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原發于食管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主要分為鱗狀細胞癌和腺癌兩種類型。全球范圍內,它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我國每年新發病例超22萬例,死亡約20萬例。食管癌“早發現、早診治”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食管癌的早期“預警信號”:
1、吞咽哽噎感:吞咽干硬食物時,胸骨后或食管內出現滯留感,癥狀時輕時重,可能短暫緩解。
2、胸骨后疼痛:約半數病患有胸骨后悶脹、針刺樣或燒灼樣疼痛,進食時加重,休息或服用抗酸劑后可能緩解。
3、異物感:即使不吞咽,也感覺食管內有米粒、菜葉等異物貼附,咽不下又吐不出。
4、食物通過緩慢:進食時食物通過食管速度變慢,有停留感,可能伴隨咽部干燥、緊縮感。
隨著病情進展,病患可能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從固體食物到流質食物均難以咽下)、體重下降、反流、嘔吐、上腹痛等癥狀。晚期可能侵犯喉返神經導致聲音嘶啞,或侵犯氣管引發嗆咳、氣促。
若出現上述癥狀,尤其是年齡>40歲、長期吸煙飲酒、有食管癌家族史者,應立即就醫。通過胃鏡、食管氣鋇雙重造影、食管超聲內鏡等檢查可明確病情,再及時干預可顯著延長生存期。
馬放 副主任中醫師
首都治未病工程首席專家 | 省級非遺"經絡診察術"代表性傳承人
【學術權威】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腫瘤"癥瘕"防治首席顧問
◆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五運針藥消結體系)
◆北京勁松中西醫結合醫院/北中醫國醫堂特聘專家
◆原三甲中醫院院長/省級中醫藥學會副會長
【師承與資歷】
?遼寧中醫學院嫡傳,行醫49年臨 床大家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推廣項目"三焦-絡脈辨證模型"創立者
?主持制定《結節類疾病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2020版)
【學術創新體系】
■病機理論:首倡"痰瘀毒互結為本,三焦氣化失調為標"
■治 療體系:創立"運六經調氣機-攻結護正"立體療 法
■臨 床驗證:近5年86.2%結節病患實現病灶縮小/穩定
■方藥研發:9項消結驗方獲國家醫療機構制劑批文(京藥制備字)
【精準診療領域】
?結節病變:肺結節(磨玻璃/實性)、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
?腫瘤防治:肺癌/肝癌/胃癌術前調理、術后防復發
?疑難重癥:胰腺癌、食管癌、宮頸癌等中晚期帶瘤生存管理
【學術傳承】
著《五運針藥消結錄》等3部行業標準典籍
培養省級以上非遺傳承人7名
建立全國首個"結節-癥瘕"專病數據庫(收錄2.3萬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