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讀者問我,現在自己在一個民企里上班,月薪1萬多一點,自己報考考上了當地的一個國企,但是經過了解,去國企的話,工資只有8000,會比現在每月少2000,現在自己很糾結,不知道去國企劃算嗎?
其實,這個事要分多個方面看。
1. 不能簡單看眼前工資
國企每月8000看著到手比民企月薪1萬少點,但國企繳納“五險一金”通常是頂格交、足額交。
尤其是公積金,國企基本都是按雙邊12%交,而一些民企繳納5%,8%,這一塊算下來,就會差很多。
這筆錢雖然不能輕易取用,但買房、租房、甚至退休都能拿出來用,等于強制給你存了一筆“買房基金”或“養老補貼”。而且,退休后的養老金通常也比民企按最低標準交的高不少,看病報銷也更踏實。
民企月薪1萬看著是挺多,但很多民企為了省錢,社保公積金按最低檔交,比例也低。將來退休金可能也低,萬一有大病,報銷比例可能也差口氣。說白了,這1萬塊是“現在”看著多,但“未來”的保障可能打了折扣。
2. 看自己傾向于“穩定”還是闖蕩
相比民企,國企最大的優勢就是“穩”。只要不犯大錯,基本不用擔心哪天突然失業。經濟好不好,風大雨大,基本旱澇保收。工作節奏通常也慢點,加班少,壓力相對小,能顧得上生活,下班還能陪陪家人、搞點自己的愛好。當然,現在國企也不是完全“躺平”,也會改革,但整體穩定性還是遠勝民企。
民企工作壓力大,拼搏好了會賺得比國企高很多,但相應的風險也大。老板看不上你,或者行業不景氣了,裁員可能就是分分鐘的事,飯碗說沒就沒。而且,人家給你1萬,往往意味著你要干出遠超1萬的活兒,加班多、壓力大、KPI盯得緊是常態,“996”可不是說著玩的。高薪背后是用時間、精力甚至健康換來的。
如果你上有老下有小,背了房貸車貸,或者就是圖個安穩日子,國企的“穩”比那多出來的2000塊可能更劃算。如果你年輕力壯無牽無掛,就想拼一把,不怕壓力,那民企的高薪是個機會。
3. 還看從長遠角度看未來發展
國企想升職加薪通常比較慢,得熬年頭、評職稱、講人情世故。一步一個腳印,急不來。但它平臺大,接觸的資源、認識的人(特別是體制內相關的)可能對以后長遠發展有幫助,比如以后想往政府關聯單位跳,或者做點相關生意,是個不錯的背書。
民企更看真本事,看你給老板創造利潤的本事。你能力強、業績突出,升職加薪可能很快,尤其是在那些新興的、賺錢的行業(像什么人工智能、新能源),工資翻倍都有可能。國家現在也鼓勵民企發展,在風口行業里,干得好是真能賺大錢。
4. 福利可能有所不同
國企除了工資和社保,往往還有些小福利,比如食堂便宜管飯、發點交通通訊補貼、過節發點米面油、組織個療養啥的,積少成多也能省點錢。更重要的是社會認可度,尤其在一些長輩或者相親市場上,國企的穩定、有保障可能會讓你沾光。
民企這些額外福利通常就少了,頂多少數大公司給點股權(還得看運氣)。而且,工作時間長、加班多,有時候錢是多了,但可能沒時間花錢,也沒精力談戀愛、陪家人,在別人眼里可能就是個“只知道工作的忙人”。
一句話,國企的“隱形福利”和“名聲”能提升生活舒適度和“面子”,民企的高薪可能要犧牲一些生活質量和“里子”(個人時間)。
以上就是二者的利弊,至于怎么選,看你自己的年齡段、身體情況、職業追求等等。
最后給點建議,去國企的話一定要搞清楚是不是正式編制,如果是勞務派遣,那差別就大了。
民企的話也要有清醒認知,一定要擦亮眼睛看看這公司靠不靠譜,長不長遠,會不會干兩年就倒閉了?
想清楚自己最看重什么,答案就清晰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