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六月初六了,老輩人常說“不怕六月六日晴,就怕六月六日陰”。
這日子在咱農家人心里分量不輕,連著洗曬節、天貺節好幾個老傳統。
您看,洗曬節要曬衣服、曬糧食、曬經書,沒太陽可咋整?
糧食曬不透容易發霉,衣物曬不干潮氣重,老輩人講究圖個吉利。從種地的角度說,六月初六的天氣連著往后的收成呢。
要是這天陰沉沉的,老輩人擔心后面雨水多,地里容易澇。
莊稼泡了水可不得了,根爛了苗黃了,秋后收成就懸了。可要是大晴天呢,又怕伏旱跟著來,日頭毒得很,曬得泥土冒煙。
長江邊上的老把式說,早年六月初六晴的年份,伏旱十有七八。那時候玉米葉子卷成筒,水稻田開裂,減產的例子不少見。咱現在種地,既信老輩人的經驗,也得看科學的天氣預報。
要是后天陰天,您得提前檢查田里的溝渠,別讓雨水積住了。
菜園子的茄子、辣椒,怕澇的作物,得挖深溝排水。要是晴天呢,日頭足,抓緊把收回來的麥子、油菜籽曬干入倉。同時得防著伏旱,提前給果園、菜地的苗子澆足水,蓋地膜保墑。
山區的鄉親注意,陰天多了容易有山洪,看好山坡上的土坎。
平原種水稻的,田里水層別太深,保持透氣,別讓根漚壞了。老輩人說的“曬紅綠”,其實是借大太陽殺殺菌,去去潮氣,挺有道理。現在咱可以結合天氣預報,提前把該曬的東西準備好,別誤了農時。
有人可能覺得老講究過時了,可我覺得,這是老輩人過日子的智慧。
天氣連著咱的收成,多留個心眼總沒錯,種地就是跟老天爺打交道。這兩天您多留意村里的大喇叭,或者手機上的天氣預報。
不管晴天陰天,提前把準備做足,咱心里才踏實。后天要是陰天,您家的糧倉囤貨得注意防潮,撒點草木灰挺管用。要是晴天,出門干活帶好草帽,晌午頭別暴曬,身體要緊。
說到底,種地沒別的竅門,就是看天吃飯,還得主動打算。老輩人的話咱聽著,科學的法子咱用著,兩手準備才穩妥。您琢磨琢磨,這六月初六的天氣,是不是真跟咱往后的日子連著呢?
多聽聽老人言,多留意天氣變化,咱種地人心里才有譜。
接下來幾天,該曬的曬,該防的防,別等問題來了才著急。日子是咱自己過的,地是咱自己種的,上心點總沒錯。
您說,這老輩人的講究,是不是到現在還有用呢?趕緊把家里的溝渠通一通,農具收拾好,等著后天見分曉。不管啥天氣,咱都有法子應對,這才是種地人的本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