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緊急通知禁止攜無 3C 標識及被召回的充電寶乘境內航班,無3C標識充電寶有哪些安全隱患?日前,為切實保障航空運行安全,民航局發布緊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據悉,今年以來,旅客攜帶的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機上起火冒煙事件多發。近期多個頭部品牌充電寶廠家因電芯存在安全風險對多批次產品實施召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撤銷或暫停了多個充電寶及電池芯廠家3C認證,上述情況表明旅客隨身攜帶的充電寶存在安全質量隱患,給民航安全運行帶來的風險持續增大。對此,民航局決定在現行政策基礎上,按照國際通行的《危險物品安全航空運輸技術細則》,進一步采取嚴格的管控措施,并要求民航相關單位加強組織、做好宣傳告知、嚴格查驗、改進服務、做好應急準備等工作。
無3C標識的充電寶,看似日常小物,卻在萬米高空蛻變為致命威脅。民航局的緊急通知,旨在確保每個細節都關乎數百人的生命安全。
其實我們從百科的解釋中就能看出來!
CCC認證是一種"中國強制認證",CCC認證的標志為"CCC",但請注意,百科中也說明了一件事,3C標志并不是質量標志,它是一種最基礎的安全認證。
所以你覺得3C認證究竟有什么隱患,意味著最基礎的安全關卡都過不了!所以民航要求也是保障基本安全的方式,畢竟飛機要飛往天空,一直來安檢要求都是很嚴格的!最近充電寶鼓包、爆炸事情肯定會讓人忌憚,上飛機進入空中,氣壓增大。會不會有隱患?特別是沒有安全認證的,那肯定就很危險!
3C認證(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是充電寶進入市場的“入場券”,標志為醒目的“CCC”標識。它不是質量標簽,而是安全底線——確保產品在短路、過充、高溫等條件下不會起火或爆炸。然而,無此標識的充電寶,往往在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例如使用劣質電芯或缺乏保護電路,導致三大致命隱患:
熱失控風險加?。毫淤|電芯在充放電時容易過熱,觸發連鎖反應。一旦電芯內部短路,溫度可在幾秒內飆升至數百攝氏度,釋放毒氣或火焰。2024年多起機上起火事件中,涉事充電寶均無清晰3C標識,調查顯示其電芯保護機制缺失是主因。
氣壓變化下的“定時炸彈”:高空飛行時,機艙氣壓驟降(通常相當于2400米海拔),這會加劇鋰電池的內部壓力。劣質充電寶的密封性差,電芯在低壓環境下更易膨脹、泄漏電解液,甚至引發爆炸。用戶提到的“鼓包、爆炸”正是這一物理現象的體現——無認證產品缺乏壓力測試,無法抵御航空環境的極端條件。
召回產品的“二次風險”:新規特別點名“被召回型號”,因為這些產品已被證實存在設計缺陷。例如,某些頭部品牌召回批次中,電芯容量虛標或隔膜薄弱,在顛簸飛行中可能破裂起火。攜帶它們乘機,無異于將已知危險帶上藍天。
這些隱患并非理論推演。民航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鋰電池相關事件同比激增30%,其中充電寶占七成以上。究其根源,是部分廠商為降低成本,規避3C認證的嚴格測試(如針刺、擠壓實驗),導致產品“帶病上市”。百科解釋精準概括:3C認證是“最基礎的安全認證”,跳過它等于放任風險失控。
安全飛行,人人有責——面對新規,旅客的配合至關重要。簡單三步即可避險:
行前自檢:檢查充電寶是否有清晰CCC標識,容量是否超標(民航規定上限100Wh)。若標識模糊或被列入召回清單(可通過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查詢),果斷棄用。
出行選擇:優先使用機場公用充電樁,或攜帶航空公司認證的租賃充電寶。若必須自帶,確保包裝完好并主動向安檢出示。
遇阻不慌:若充電寶被攔下,利用暫存服務(通常保留30天),避免爭執——安全永遠是最高優先級。
所以說民航局的緊急通知,是一道針對現代旅行隱患的“及時雨”。無3C標識的充電寶,看似日常小物,卻在萬米高空蛻變為致命威脅。通過這次政策升級,我們不僅響應了國際安全標準,更傳遞了清晰信號:航空安全無小事,每一個細節都關乎數百人的生命。隨著航站樓充電設施的完善和公眾意識的提升,相信空中旅途將更加安寧。作為旅客,遵守規定不僅是對規則的尊重,更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負責——畢竟,安全的翅膀,需要全社會共同托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