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啊,咱家添丁進口是大喜事,我尋思著,弟媳剛生完,去個條件好點的月子中心也講究些……你看這錢——你們哥嫂能不能先拿3萬出來墊一墊?”婆婆坐在沙發上,端著茶杯,一邊說,一邊斜眼打量著我。
我心里“咯噔”一下,直覺不好。
我叫林婉清,三十五歲,在市區一家公司做會計,老公江偉跟我同歲,是家里老大。弟弟江浩比他小五歲,今年剛結婚,媳婦李瑤前幾天順產生了個男娃,全家都樂開了花。
可是,這樂,怎么樂到了我錢包上?
“媽,這不是浩子家的孩子嗎?怎么住月子中心還要我們掏錢?”我盡量壓住情緒,語氣還算平和。
“咳,你哥是當大哥的,出個頭不正常嗎?你看人李瑤,一家都沒啥條件,現在剛生完身子虛,咱不幫,誰幫?”婆婆聲音漸高,話鋒一轉,“再說了,這個月子中心條件好,能不花錢嗎?浩子才剛工作,你嫂子你掙得多,幫襯一下咋了?”
我剛想開口反駁,一旁正在刷手機的老公忽然插話了,“媽說得有道理,月子中心對恢復好,花點錢也值得。咱們就掏了吧。”
“江偉!”我瞪了他一眼,聲音頓時提高,“你是跟我商量了嗎?這是三萬,不是三百!”
他皺眉頭,一臉不耐煩,“咱家不是有存款嗎?三萬塊你至于這么計較嗎?弟弟家的事,咱哥嫂總不能裝沒聽見吧?”
我冷笑了一下,心里一股怒火憋著——我們省吃儉用攢下的錢,是打算換套學區房的,現在一句話就要掏出去?誰當家呢?
婆婆一看有戲,立刻煽風點火:“還是偉子通情達理,婉清你做嫂子的,這點擔當都沒有嗎?”
我站起來,拍了下桌子:“媽,我不是沒擔當,我是覺得不公平!弟媳坐月子當然得照顧,但你兒子娶媳婦,憑什么讓我們買單?”
婆婆臉一拉,拐著彎開始指桑罵槐:“有些女人啊,眼里就錢,連家人都分得明明白白,將來有事指望得上她嗎?”
我氣得臉發紅,指著老公:“江偉,你說到底,你今天是要跟你媽一邊站?那你也別問我意見了,你自己掏,你掏得出我不管!”
他一時間啞口無言。
接下來的幾天,我家氣氛冰冷如冰窖。飯是各吃各的,話是各說各的。我咽不下這口氣,可又不想真撕破臉。
直到那天晚上,我無意間看到銀行APP的動賬提醒——我們的共同賬戶,江偉悄悄轉走了三萬元。
我一瞬間冷到骨子里。
那晚我沒說話,第二天一早,我去了銀行,把共同賬戶的名字改了,只留我一人可操作。之后,我把我們的存款一分不剩地轉到了我的獨立賬戶,還打了一份清單打印出來,放在了餐桌上。
傍晚江偉回家,一邊脫鞋一邊問:“怎么冰箱里沒飯?”
我坐在沙發上,語氣平靜得可怕:“沒空做。今天我去銀行了,你轉出去的三萬,我看到了。以后我們的錢,我管。你想當好大哥,自己掙。”
他臉一下漲紅:“你這是什么意思?我弟媳住月子中心,咱掏點怎么了?”
我盯著他看了三秒:“那你跟你弟媳去過吧,我不攔著。反正這家,以后我掙錢我管,你花錢得問我。要不你就也別回來了。”
他愣住了。
那天晚上,他坐在陽臺上抽了一根又一根的煙,第二天一早主動給婆婆打了電話:“媽,那三萬我出了,婉清不同意,你別再為難她。”
過了幾天,婆婆上門,嘴上還不服氣:“你嫂子就是太強勢了,怎么一點情分都不講?”
我笑了笑,端出那份銀行賬單:“媽,不是我不講情分,是我們家的錢怎么花,我得有話語權。下次再想拿我們的錢,先問我一句。不是誰一句‘你哥嫂掏’就能解決的。”
婆婆看了那賬單,愣了一下,嘟囔著走了。
后來,江浩自己去找的中等價位月子中心,李瑤也挺滿意,還跟我發微信說:“嫂子,婆婆太能算計了,幸好你敢拒絕。”
我看著那條微信,長嘆一口氣。
不是我小氣,是這個家里,總要有人教會他們一個道理:親情是互相的,不是白白犧牲的買賣。
從那之后,江偉再也沒敢自作主張地動家里的錢。我也沒再被婆婆找茬。家,是兩個人經營的,而不是一個人掏錢,另一個人做“大哥”。
而我,也更明白了一個道理:婚姻里不怕吵架,就怕你不吭聲。你不說,別人就當你心甘情愿;你一讓步,別人就步步緊逼。
能為家出力是情分,但懂得保護自己,是本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