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世界紡織看中國,中國紡織看紹興。”這座浸潤著千年文脈的江南名城——紹興,不僅以黃酒、書法聞名遐邇,更憑借紡織產業的蓬勃發展被譽為“中國國際紡織之都”。
這里坐擁全球最大的輕紡城市場,化纖布生產量、領帶生產量等四項指標位居全國第一,紡織產業鏈覆蓋化纖、織造、印染、服裝等全領域,2025年正朝著建成8000億級國際現代紡織集群的目標全速邁進。
在這片產業沃土上,紹興文理學院紡織工程專業應運而生,憑借深厚的學科積淀與鮮明的地方特色,成為服務區域經濟的閃亮名片。
紹興文理的紡織工程專業始建于1988年,歷經 37 年發展,已成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國家特色專業,并于2022年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成為學校首個獲此資質的工科專業。
在校友會2025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該專業以4星水平位列全國第前十,這一成績的背后,離不開學科建設的持續發力:浙江省“十四五”一流學科、省級重點實驗室、碳纖維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等平臺的支撐,為科研創新與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保障。
專業優勢不僅體現在學科排名上,更滲透于人才培養的全鏈條。
該校組建了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29名專任教師中,教授8人、博士24人,95%以上教師具備“雙師型”背景或企業掛職經歷,其中包括國家級特聘專家、教育部教指委委員等高層次人才。這樣一支既懂學術前沿又熟悉產業一線的師資團隊,讓課堂教學天然帶著“產業溫度”,將最新的行業經驗轉化為育人養分。
產教融合的深度推進,是該專業區別于傳統工科專業的顯著特色。構建“高校—學會—企業”三方協同機制,與浙江省紡織工程學會、紹興市紡織工程學會深度合作,設立專委會秘書處,聯合舉辦國際紡織技術論壇、全國紡織品設計大賽等活動,讓學生“家門口”接觸行業前沿。
產業學院建設尤為突出:紡織智造現代產業學院作為省級重點支持平臺,開設“智能紡織創新班”,通過校企雙導師制、企業課題畢業設計等方式,培養適應智能制造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就業前景方面,紹興紡織產業的繁榮為學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2024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高達94.87%,從紡織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到貿易檢驗,從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到政府機關,都能看到紡織工程專業畢業生的身影。
更有不少校友在產業浪潮中勇立潮頭:王振綱創業年銷售額超2億元,竺鋁濤創立新材料公司并授權專利50余項,葛燁倩發表SCI論文22篇后回歸母校任教……這些案例印證了專業“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成功,也彰顯了紹興紡織產業為畢業生提供的廣闊舞臺。
在紹興全力打造全球紡織品制造、貿易、創意中心的戰略背景下,紹興文理學院紡織工程專業正以“材料+工程+設計”的特色培養體系,深度融入地方產業升級浪潮。
可以說,無論是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還是在企業一線錘煉技能,學生都能在這片產業熱土上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路徑。而對于想要在紡織材料與智能制造領域發展的學生,紹興文理學院無疑是一個好去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