地再次右轉,直行約五十米后左轉,再直行不到百米,穿過一片碑林,便來到了闖王坡旅游步道的入口處。
我佇立在闖王坡下,舉目遠眺,眼前綠意蔥蘢。那青翠欲滴的山坡樹木,隨風搖曳,仿佛在向游客展示著歷史的悠久、文化的厚重,以及洛寧的絕美風姿??v觀闖王坡全貌,一方山坡,兩座山頭,恰似一座風光旖旎的雙峰山。
我沉醉其中,這心愛的闖王坡,我定要攀登!我挽起衣袖,敞開胸懷,攀登一陣,欣賞一陣,欣賞一陣,拍攝一陣,拍攝一陣,暢快一陣。上坡步道的兩旁,翠柏簇擁,仿佛揮動著手臂,笑迎著每一位來訪的游客。
我漫步于坡間,悠然欣賞著滿目蔥蘢的綠色景致,思緒不禁飄遠,仿佛聽見李自成統率千軍萬馬進攻城鎮時那震天的吶喊,心中敬意悄然涌起。
不知不覺,已行至闖王坡的分岔路口。此路口南北方向,矗立著數盞高桿路燈,每當夜幕籠罩,這些路燈便會準時亮起。
我佇立路口,心中思忖,究竟是先登北坡頂,還是南坡頂?
正猶豫不決時,一對年輕情侶挽手并肩,從北坡頂的步道款步而下,身后還跟著一群學生,他們歡聲笑語,快樂之情溢于言表。我微笑著禮讓,他們亦報以友好,還熱情說道:“上去吧,上面的景色很美?!?/p>
不知哪來的一股勁兒,我沿著步道輕快向北,步伐輕松,如履平地。終于登上北坡頂,目的地已至。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造型精巧的古式亭子,亭里亭外色彩絢麗,古風濃郁,透著一股讓人懷古與留戀的韻味。穿過亭閣,一棵古老的大柏樹赫然入目,令我驚嘆。
這莫非就是史書中提及的“闖王柏”?我趕忙打開手機,百度驗證,果真是這棵歷經數百年滄桑的闖王柏。柏樹旁,一座兩層樓高的樓房巍然聳立,大門緊鎖。我想,里面定有李闖王的塑像。我久久凝視著闖王柏,思緒紛飛。
這棵柏樹,只剩粗壯的樹干與兩根粗大枝干,恰似闖王在揮手召喚。望著它,我仿佛看到身披戰袍、指揮千軍的李闖王;看到李自成麾下劉宗敏、李過等眾多將領搖旗吶喊;看到明朝官兵節節敗退、棄城而逃的場景……
我全方位對“闖王柏”進行拍攝,期望能留存影像以供長久欣賞。
房子東面墻壁圍砌著一塊碑,其上鐫刻著李自成與闖王坡的歷史故事與歲月變遷。我不由自主地拍下全文,方便日后細細研讀、慢慢體悟。
在北坡頂上,我四處漫步,拍攝了諸多照片與視頻。此處既能俯瞰縣城,欣賞美景,又能品味文化,實乃心之所向。李自成曾在此督戰,闖王坡頂的“闖王柏”,有史可查,有碑為證。
隨后,我懷著不舍之情離開“闖王柏”,行至岔路口,又興致勃勃登上南坡頂。南坡頂上有一座精心擇地而建的紅亭,色彩明艷。甫一踏入,便覺眼前一亮:在此居高臨下,可將洛寧全城盡收眼底。
看那縣城,高樓林立;聽那縣城,一片祥和;拍那縣城,景致迷人。這哪里只是山坡頂,分明是絕佳的洛寧全景觀景臺,是易守難攻的兵家戰略要地,更是鳥語花香的世外桃源。晴天可見萬里藍天,雨天能觀云霧繚繞,夜晚可賞亮化美景。
洛寧城邊的闖王坡風景區,實在美不勝收!獨游闖王坡,果然不虛此行。
當我返回闖王坡下,邂逅了幾位貴族模樣的游客,耳邊傳來幾聲洋腔怪調……我聽不明白他們所講,或許他們正談論著李闖王的歷史典故,又或許是因慕名而來,正嘖嘖稱贊呢!
我悄然離去,盡量不打擾遠方的游客。帶著不舍離開時,仍不忘為“愛上闖王坡”的游客們送上誠摯的祝福!
愛上洛寧闖王坡的,并非我一人,還有千千萬萬崇尚歷史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的熱心人士。
來吧,一同暢游洛寧“闖王坡”,期待與您在此相逢!
作者簡介:宋武超,網名、筆名“舞潮”,河南洛寧人,文學愛好者,曾有四百余首(篇)作品發表在多個微信平臺和書刊,現系河南詩詞學會會員、洛陽市詩詞協會會員、洛寧縣詩詞協會會員、華夏思歸客詩詞學會會員、洛陽市職工作家協會會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