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也怕俄羅斯成下一個伊朗,被滲透得像篩子一樣。為防止“內鬼”泄密,克里姆林宮已經敲響了警鐘。
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簽署一項法令,擴大了“國家機密”所涵蓋的信息范圍,相關法令已在俄政府法律信息門戶網站上公布。
【普京近日簽署一項法令,擴大了“國家機密”所涵蓋的信息范圍】
根據法令,“國家機密”所涵蓋的信息范圍如今包括俄羅斯的經濟、外交、國際貿易政策、關鍵科技發展,以及可能的軍事動員準備信息。若有人泄露以上信息,并且被認定危害到了國家安全,那么他將面臨嚴厲的處罰。
即使某人只是未經授權獲取此類材料(未泄露),他都可能將面臨最高八年的監禁。
為了防止“內鬼”泄密,普京政府同時加大了處罰的力度和范圍,主要出于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是伊朗的前車之鑒,普京也怕俄羅斯成下一個伊朗,被滲透得像篩子一樣。
在這次伊以沖突中,以色列最大的戰果之一,就是在軍事行動的第一天便精準“斬首”了包括伊朗革命衛隊司令薩拉米、伊朗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巴蓋里、伊朗應急指揮部司令拉希德以及十幾位伊朗核科學家。
在隨后11天的襲擊中,以色列還至少定點清除了7名伊朗軍政高級官員以及多位核科學家。
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甚至揚言——“如果不是特朗普反對,以色列完全有能力干掉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內塔尼亞胡:如果不是特朗普反對,以色列完全有能力干掉哈梅內伊】
先不說以色列究竟是否真的清楚哈梅內伊的位置,但至少伊朗人不敢排除這種可能。據消息人士透露,在伊以沖突的12天內,哈梅內伊一直躲在地下掩體里,只靠一名親信與外界聯絡,拒絕一切電子通信。
甚至在上周舉行伊朗國葬上,也不見哈梅內伊的身影——而一般來說,哈梅內伊作為最高領袖,是要主持葬禮前的祈禱儀式的。
伊以已經停火了,但哈梅內伊仍不敢公開現身,說明伊朗人自己也清楚,現在整個國家已經徹底被滲透成了篩子。
沖突結束后不久,伊朗情報部門就宣布,自本輪伊以沖突爆發以來,該部門就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大范圍的“清理內鬼”行動。在12天的時間里,總計超過700名以色列特工被抓捕,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被以色列暗中收買的。
【在12天的時間里,總計超過700名以色列特工被抓捕】
此外,僅在首都德黑蘭一地,他們就查獲了1萬多架微型無人機——要知道,之前烏克蘭僅靠100多架無人機就能讓俄羅斯戰略航空兵損失近兩成。
伊朗在這場沖突中的糟糕表現,俄羅斯自然是看得很清楚的。克格勃出身的普京,也比一般人要更明白后方被對手滲透所帶來的嚴重危害。
實際上,俄羅斯這幾年也沒比伊朗強到哪里去,后方一樣被滲透得很厲害,軍方高級將領被刺殺的事情不時就會發生。
比如去年12月,俄軍中將基里洛夫就在莫斯科市區遭遇刺殺,他被遠程引爆的爆炸裝置炸死。他是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在俄本土被刺殺的最高級別軍官。
而就在基里洛夫被刺殺的幾天前,同樣是在莫斯科,俄羅斯導彈專家沙茨基遭遇槍殺。俄官方未予回應,但有俄媒指出,沙茨基是將AI技術融入俄羅斯無人機、軍用飛機及其他航天器的主要理論家。
【去年12月,俄三防部隊司令伊戈爾·基里洛夫中將就在莫斯科市區遭遇刺殺】
另外,今年5月末、6月初在俄羅斯連續發生的兩起重大事故,也被認為與“內鬼滲透”有關:一是俄羅斯靠近烏克蘭邊境的兩個地區先后發生兩起橋梁坍塌以及火車出軌事件;
二就是著名的“蛛網”行動,烏克蘭通過秘密渠道將一百多架無人機運送進俄羅斯境內,并由當地特工通過偽裝的卡車將其放置在軍用機場附近。預定時間一到便同時發動“蜂群攻擊”,摧毀俄軍多架戰略轟炸機。
言歸正傳。俄羅斯這次修改與保密相關的法律,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繼續加強戰時的信息管控。
實際上,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官方已停止公布許多統計數據,不僅包括政府關鍵預算、石油產量等經濟數據,還有俄羅斯軍隊的傷亡信息——沒錯,這個也屬于機密,上一次俄國防部公布這一數據還要追溯到2022年9月。
準確來說,除了克里姆林宮自己,誰也無法準確知曉俄軍過去3年多的具體傷亡情況,一些外媒只能通過統計俄網上的訃告等信息來粗略推斷。
那么這次法律修訂中,俄羅斯將“有關聯邦和地方政府組織的動員信息”也列為國家機密,因此或許可以推斷,目前莫斯科公布的動員信息并不準確,抑或是可能會有新一波的大規模動員,如今正處于準備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