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無人機襲擊中國人,澤連斯基下手沒輕重。事關中國,普京沒含糊,這事必須給中國個交代。
遇襲記者
日前,俄通社報道稱,烏軍使用無人機襲擊庫爾斯克州,導致在該地籌拍的中國記者頭部受傷,所幸傷勢不重,該記者婉拒住院治療。但這也足以見得,烏軍下手沒輕沒重,已經殺紅了眼。
俄方第一時間做出回應,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透露了具體細節,該記者遇襲時,身穿印有“PRESS”字樣的防彈衣,這代表著他屬于新聞人士,但烏軍依舊選擇發動襲擊。扎哈羅娃強調,此次襲擊是針對中方攝制組的“蓄意行動”,烏克蘭就是想要讓所有客觀的媒體噤聲。
視頻截圖
俄方的猜測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在當代混合戰爭形態下,針對記者的暴力往往帶有刻意壓制真相的戰略目的。當今時代,早已踏入了信息武器化時期,保護新聞工作者不僅是行業立業,更是建立戰區認知基礎的關鍵。襲擊記者就折射出某些勢力對信息透明的恐懼,因此,國際社會對此深惡痛絕。
扎哈羅娃強調,烏軍行動屬于恐怖主義行徑,要求相關的國際機構立即作出反應,給這一行為作出“相應的定性”。顯然,普京也明白這事得給中國一個交代。而單純從兩軍交戰“誤傷”的角度出發,是站不住腳的。
特朗普在北約峰會
從烏克蘭如今下手沒輕沒重的狀態來看,烏軍確實是殺紅眼了,但這背后實際是烏方最深層的恐慌。北約峰會剛剛落幕,此前一直支持烏軍反擊的北約各國,對特朗普極盡諂媚,從言語到行動,將峰會變成了特朗普的“個人派對”。而特朗普如今已經倒戈向俄羅斯,烏克蘭自然憂心忡忡。
此前,失去了美國支持,澤連斯基至少還有北約國家的軍事援助,即便實力大減但也不至于潰敗。而一旦北約國家聽了美國的話,開始效仿美方撤下對烏軍援,那么烏克蘭就徹底陷入了孤木難支的境地。在這一前提下,烏方心急如焚,這才闖下了大禍。
俄烏
最關鍵的是,截至目前,中方尚未對此進行回應。但此次烏方的行動,導致非參戰國的平民受傷,已經超出了正常的沖突范圍。如果確實如俄羅斯所言,烏軍此次襲擊就是針對中國記者的“蓄意攻擊”,那么這件事就絕不可能輕輕揭過。
中方始終強調,俄烏問題延宕三年,雙方必須要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才能實現?;?。在這一過程中,任何一方想要趁機偷襲,都會激化矛盾。此次事件尚在發展過程中,何去何從,就要看中方的態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