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把美軍基地連根拔起的,不止菲律賓,還有一個你沒聽過的中亞狠人——烏茲別克斯坦。
這個小國竟讓美國碰了“硬釘子”!它曾是美國反恐盟友,為美軍開放軍事基地,轉眼卻果斷下達“逐客令”,毫不畏懼美國施壓,上演了一場“變臉大戲”。
究竟為何從美國的“親密伙伴”變身“反美急先鋒”?是什么給了他鐵腕驅逐美軍的底氣?
反恐“蜜月期”:美烏曾經的合作
2001年,那場震驚世界的“9?11”事件徹底改變了全球地緣政治的格局,美國迅速發動了阿富汗反恐戰爭,而這場戰爭的打響,讓中亞地區的戰略地位陡然上升。
對于美國而言,要在阿富汗開展軍事行動,在中亞建立軍事基地成為了一項緊迫需求。
烏茲別克斯坦這個中亞國家,率先響應美國的號召,向美軍開放了漢納巴德空軍基地,這美烏兩國一段特殊的合作關系。
從那時起,漢納巴德空軍基地熱鬧了起來,美軍的戰機頻繁起降,運輸著各類物資和人員,這里成為了美國在中亞地區重要的軍事據點,為其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2003年,當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時,烏茲別克斯坦再次選擇站在美國一方,允許美軍通過其領空運輸人員和物資。
這種緊密的合作關系,讓外界看到了美烏之間的“特殊關系”。
安集延事件,關系惡化
然而,這種看似堅不可摧的合作關系,卻在2005年遭遇了一場巨大的風暴,而這場風暴的中心,便是震驚世界的“安集延事件”。
2005年,東部城市安集延一聲槍響,爆發了武裝暴亂,暴徒沖擊政府,劫獄放人,意圖掀翻政權。
烏茲別克斯坦政府的反應快得驚人,手段也硬得像鐵。沒幾天,動亂就被迅速平息。
事情本該到此為止,可西方世界不干了,媒體和政客一擁而上,把這場武裝暴亂,硬是描繪成了“對民主和平示威的血腥鎮壓”。
美國參議院甚至公開威脅,要把烏國領導人送上國際法庭,一時間,指責和壓力像潮水般涌來。
他們的外交部直接把話挑明了:這就是一場外部勢力煽動的暴亂,跟“民主”沒有半毛錢關系!
至于所謂的“國際調查”?那更是絕無可能,烏國政府高調回懟了一句狠話:主權不可交換!
他們心里跟明鏡似的,今天美國借口“民主”來調查,明天是不是就能借口“人權”來駐軍?
這盆臟水,徹底潑醒了烏茲別克斯坦,既然你們能打著民主的旗號干涉我的內政,那我的地盤上,也就不歡迎你們的軍隊了。
信息來源:解放網新聞晚報2005.5.14——安集延市騷亂事件平息烏總統出手掃滅暴亂
“逐客令”下達,鐵驅逐美軍
安集延事件的陰霾尚未散去,美烏關系已然降至冰點,而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在面對美國的無理指責和干涉時,沒有選擇退縮和妥協,而是做出了一個震驚世界的決定——驅逐境內美軍。
2005年7月29日,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如同一位果斷的將軍,毫不猶豫地向美國大使館下達了一份“逐客令”。
通知中明確要求美軍必須在180天內撤離卡爾希-汗阿巴德基地。
這個基地,距離阿富汗不到100公里,在過去的幾年里,一直是美軍在中亞地區的重要據點,為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發揮著關鍵作用。
然而,此刻,烏茲別克斯坦政府的態度堅決,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他們要讓美國明白,烏茲別克斯坦的主權不容侵犯,任何干涉內政的行為都將付出代價。
其實烏茲別克斯坦做出此決定是已經考慮很久的決定。
早在阿富汗戰爭結束后,美國軍隊便沒有按照約定撤離,而是試圖長期占用汗阿巴德機場。
烏政府多次向美國索要機場租金,以及重型飛機起降對環境和居民造成損害的補償,但美國卻一直采取拖延戰術,拒不支付。
這種過河拆橋的行為,已經讓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心生不滿,而安集延事件中美國的所作所為,更是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徹底激怒了烏茲別克斯坦政府,促使其下定決心驅逐美軍。
在下達驅逐通知后,烏茲別克斯坦政府的行動并沒有就此停止,2005年8月,烏茲別克斯坦政府進一步要求終止兩國在2001年簽署的關于機場使用的協議。
這讓美國陷入了被動局面,面對烏茲別克斯坦的強硬態度,美國自然不甘心就此罷休,美國以多種方式威脅迫使烏茲別克斯坦政府改變主意。
但國低估了烏茲別克斯坦政府的決心,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并沒有被美國的威脅所嚇倒,堅定地維護著自己的決定。
最終,在烏茲別克斯坦政府的堅定立場和國際社會的壓力下,美國不得不做出讓步,2005年11月21日,最后一架美軍飛機撤離,飄揚了四年的星條旗灰溜溜地降下。
有意思的是,五角大樓為了日后好相見,竟偷偷付了2290萬美元的“租金”,算是為自己當年的戰略失誤交了筆昂貴的“分手費”。
信息來源:烏茲別克要求美軍撤離 美國在中亞影響力削弱
鐵腕治國,國家安定
敢把超級大國請出家門,這份勇氣固然可敬,但一個國家要長治久安,光靠對外強硬可不夠,還得有對內治理的真本事。
烏茲別克斯坦就有一套獨特的“土辦法”,一個聽起來無比親切的體系——“瑪哈拉”。
“瑪哈拉”,就是社區、街區的意思,這不是什么松散的民間組織,而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全國有上萬個,幾乎覆蓋了所有居民。
它的權力有多大?從鄰里吵架、發放補助,到監督選舉、參與征兵,政府下放了32項實權,很多矛盾在村口就化解了,根本鬧不到派出所。
更關鍵的是,“瑪哈拉”不靠化緣,而是由中央財政直接撥款,人員拿固定工資,并且擁有法律賦予的執行權,它就像一個扎根在最基層的全能管家。
有人批評它管得太寬,侵犯隱私,但聯合國卻點贊它社會整合能力強,烏茲別克斯坦自己不爭辯,只用“治得住”三個字,就回應了一切。
烏茲別克斯坦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無論國家大小,主權和尊嚴都不容侵犯,任何企圖干涉他國內政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的回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