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無限火力”背后:內塔尼亞胡的賭局,把美國當長期飯票的陽謀
停火協議墨跡未干,導彈破空聲再起——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的轟炸,暴露的不僅是軍事野心,更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政治豪賭。內塔尼亞胡政府正把中東變成棋盤,用“再度開火”續寫生存法則:靠戰爭綁架美國,用沖突鞏固權力,將地區拖入無解循環。
算計一:綁架美國,把軍援變“長期飯票”
特朗普曾調侃“讓他們打幾分鐘再勸架”,但以色列根本不給美國置身事外的機會。拜登政府剛批準80億美元軍援,精確導彈、無人機已堆滿倉庫,以色列反手就掀起新一輪轟炸。這哪里是“自衛”?分明是逼美國持續輸血——美軍艦隊在地中海壓陣,真主黨火箭彈成了“蚊子叮大象”,以色列卻要的是“無限火力”承諾。
更絕的是,伊朗核計劃正因中國斡旋出現轉機。內塔尼亞胡深知,只有把水攪渾,才能讓美國無法抽身。轟炸真主黨,既是試探美國底線,更是將沖突升級為“反伊前線”,讓特朗普政府騎虎難下。
算計二:政治續命,用戰火轉移國內危機
內塔尼亞胡的位子,早就在加沙戰事的爛攤子里搖搖欲墜。右翼勢力天天罵他“軟弱”,貪腐案懸在頭頂,民調支持率暴跌。怎么辦?把戰場從加沙轉到黎巴嫩,營造“全民皆兵”的假象。
可這招險象環生:2006年以色列4萬大軍圍剿1000真主黨,結果彈藥庫打空都沒贏。如今真主黨早非吳下阿蒙——伊朗“什葉派之弧”輸送的火箭彈,配上“抵抗型社會”全民備戰模式,黎巴嫩南部就是刺猬窩。以色列越打,國內反戰聲浪越高,內塔尼亞胡卻只能硬著頭皮加注,賭的是“戰時總理”頭銜能擋下司法審判。
算計三:敲打伊朗,玩“代理人戰爭”的平衡術
表面轟的是真主黨,實則劍指伊朗。以色列怕的不是真主黨的火箭彈,而是德黑蘭的核設施。可伊朗早學精了:蘇萊曼尼被斬首后,“抵抗之弧”改打消耗戰,自己躲在青島談合作,讓小弟在前線放血。
內塔尼亞胡的算盤是:通過轟炸真主黨,逼伊朗直接下場。但伊朗偏不接招——你炸你的,我談我的,核計劃照舊。結果以色列陷入兩難:停火則前功盡棄,繼續打則深陷泥潭。
歷史輪回:真主黨從廢墟里長出的“不死鳥”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本想斬草除根,卻催生出真主黨這個怪物。2000年游擊戰逼退以軍,2006年反殺戰讓以色列顏面掃地。如今歷史重演,但劇本已變:真主黨有伊朗輸血,以色列有美國撐腰,戰場成了大國博弈的提線木偶。
可內塔尼亞胡忘了,真主黨不是哈馬斯。他們能忍受平民傷亡,以色列社會卻扛不住長期消耗。一旦戰事膠著,國內經濟崩潰、國際壓力倍增,最先垮臺的或是他自己。
結語:火中取栗,終將引火燒身
這場“無限戰爭”里,沒有贏家。以色列靠轟炸續命,換來的是地區仇恨升級;美國被綁上戰車,透支的是全球領導力;至于黎巴嫩民眾,不過是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內塔尼亞胡的賭局,本質是飲鴆止渴。當特朗普的孤立主義與拜登的財政緊縮碰撞,當伊朗核談判暗流涌動,以色列的炮火終將燒完所有政治資本。歷史一再證明:靠武力維系的“和平”,不過是下一場戰爭的序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